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89篇
  免费   2630篇
  国内免费   1459篇
耳鼻咽喉   119篇
儿科学   1329篇
妇产科学   189篇
基础医学   3599篇
口腔科学   346篇
临床医学   3437篇
内科学   8442篇
皮肤病学   285篇
神经病学   254篇
特种医学   1761篇
外科学   7129篇
综合类   5441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380篇
眼科学   144篇
药学   3496篇
  11篇
中国医学   1902篇
肿瘤学   111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866篇
  2021年   1358篇
  2020年   1355篇
  2019年   1325篇
  2018年   1406篇
  2017年   1399篇
  2016年   1245篇
  2015年   1385篇
  2014年   2285篇
  2013年   2439篇
  2012年   2135篇
  2011年   2213篇
  2010年   1852篇
  2009年   1944篇
  2008年   1992篇
  2007年   1924篇
  2006年   1698篇
  2005年   1488篇
  2004年   1147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781篇
  2001年   728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501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402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361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216篇
  1987年   166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127篇
  1984年   124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126篇
  1981年   98篇
  1980年   107篇
  1979年   78篇
  1978年   64篇
  1977年   62篇
  1976年   58篇
  1973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Cystic Fibrosis has effects on many body systems, including the skeletal system. In this case, we describe the impact of respiratory and endocrine disease on bone healing following orthopedic trauma in a 22-year-old woman. Limitations to mobility resulting from trauma complicated her respiratory condition. Disease-related effects on bone health and healing delayed her recovery from the trauma.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e multisystemic nature of CF, even when managing acute orthopedic injuries.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11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随机方法分成①对照组30例,应用普通保肝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②丹参组3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ml含丹参、降香各1g)3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0ml中静脉注射1个月;③IFN组30例,应用IFN—α 3MU,隔日一次肌内注射,3个月;④联合组2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10%葡萄糖溶液300ml静脉注射1个月,IFN-α 3MU,隔日一次肌内注射,3个月。丹参组,IFN组和联合组保肝药物治疗同对照组。四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肝功能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检测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血清HA、IV—C、PCI—Ⅱ,部分病例进行肝穿病理检查。治疗开始后每月检测肝功能,3个月(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时)时检测血清HA、IV—C、PCⅢ及乙肝病毒标志,治疗后1年行肝穿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血清HA、PCⅢ、IV—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丹参组、IFN组、联合组血清HA、FCⅢ、IV—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IFN治疗可使血清HA、PCⅢ、IV—C有明显下降,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为目前有效的慢性乙肝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以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HSC)为研究对象,观察内皮素-1(ET-1)对HSC的收缩作用及丹参酚酸B盐(SA-B)对ET-1的抑制作用,并探讨SA B抑制HSC收缩的作用环节和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人HSC,以胶原凝胶收缩法观察ET-1对于传代HSC的收缩作用,以及低、中、高3种剂量的SA B对其不同的干预作用;将ET-1、SA-B直接添加于传代HSC的无血清培养液中,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测HSC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结果 胶原凝胶收缩实验显示,ET-1可诱导HSC收缩(P<0.01);3种剂量的SA-B可明显抑制ET-1诱导的HSC收缩(均P<0.01);加入ET-1后,HSC形态学改变明显,细胞数量减少,但SA B对这些改变也有抑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T-1可刺激细胞内钙离子短暂迅速增加,加入SA-B后,该作用被明显抑制。 结论 SA-B能显著抑制ET-1诱导的HSC收缩,其抑制收缩的机制与降低HSC内的钙离子浓度有关。SA-B的抑制HSC收缩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4.
CFTR was reported to regulate ENaC channel opening, decreasing ENaC activity in airways and increasing it in sweat ducts. We generated MDCK-I cell lines stably expressing tagged alphabetagammaENaC+CFTR or ENaC alone, and developed an assay to quantify cell-surface half-life of ENaC. Surprisingly, we found that co-expressed CFTR stabilizes ENaC at the plasma membrane, suggesting that CFTR regulates ENaC stability, not just opening.  相似文献   
65.
Hem-o-lok结扎锁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肾蒂血管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肾蒂血管的价值。方法:我们为63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并采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肾蒂血管,其中肾动脉近端用大号Hem-o-lok2枚结扎,远端用2枚钛夹夹闭后剪断,肾静脉用加大号Hem-o-lok近端2枚、远端1枚结扎后剪断。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255min,平均135min;出血量20~180ml,平均45ml;术后住院时间5~8d;术中肾蒂血管处理满意,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肾切除术中用Hem-o-lok结扎锁分别处理肾动静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总结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的免疫学检查,对供者行IVU检查了解分侧肾功能,行DSA或MRA、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检查了解血管的变异情况之后,开放式手术摘取供肾13例,经后腹腔镜活体供肾摘取4例,按常规方法移植给受者。免疫抑制方案为环孢素A(或FK506)、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雷帕鸣)、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剂。结果13例开放式手术时间1.5~3.0h,平均2.0h;热缺血时间1.0~1.5min,平均1.2min;术中出血量60~200ml,平均140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7~10d,平均8d。4例后腹腔镜手术时间3.0~4.5h,平均3.5h;热缺血时间2.5~3.5min,平均2.8min;术中出血量60~100ml,平均75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3~5d出院。移植肾血液循环恢复后10~40s泌尿,平均20s。1例受者术后45d发生轻微的急性排斥反应,应用激素冲击3d后逆转,其余受者均无并发症。随访4~60个月,人/肾存活率为100%,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安全可行,取左肾尽量靠近腹主动脉壁切断肾动脉,取右肾切取少许下腔静脉片。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2003年3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8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经尿道袖状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1.5 cm范围膀胱壁达膀胱外脂肪组织,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术后留置导尿管7 d.11例术后辅助放疗. 结果 8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15~205 min,平均156 min.术中出血50~150 ml,平均80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7~11 d,平均8.5 d.病理报告:8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1例肾盂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0.8月.术后12个月内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肿瘤6例,其中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1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左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例肾盂肿瘤(pT3 G3和pT2 G3)于术后3个月肝转移.2例输尿管中段肿瘤(pT3 G3和pT3 G2~3)术后6个月原位复发并肺转移.1例输尿管下段肿瘤(pT3 G3)术后6个月骨转移.失访1例.其余71例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转移及远处转移. 结论 对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系统状态和复制指标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纤维化标志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1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等5组,分别用定量PCR及放免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及肝纤维化标志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的含量;HBeAg和抗-HB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观察其在不同肝病理纤维化分期时的变化.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升高,从S1期开始显著增加(P<0.01);而HBeAg阳性率逐渐降低,S3、S4期较S0显著减少(P<0.05和P<0.01);抗-HBe阳性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S3和S4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0期(P<0.05和P<0.01).血清HBV-DNA( )HBeAg( )组血清纤维化标志最低,HBV-DNA(-)抗-HBe( )组最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BV复制和e系统状态的改变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肝内病毒复制标志与血清纤维化标志联合检测,对于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和指导抗病毒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姜黄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3个剂量姜黄素组和阳性对照组,用皮下注射CC l4法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测量并计算肝脏指数;测定各组大鼠ALT及AST活性以评价肝功能;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肝脏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AST和ALT均显著升高(P<0.01),给予姜黄素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AST和ALT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HE染色及M asson三色染色显示,秋水仙碱治疗组及各剂量姜黄素治疗组可见肝损伤病变明显减轻,纤维组织增生程度也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姜黄素能明显减轻CC l4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正常结构和功能,延缓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红背叶根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影响,从"络病学说"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方法制备猪血清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该模型动物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舌下及耳廓的脉络变化的影响。结果红背叶根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数,改善纤维化大鼠舌下和耳廓脉络的循环状态。结论红背叶根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改善,提示"活血通络"可能是其抗肝纤维的主要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