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37篇
  免费   1086篇
  国内免费   545篇
耳鼻咽喉   107篇
儿科学   464篇
妇产科学   1189篇
基础医学   709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317篇
内科学   1960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4198篇
特种医学   9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07篇
综合类   563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92篇
眼科学   505篇
药学   2417篇
  48篇
中国医学   1023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846篇
  2020年   773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732篇
  2016年   843篇
  2015年   916篇
  2014年   1904篇
  2013年   1693篇
  2012年   1706篇
  2011年   1773篇
  2010年   1552篇
  2009年   1388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1239篇
  2006年   1182篇
  2005年   1041篇
  2004年   817篇
  2003年   646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304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骨窗术和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颅内血肿小骨窗清除术和颅内血肿(钻孔)碎吸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7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小骨窗组(行颅内血肿小骨窗清除术)、碎吸组(行颅内血肿碎吸清除术)和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分别比较小骨窗组、碎吸组、保守组治疗前后的GCS评分及3组的GCS评分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小骨窗组、碎吸组与保守组的GCS评分差比较均有差异(P<0.05);小骨窗组和碎吸组的GCS评分差比较也有差异(P<0.05)。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碎吸颅内血肿清除术、内科保守疗法在脑出血治疗中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小骨窗术和碎吸术在治疗中均能提高疗效、加快神经功能恢复,但小骨窗术较碎吸术能更好地发挥疗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2.
胰岛素抵抗和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博文  田桂玲 《天津医药》2005,33(11):688-68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脑出血的关系,为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2例脑梗死(脑梗死组)、40例脑出血(脑出血组)及3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ISI低于对照组(P〈0.05),而FINS高于对照组(P〈0.05),FB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3.
胶原酶诱导不同部位脑出血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胶原酶诱导纹状体和内囊部位脑出血模型的行为学和神经纤维损伤差异.方法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一定量的Ⅳ型胶原酶用微量进样器分别精确注入大鼠纹状体和内囊诱导脑出血模型,观察两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差异,并进行大体形态学和神经纤维受损程度的比较.结果 内囊组大鼠的运动功能受损程度明显重于纹状体组大鼠,前者的神经纤维破坏程度显著重于后者.结论 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模型的神经损害程度存在差异,内囊区脑出血模型更适合于研究神经纤维的损伤机制及神经纤维的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44.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8月-2006年5月经CT证实小脑出血病例30例,男16例,女14例;发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5岁,其中50岁以下8例,51-60岁12例,71-80岁6例.81-90岁4例。就诊时血压大于140/90mm Hg者28例。其中误诊为眩晕综合征8例,误诊至更正诊断间隔时间12h-2d.因误诊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死亡3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5.
下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一些少见病因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现就部分少见病因作一综述,以帮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6.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并呈逐年增高趋势。随着神经介入影像学的发展,对急性SAH患早期(72h内1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使SAH的早期病因诊断及病因治疗成为可能,患的预后也得到显改善。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96例SAH患行早期DSA检查并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资料与临床治疗总结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前后行CT扫描 ,在CT引导下行微创清除术 ,并动态观察其疗效。结果 :3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达 2 8.0 %~ 4 0 .0 %,其中 1 2例首次清除率为 4 0 .0 %~ 5 6 .0 %。存活 32例 7d后复查头颅CT证实者血肿清除率达 80 %以上。治愈有效率为 84 .2 %,死亡率为 1 5 .8%。结论 :CT引导下的微创清除术能有效地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8.
①目的 探讨现代玻璃体手术对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②方法 对108例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病人,于伤后2~4周施行玻璃体切割置换术(单纯玻璃体切割术24例,联合晶体切割84例,联合视网膜手术76例)。③结果 术后经随访2周~18个月,48例达功能治愈,36例达解剖治愈,总治愈率达77.7%。24例继发青光眼者眼压控制在1.37~2.24kPa。④结论 适时地施行玻璃体切割置换术,可很大程度地改善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病人的预后,对有效防治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离和纯化小鼠子宫内膜边缘群(side population,SP)干/祖细胞,为进一步探讨产后子宫修复的细胞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结合法与机械研磨分离的方法,原代分离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基质细胞,通过Hoechst33342-SP法(对照加入维拉帕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子宫内膜SP细胞。结果未孕小鼠子宫内膜上皮与基质中均无明确SP干/祖细胞,产后哺乳期后的小鼠子宫内膜基质中含有SP干/祖细胞达(3.44±1.59)%。结论本研究初步检测到小鼠产后子宫内膜中含有SP干/祖细胞。产后更多SP细胞的出现可能与修复损伤的子宫内膜有关。这群SP细胞是子宫原位干细胞还是有其他来源,如何参与子宫内膜的修复,其分子机制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NTF治疗组,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CNTF治疗组于术后经尾静脉注射CNTF.分别于术后12h、24h、3d、5d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CNTF治疗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Caspase-3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低.结论 CNTF对脑出血后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上调STAT3的表达,使Bcl-2的表达升高,从而减少出血灶周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