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8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67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316篇
  1篇
中国医学   43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抗体检测法在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现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506位居民进行粪检,同时用NP30抗体检测法和血吸虫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SEA-ELISA)分别对其血清进行检测,评价NP30抗体检测法的敏感性;同时检测非流行区的100份血清确定其特异性.结果 NP30抗体检测法和SEA-ELISA法的粪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7.80%(144/164)和84.76%(139/164);两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6.00%(96/100)和94.00%(94/1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在粪孵阴性人群血清样本中,NP30抗体检测法和SEA-ELISA法的检出率分别为44.15%(151/342)和70.47%(241/34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P30抗体检测法可用于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筛查.  相似文献   
992.
将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点加于微孔滤膜,经预作用和封闭后,依次加入待检血清和金标记二抗,建立快速、敏感、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和经济实用的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陕速斑点免疫金染色法(R-Dot-IGS),该法无需银显影,检测过程仅为15min。用(R-Dot-IGS)、快速微量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RM-Dot-IGSS?A)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同步检测55份日本血吸虫病患血清,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8.18%(54/55),98.18%(54/55)和100%;检测50例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检测10例肝吸虫病人和10例肺吸虫病人血清,仅有1份肝吸虫病人血清在RM-Dot-IGSS?A反应为阳性。检测结果证明R-Dot-IGS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简便实用的特点,适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93.
海带多糖对小鼠动脉血气影响及抗疲劳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海带多糖 (Laminari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s,LJP)的耐缺氧作用及其抗疲劳作用。方法 按 1 0 mg· kg- 1 · d- 1 、2 0 mg· kg- 1· d- 1、50 mg· kg- 1· d- 1、1 0 0 mg· kg- 1· d- 1不同剂量的海带多糖灌胃受试小鼠 ,连续 1 0 d,进行抗疲劳及密闭缺氧试验。结果 海带多糖能显著的提高受试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常压缺氧下存活时间 ,并能升高受试小鼠的血红蛋白 ;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 ,促进氧的释放。结论 海带多糖能提高缺氧小鼠组织对氧的利用 ,增强小鼠的耐缺氧、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报道彭兴和泰兴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因素,结果表明当地钉螺分布广,有螺面积123.8万m ̄2,阳性螺密度0.0071只/框,钉螺自然感染率为0.14%。人群感染率为7.68%。保虫宿主耕牛的感染率最高(18.97%),而且污染环境严重。居民主要以生活型方式接触疫水,卫生设施较差。KAP调查表明居民血防知识欠缺。流动人口增多使疫情加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报告了用抗日本血吸虫肠相关趋阴极抗原单克隆抗体致敏血球建立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对66例急性血吸虫病,123例慢性血吸虫病,57例肝吸虫病,54例钩虫病和82例非疫区健康人血清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达到98.5%和81.3%,与肝吸虫病血清交叉反应率为10.5%,与钩虫病血清未见交叉反应,与非疫区健康人血清仅有1.2%的假阳性反应。与平行对照的McAb-Dot-ELISA反应结果相比,两者在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差别均无显著意义,具有较高符合率,表明McAb-RIHA试验是一种诊断效率和可靠性较高的检测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循环抗原的方法,尤其适宜基层和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与比较ELISA法和IHA法在血吸虫病不同流行程度地区的筛查效果。方法选择四个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程度不同的试点村,对5~65岁适检人群进行Kato-Katz法(二送三检)、ELISA法、IHA法等3种方法平行检测。结果ELIS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05%、95.74%,IHA分别为89.74%、100%。但两种方法现场“特异度”较低(ELISA:43.21% ̄92.17%;IHA:67.56%~91.55%),且其阳性预测值亦较低(ELISA法:3.1% ̄18.6%;IHA:2.9% ̄15.8%)。两法平行检测比较:两者的测定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767,P<0.01),但IHA法阳性阈值(1∶10)对应的OD值高于ELISA阳性阈值水平(0.105),在0.124 ̄0.308左右。在疫情相对较重的地区,ELISA法阳性率高于IHA,其阳性预测值低于IHA;在疫情相对轻的地区,两法阳性率、阳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地区,IHA法现场筛查效果相对优于ELISA法,但两者均存在假阳性率较高、阳性预测值较低的缺陷。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优化苦参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薄膜分散制备苦参总黄酮脂质体,以苦参总黄酮的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以脂质体凝胶剂的成型性、涂展性、光泽度、均匀度、pH值及稳定性等综合评分为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苦参总黄酮脂质体凝胶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通过离心试验、低温试验、热恒温试验考察苦参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稳定性,检测其pH值。结果 苦参总黄酮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为9:1,磷酸缓冲盐pH值为7.0,苦参总黄酮的质量为0.05 g;平均包封率83.45%,平均粒径173.00 nm。苦参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最佳处方为:卡波姆0.20 g、甘油2.59 g、三乙醇胺0.20 g,其脂质体凝胶剂的稳定性良好,当温度超过60℃时,凝胶剂的颜色变浅,pH值为6.53。结论 优化后的苦参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为苦参总黄酮经皮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We developed a specific and rapid detection system for Rickettsia japonica and R. heilongjiangensis, the causative agents of spotted fever, using a TaqMan minor groove binder probe for a particular open reading frame (ORF) identified by the R. japonica genome project. The target ORF was present only in R. japonica–related strains.  相似文献   
999.
In this study, sophoraflavanone G obtained from Sophora flavescens was evaluated against 10 clinical isolates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eithe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mpicillin or oxacillin, via checkerboard assay. At the end point of an optically clear well,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 ranged from 0.5 to 8 µg/ml for sophoraflavanone G, from 64 to 1024 µg/ml for ampicillin, and from 256 to 1024 µg/ml for oxacillin. The combination of sophoraflavanone G and ampicillin or oxacillin yielded a 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ranging from 0.188 to 0.375, thereby indicating a principally synergistic effect.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was verified by time‐kill studies using sophoraflavanone G and/or antibiotics. Thirty minutes of treatment with sophoraflavanone G with ampicillin or oxacillin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killing in units of CFU/ml to a greater degree than was observed with Sophoraflavanone G alon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sted sophoraflavanone G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biotics might prove useful in the control and treatment of MRSA infection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0.
金银花不同干燥技术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对不同干燥技术所得金银花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方法:Kroma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乙腈-0.4%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流速1 mL·min~(-1).结果:建立了不同干燥技术处理的金银花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确定了17个共有峰,但是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较全面的反映不同干燥技术处理的金银花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