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探讨GC/MS测定毒鼠强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分析方法。方法 用乙酸乙脂萃取各种中毒样品中的毒鼠强,运用GC/MS的Xcalibur分析软件的自建谱库功能,自行建立毒鼠强的特征离子谱库。从各种食物中毒的样品中检索出引起中毒的成分毒鼠强,并应用GC/MS快速准确的定量测定了毒鼠强的含量。结果 人血液中毒鼠强含量为0.13μg/L,人尿中毒鼠强含量为0.06μg/L,中毒食物中的毒鼠强含量为3.86~130mg/k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2.
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毒鼠中毒中的作用。方法:对十年来66例毒鼠中毒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进行高压氧治疗34例病人作为治疗组,按常规治疗3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大剂量的维生素B6、二巯基丙磺酸钠,神经营养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昏迷患清醒时间平均7天;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8例,清醒平均时间11天,两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毒鼠强中毒疗效好,能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治愈率,是治疗毒鼠强中毒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3.
67例儿童毒鼠强中毒心脏损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毒鼠强中毒后对心脏的损害。方法 动态监测心肌酶及心电图。结果 全部中毒患儿6h心肌酶均升高,24h达高峰,以肌酸激酶MB型同功酶(CK MB)明显,心电图异常的患儿高达77.6%,提示存在心肌受损及传导系统损害。结论 在抢救毒鼠强中毒病例中应积极保护心肌功能,防止心脏并发症。  相似文献   
34.
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毒鼠强中毒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钱秀琴 《广西医学》2003,25(12):2401-2402
目的研究大剂量维生素B6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毒鼠强中毒患者115例,其中大剂量VitB6治疗组(观察组)51例,传统治疗组(对照组)64例,观察2组患者发生抽搐病例数、发生呼吸衰竭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抽搐发生率分别为64.7%和93.7%;呼吸衰竭发生率分别为7.8%和32.8%;死亡率分别为1.96%和1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5.1±2)d和(10.6±6.2)d,两组比较P<0.05.结论大剂量VitB6可明显减少毒鼠强中毒患者抽搐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5.
院前急救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05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抢救及预后资料,并分为院前急救组与直接后送组,采用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院前急救组院前病死率、总病死率均低于直接后送组(2.98%vs8.82%,5.97%vs1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9,P〈0.05;χ^2=9.08,P〈0.01);两组间院中病死率及继发病死率(2.49%vs5.39%,0.50%vs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1;χ^2=3.21,P〉0.05);院前急救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直接后送组(0.50%vs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结论 在群体性毒鼠强中毒发生时,积极的院前急救是降低病死率、后遗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提倡和发展院前急救系统。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毒鼠强中毒的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分别测量28例中一重度毒鼠强中毒的QTd及27例轻度患者的QTd。观察两组病人的心肌酶、室性,心律紊乱、心室纤颇、死亡率与QTd的关系。结果中重度患者的QTd比轻度中毒患者QTd长,有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间的心肌酶、室生心律紊乱、心室纤颤,死亡率随QTd的增加而明显增高(P<0.05)。结论毒鼠强中毒时测量QTd能估计患者预后,中毒越重,QTd增加越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用GC-MS能同时测定氟乙酰胺、毒鼠强、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三唑酮、毒死蜱、三氯杀螨醇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净化、浓缩后运用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测定。结果:氟乙酰胺及毒鼠强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μg/ml~40μg/ml和0.5μg/ml~20.0μg/ml,五种农药的线性范围0.05μg/ml~10μg/ml,回收率为77%~112%。结论:该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实际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8.
岳磊 《现代保健》2010,(8):57-58
目的通过对58例中、重度毒鼠强中毒病例的治疗,评价血液灌流在治疗毒鼠强中毒的应用价值。方法列58例中、重度中毒患者于血液灌流前后及清醒、抽搐停止时的血毒浓度进行测定,血液灌流的间隔时间为24h。结果血毒浓度与临床症状:血毒浓度越高,其临床症状越明显;血液灌流疗效:血液灌流能有效地降低血毒浓度,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对于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显著,一般经2~4次灌流后即可达疗效目的。结论血液灌流是治疗毒鼠强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9.
中毒食物中毒鼠强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测定中毒食物中的毒鼠强。方法 用乙腈(或二氯甲烷)萃取食物中的毒鼠强,用HP-5MS(低流失,5%二苯基和95%二甲基聚硅氧烷)石英毛细管柱分离,质谱仪进行鉴定。结果 毒鼠强浓度在1.0~8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 9990。方法检出限为1.0n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结论 本方法应用于实际中毒样品的测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灌流(HP)治疗儿童毒鼠强(TET)中毒血液中毒鼠强的毒物浓度监测.方法:应用HP治疗6例TET中毒的重症患儿;气相色谱(GC)法检测TET血中浓度.结果:TET中毒的重度患儿在HP治疗阶段与非HP治疗阶段,TET的代谢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3.86±0.89)h(n=9,范围2.25~5.27 h)和(90.19±92.21)h(n=5,范围35.40~253.39 h).结论:HP能安全、有效地治疗TET儿童中毒.TET中毒患儿在HP治疗时的t1/2明显变小,表明HP能加快TET从患儿体内排泄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