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6篇
临床医学   280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335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0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雅雯  章乐  王晓蕾  王昌林  孙海斌  马娟  郁敏 《江苏医药》2012,38(18):2152-215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日龄0-28d新生儿分为三组:A组188例,日龄0-3d,非感染性新生儿,依据入院时龄分为六个亚组;B1组30例,日龄4-28d,诊断新生儿败血症;B2组30例,日龄4-28d,非感染性新生儿。采血以分别进行PCT、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及血常规检测。结果 A组的非感染性新生儿在出生后24-36h血清PCT浓度达到高峰(1.27-2.94μg/L),48h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0.24-0.41μg/L)。以PCT≥0.68μg/L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约登指数分别为90.0%、93.3%、93.1%、90.3%、91.7%、83.3%,优于CRP≥7.5mg/L的80.0%、86.7%、85.7%、81.3%、83.3%、66.7%。结论新生儿PCT浓度在出生后0-3d存在生理性高峰。PCT≥0.68μg/L对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0例感染性疾病及8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和CRP含量。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120例患者PCT测定值为(23.3±7.8)μg/L,CRP为(26.7±17.1)mg/L;治疗后PCT为(2.1±0.7)μg/L,CRP为(4.9±0.9)mg/L,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感染时,PCT和CRP检测对于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有很大的作用,对其进行动态检测对于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小儿肺炎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在小儿肺炎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即选取121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性肺炎59例(组A),病毒性肺炎62例(组B),测定两组患儿血清PCT、CRP、WBC值,比较三个指标鉴别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PCT在诊断细菌性肺炎时敏感性为85.9%,特异性为92%,CRP诊断细菌性肺炎时敏感性为59.2%,特异性为88%,WBC诊断细菌性肺炎时敏感性为70.4%,特异性为62%。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并较CRP和WB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通过测定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急性脑出血发热的疗效。方法我院2009~2011年共收治急性脑出血并发发热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PCT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基础上,常规组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进行治疗,PCT组根据血清中降钙素原浓度指导抗生素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抗生素费用、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常规组和PCT组抗生素费用和抗生素的使用率分别为(4418.6±703.5)、94%和(2071.2±433.4)、62%,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PCT组患者治疗后30d病死率、NIHSS评分以及临床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结论通过测定血清中PCT浓度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急性脑出血发热可降低患者抗生索的使用率以及抗生素的费用,对防止患者产生耐药性以及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的水平指导ICU老年患者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价值.方法 对ICU患者细菌感染的4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CT指导治疗组.在传统的疗法的基础上,常规组由医师按照常规抗生素治疗指南的决定使用抗生素治疗,血清PCT水平指导组,按照PCT水平,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在血清PCT>0.25μg/...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肺部细菌D-乳酸产生情况的测定在诊断肺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放置Swan-Ganz导管和桡动脉置管,先后相隔5 s分别给予抽取混合静脉血和桡动脉血,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动脉和混合静脉血的血浆D-乳酸浓度差值,同时进行研究组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血浆D-乳酸浓度差值与PCT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血浆D-乳酸浓度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5);研究组14例治疗5 d后肺部感染好转的患者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血浆D-乳酸浓度差值、血浆PCT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和P<0.01);研究组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血浆D-乳酸浓度差值和PCT及中心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0.01和P<0.05)。结论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肺部细菌D-乳酸产生情况的检测对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有临床意义,同时可以作为判断肺部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及抗感染是否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败血症患者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60例败血症和非败血症患者外周血标本,作PCT检测和血培养。结果败血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败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相比,PCT检验法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结论 PCT检验法较血培养灵敏,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和严重度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快速、准确地为预后提供判断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3月-2012年6月71例初诊为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及《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将研究对象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A组)、重症急性胰腺炎Ⅰ级(B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Ⅱ级(C组),21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D组),采集患者入院24 h内和出院前血清及21名正常对照组血清,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DAS全自动酶联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清PCT;应用IMANNG800双光路浊度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CT诊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 血清PCT随着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升高而加重,轻症急性胰腺炎与正常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Ⅰ级与正常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Ⅱ级与正常对照组、轻症急性胰腺炎与重症急性胰腺炎Ⅰ级、重症急性胰腺炎Ⅰ级与重症急性胰腺炎Ⅱ级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各病例组血清PCT水平回落,与入住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PCT分别以0.48、0.96、3.74 mg/L为界诊断轻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Ⅰ级和重症急性胰腺炎Ⅱ级的性能最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87和0.97,特异度分别为72.44%、74.20%和84.60%,灵敏度分别为75.00%、91.20%和95.50%.结论 血清PCT检测可作为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指标,其检测结果可反映治疗效果,且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诊断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儿科收治的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258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176例、病毒感染组46例及非感染组36例,细菌感染组又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局部细菌感染组143例及重症细菌感染组33例,对患儿在入院时分别以光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PCT、CRP.结果 PCT、CRP检测定量值细菌感染组分别为(6.21±5.70) ng/ml、(19.42±8.72) mg/L,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21±0.15) ng/ml、(10.13±1.58)mg/L,非感染分别为(0.13±0.1)ng/ml、(7.12±0.73) mg/L,阳性率细菌感染组分别为71.59%、67.05%,病毒感染组分别为6.52%、10.87%,非感染组分别为8.33%、16.67%,PCT、CRP定量值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阳性率细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检测定量值局部细菌感染组分别为(1.53±1.02)ng/ml、(17.97±4.16)mg/L,重症细菌感染组分别为(7.43±4.48) ng/ml、(21.32±8.47)mg/L,阳性率局部细菌感染组分别为50.35%、59.44%,重症感染组分别为100.00%、90.91%,PCT、CRP定量值及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均能用于辅助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CRP灵敏性较高、特异性差,PCT灵敏性不及CRP,但特异性较高,用于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严重程度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手术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的工具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旨在探讨PCT在预测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统计2011年6月至2011年10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部分患者80例,按术后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严重程度作为分组标准,并于术前清晨8∶00(T0),术后8h(T8h),术后1-7 d(T1-T7),测取血浆IL-6、PCT、CRP的浓度。分别对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重症SIRS组PCT在T8h-T4较轻症SIR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T8h-T3上差异极显著(P<0.01),而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在T3-T7较轻症SIR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在各对应时间点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RP和IL-6比较,PCT能更早、更显著地在CPB后重症SIRS的患者血浆中表达,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