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长洪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由夏秋暑湿蕴结,留滞肠腑,或素体脾虚复感湿热毒邪,或情志不畅,肝郁脾失健运,湿蕴肠道,郁久化热,蒸变气血,肠腑气血运化受阻。王长洪指出非清化无以散其热,非清解无以驱其邪,湿不化则热难减,毒不除则热更盛,因此清肠解毒是最重要治疗原则,包括清肠通络、清肠化湿、清肠健脾和清肠补肾,从外感、内伤、湿热、饮食及淫邪等方面出发,标本兼治、首重清化、气血共调、润燥相济、通塞结合。临证现代科技和中医理论有机结合,不仅重视望、闻、问、切,并将结肠镜检查作为诊治手段,肠黏膜病理为辨证施治重要依据;善于使用中药灌肠(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青黛、儿茶、败酱草、白头翁、白及、甘草),使药物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92.
文章通过参阅中医基础理论,结合桔梗的传统主治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探讨桔梗在保胎中的应用.笔者通过介绍名老中医王秀霞教授保胎方中桔梗的应用,阐述桔梗通过宣肺、通便、行气祛湿等方面的作用而达到间接保胎目的.  相似文献   
93.
王国三老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的得意门生,学识渊博,德高技精,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对肝胆疾病的治疗更是有其独特的心得体会,临床效果显著。为了更好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跟师学习等方式对其治疗肝胆病的学术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4.
95.
王清任气血理论的要义在于首创气虚血瘀致中风论;气血为本,以气为重;注重气血辨证,开创调气活血之法。其组方思想的特色是调气活血,但重在补气、调气;遣方用药注重病位,借助药势,药量精当,药证相宜。  相似文献   
96.
介绍王霞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认为其病因为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肺脾肾不足,分别以调和营卫、健脾益肺、补肾壮骨、益气养阴法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7.
介绍王庆其教授运用《黄帝内经》中"脾气散精"理论指导治疗代谢综合征、"阳道实,阴道虚"理论指导治疗扁平苔藓、"土得木而达"理论指导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邪在胆,逆在胃"理论指导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胃不和则卧不安"与卧不安则胃不和的理念指导治疗慢性胃炎及失眠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8.
王珊  张立婷  陈红 《中国临床康复》2012,(45):8374-8379
背景: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能改善甚至逆转肝纤维化,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检测人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肝星状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组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原代培养7d的骨髓问充质千细胞培养上清,加入肝星状细胞中培养作为实验组,并设置单独肝星状细胞组、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为对照。培养24,48h后,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与组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单独肝星状细胞组、单独骨髓问充质于细胞组比较,实验组培养24,48h后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组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减少(P〈0.05或P〈0.01)。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抑制肝星状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基质会属蛋白酶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
100.
介绍王晞星教授辨治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经验。认为大肠癌肝转移的根本病机为肝脾两虚、痰瘀毒结;临证以调和肝脾为重,减毒消癥为辅,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研创特色方药补中调肝汤,和法抗癌,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