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204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80篇
综合类   611篇
预防医学   215篇
药学   289篇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6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采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腹腔镜与胆道镜或上述三镜联合手术治疗,对术前诊断、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并发症防治等进行分析。结果 8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胆道镜取石失败,2例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LC未完成,EST取石失败、十二指肠穿孔、Mirizzi综合征各1例。155例手术成功,其中2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15例EST、8例EPBD取石+LC),手术时间(130±42)min;89例腹腔镜、胆道镜联合(51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29例LC+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9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手术时间(130±45)min;4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ENBD+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手术时间(145±50)min。6例发生与十二指镜有关的并发症:3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1例十二指肠穿孔。13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2例拔T管后胆漏。无手术死亡。149例随访1~3年,平均2.5年,B超或MRCP检查无胆总管狭窄,残留结石4例经EST或EPBD取石治愈。结论 小结石或胆泥沉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缩窄乳头炎,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实施EST或EPBD取石+LC有优势;结石偏大或胆囊管扩张者,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或经胆囊管取石;三镜联合更适合EST禁忌和有胆道梗阻的ABP。合理选择术式与时机,重视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遇有胆总管解剖不清、损伤、结石未取净及时中转手术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直肠癌梗阻患者支架置入后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9年3月~2013年4月43例左半结肠癌、直肠癌梗阻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25例(支架腹腔镜组),术中大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18例(一期吻合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结果支架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40.5±20.1)ml,明显少于一期吻合组(280.8±20.6)ml(t=-38.277,P=0.000);手术时间(135.2±25.4)rain,明显短于一期吻合组(240.4±30.5)min(t=-12.317,P=0.000);吻合口漏0例,显著少于一期吻合组4例(Fisher’s检验,P=0.025);切口感染0例,显著少于一期吻合组8例(Fisher’s检验,P=0.000);腹腔感染0例,显著少于一期吻合组6例(Fisher’s检验,P=0.003);住院时间(19.5±3.3)d与一期吻合组(20.2±8.5)d无明显差异(t=0.376,P=0.709)。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随访,恢复良好,无吻合口复发。结论左半结肠癌、直肠癌梗阻患者支架置入后7—10d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相关血管和筋膜的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中心提供的5具成人新鲜尸体腹部标本,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Kocher切口手术入路及相关的安全外科平面进行解剖,对相关外科平面、解剖标志及筋膜间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胰前间隙和胰后间隙及其延伸是手术的两个主要的宏观外科平面,胰腺后融合筋膜及筋膜间隙是腹腔镜下外科手术操作的天然平面,一旦偏离则会导致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损伤。LPD手术中沿着适宜的外科平面进行游离,特别是Kocher切口手术入路的运用,能充分体现手术无损伤原则和肿瘤根治原则。供应胰十二指肠的重要血管均位于筋膜和胰腺实质之间,LPD中注意保护好胰十二肠区域相关的血管,保留筋膜的完整性即可保护后动脉弓。结论 掌握LPD相关血管和筋膜的解剖学特点可为腹腔镜手术的设计和规范提供形态学依据,从而提高腹腔镜下操作的安全性和根治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04.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及胆道镜在肝胆手术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192例行肝胆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诊治,及腹腔镜及胆道镜在肝胆手术中应用的经验和体会。结果〓死亡病例。192例病人远期随访,行保胆取石114例,有4例复发,1例行胆囊切除术,3例无明显症状,予以定期随访。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取石46例,均经1次到最多5次完成取石。其他肝胆手术32例,2例出现但漏,经保守均治愈。结论〓肝胆手术中,只要发挥腹腔镜及胆道镜优势,能够体现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5.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RFA)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2月,采用LRFA方法治疗各类肝癌26例,肿瘤位于肝脏Ⅲ、Ⅳ、Ⅴ、Ⅷ段或膈顶以及邻近胆囊胃肠等空腔脏器部位,直径2.2~11.0 cm,单病灶18例,多病灶8例,共39个病灶。肝功能Child A或B级。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LRFA治疗,消融时间12~112 min,平均48 min;术后出现腹水2例,胸腔积液1例,无肝衰竭、出血、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B超、CT扫描检查,17例肿瘤不同程度坏死,4例部分液化,5例发现多发病灶及门静脉癌栓消融无效。结论〓LRFA易于操作,并发症少,对特殊部位的肝癌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6.
【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胆道结石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 2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5min,术后平均住院7.4d;胆总管Ⅰ期缝合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感染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胆道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7.
黄东静 《中国卫生产业》2014,(13):19+21-19,21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患者8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更好地指导临床手术。方法 对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中转开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共进行4 2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93例,中转率2.17%,主要原因有:胆囊三角解剖不清50例(53.8%),腹腔内广泛粘连25例(26.9%),Mirizzi综合征8例(8.6%),胆囊消化道瘘5例(5.3%),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3.2%),胆道变异损伤1例(1.1%),镜下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1.1%)。结论 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腹腔内广泛粘连是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适时主动中转开腹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疗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合并重度肾积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12例合并重度肾积水的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术前症状、术前肾积水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病变输尿管长度、病灶距离膀胱的长度、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等.结果 1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患侧输尿管狭窄部分节段切除术并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和盆腔内异症根治术.术前肾积水直径平均为8.85 cm,手术时间为平均36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29ml,切除输尿管的长度平均为2.26 cm,病灶距离膀胱的长度平均为4.36 cm,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12.45 d.发生并发症5例(41.67%).术后全部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肾盂积水明显好转.结论 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疗输尿管内异症合并重度肾积水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 FTS(fast-track surgery,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全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 FTS 应用在18例全腹腔镜胃肠癌症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亦有所减少,术后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可尽早开始下一步辅助治疗。结论 FTS 理论在全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