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4篇
  免费   2156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107篇
儿科学   238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874篇
口腔科学   369篇
临床医学   1832篇
内科学   922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986篇
特种医学   2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62篇
综合类   1082篇
预防医学   1455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893篇
  20篇
中国医学   831篇
肿瘤学   50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688篇
  2018年   649篇
  2017年   737篇
  2016年   665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910篇
  2012年   744篇
  2011年   708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51.
目的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组,通过现状调查、原因解析明确问题真因,从制定动静脉内瘘院前指导规范,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实施“VAP”评估模式,制定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流程;构建“互联网 +”智能宣教模式,优化院外延伸服务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由10.6%降低至3.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降低重型胸部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腹胀、反流或呕吐、腹泻三大改善重点展开原因分析,从多样化培训、6S管理、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进。结果重型胸部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由63.01%降低至20.55%。结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是重症患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品管圈活动,建立了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规范的干预措施,改善了重型胸部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3.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elevated oxidative stress. This study assessed associations between circulating concentrations of micronutrients/phytochemicals and inflammatory/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with MetS and MetS components. Adults (N = 606) from the European Health Examination Survey in Luxembourg (2013–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We performed a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to identify MetS-associated variables. Participants with MetS ha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8-iso-prostaglandin F2α, leptin, insulin, and vitamins E/A, but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adiponectin, beta-carotene, and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 one-unit increase in log-CRP was associated with 51% greater odds of MetS (OR = 1.51 (95% CI: 1.16, 1.98)). Adults with a one-unit increase in log-leptin were 3.1 times more likely to have MetS (3.10 (2.10, 4.72)). Women with a one-unit increase in vitamin A were associated with 3% increased odds of MetS (1.03 (1.01, 1.05)), while those with a one-unit increase in log-adiponectin were associated with 82% decreased odds (0.18 (0.07, 0.46)). Chronic inflammation best characterized adults with MetS, as CRP, adiponectin, and leptin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MetS determinants. Micronutrients did not seem to affect MetS, except for vitamin A in women.  相似文献   
54.
55.
陈芳如 《中国卫生产业》2021,(2):110-112,116
目的探讨新生儿临床护理带教的问题及应对建议。方法选取2019级临床护理专业1班、2班各5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教学,就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实验组实施改进后带教方法,评价两组护生学习成绩,及其对带教的认同度。结果实验组护生学习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理论教学应用不够,实践体系建设不完善,为此应该改善传统教学形式,转变教学思维,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能力。  相似文献   
56.
值班和交接班制度是诊疗过程连续性的重要保障。若落实不到位,可能发生患者伤害的不良后果。采用案例分析结合问卷调查方式,阐述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存在问题,包括值班人员不在岗,值班人员资质不符,医院总值班能力不足,交接班记录不完整等。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加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培训;严格管理值班医师资质;健全医疗值班体系;规范记录交接班内容等。  相似文献   
57.
体温作为人体五大生命体征之一,是影响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手术患者发生非计划性低体温,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针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发生率高的问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引入了无线体温监测工具,构建了病房、手术室、复苏室智能链式体温监测方案,制定了术前、术中、术后保温策略等,使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发生率从43.18%降低至8.51%,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8.
医院“一院多区”运营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科布局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模式不科学、同质化不够、运营成本过高、绩效分配不平衡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医院整体发展实际,从科学设置学科、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推进一体化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等方面入手,取得显著效果。改革后,院区诊疗人数、经济收入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P<0.05)。认为“一院多区”医院要将新老院区作为整体进行科学统筹,确保一体化和同质化,注重学科长远发展,进而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一院多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9.
目的降低腹部Ⅱ类切口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选定“降低腹部Ⅱ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改善后,腹部Ⅱ类切口感染发生率由14.29%降至5.95%;形成了包括3 L静脉营养专用输液架使用方式等8项标准化作业书。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降低了腹部Ⅱ类切口感染发生率,规范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患者费用,提高了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60.
循证医学对心血管病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的出现使现有的医学观念从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的医学模式转变到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的深入开展及临床科研方法的重大发展,循证医学正在逐渐深入医学的各个角落,在心血管领域也是如此。文章将主要阐述循证医学在心血管病临床医疗实践、科研、卫生决策和医学教育方面产笺重要影响;客观分析循证医学在此领域的发展史及现状;同时也概括了我国心血管研究在循证医学方面的成果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揭示,科学的证据正有利地促进着医学的全方位发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是当今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