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3篇
  免费   1677篇
  国内免费   57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4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38篇
内科学   467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282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207篇
  10篇
中国医学   7621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777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666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497篇
  2014年   1507篇
  2013年   962篇
  2012年   1298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782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目的:对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微创科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符合粘连性肠梗阻诊断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小柴胡汤加味方治疗。2组均3天复查一次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导管的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炎性指标变化以及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的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气液平消失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普遍长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指标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比单纯使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2.
下淤血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1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下淤血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下淤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7.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且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下淤血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3.
八珍汤作为气血双补的经典方,临床多用于治疗气血亏虚证型的疾病。近些年随着八珍汤在抗凝、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提高造血等药理研究的深入,其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肿瘤、骨伤等领域。文章主要从中医理论和西医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介绍八珍汤在骨伤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胃动素(MTL)与脾虚证发生的关系。方法:动态观察实验脾虚证发生过程中体液及组织中MTL含量的变化,并用四君子汤反证。结果:脾虚制模早期MTL含量增高,而晚期低下。经四君子汤预防和治疗的脾虚大鼠,MTL水平紊乱的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明显优于脾虚自然恢复大鼠。结论:初步表明体液及组织中MTL水平紊乱是导致脾失健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利血平法大鼠脾虚证模型的胃肠粘膜形态学变化。方法:肉眼、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实验脾虚证胃肠粘膜形态学变化,并用四君子汤反证。结果:脾虚证大鼠胃肠粘膜出现糜烂破溃的状态,经四君子汤预防及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明显优于脾虚自然恢复大鼠。结论:结果初步表明胃肠粘膜形态学变化是揭示脾虚证本质的主要病理学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评价培菲康联合柴芍承气汤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EN)+传统治疗组(PN组,15例),PN组+柴芍承气汤组(中药组,17例),中药组+培菲康组(观察组,15例).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5天、9天和14天血清中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比较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并发症、病死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经治疗后第5天起血清CRP、内毒素、TNF-α均改善.治疗后第1天3组患者间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N组比较,中药组和观察组第5天和第9天血清指标降低显著(P<0.05);与中药组比较,观察组从第9天开始对指标改善作用更显著(P<0.05).与中药组、PN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中药组患者住院费用较PN组均减少(P<0.05).治愈出院42例.结论 培菲康联合柴芍承气汤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SAP治疗中血清指标改善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观察大建中汤对脾阳虚腹痛大鼠皮质ATP含量以及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大建中汤对脾阳虚腹痛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建中汤大、小剂量组。用饮食失调、劳倦过度加苦寒泻下的方法,建立脾阳虚腹痛大鼠模型后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取大脑皮质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皮质ATP含量的变化;采用无机磷法测定钠钾-三磷酸腺苷酶和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阳虚腹痛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ATP含量明显升高,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大建中汤能显著减少脾阳虚腹痛大鼠大脑皮质ATP含量,增加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结论:脾阳虚腹痛症能使大脑皮质ATP含量升高,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降低,大建中汤能下调脾阳虚症动物大脑皮质ATP及上调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这可能是其治疗脾阳虚腹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血清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在当归补血汤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疗效考核作用。方法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日本大耳白兔,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将感染兔分成2个实验组(A、B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10周后检测HYP及HA含量,同时解剖兔模做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服药10周后血清HYP、HA含量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组织病理学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HYP、H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当归补血汤对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血清HYP、HA是肝纤维化疗效考核较好的无创性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增味小承气汤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腹部切口愈合程度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中药组和梗阻性黄疸组,每组10只,梗阻性黄疸+中药组和梗阻性黄疸组大鼠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建模前1 d至建模后第7天,梗阻性黄疸+中药组大鼠每日以增味小承气汤灌胃2次,同时给予其他各组大鼠等量蒸馏水灌胃。模型建立后第3、5、7天自大鼠尾静脉取血,测定直接胆红素水平;术后第8天处死大鼠,留取标本,行皮肤切口抗张力实验、腹壁切口抗张力实验,皮肤切口行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激动蛋白(SMA)。 结果与梗阻性黄疸组相比,梗阻性黄疸+中药组大鼠精神状态好转,活动量有所增加;建立模型后第3、5、7天留取的血清检查发现,梗阻性黄疸+中药组和梗阻性黄疸组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假手术组均程度明显升高,说明模型建立成功。与梗阻性黄疸组相比,梗阻性黄疸+中药组大鼠皮肤切口所抗张力程度明显提高(F=127.4,P<0.05),腹壁切口抗张力程度明显提高(F=101.9,P<0.05);皮肤切口组织HE染色可见,与梗阻性黄疸组比较,梗阻性黄疸+中药组大鼠切口愈合较好,Masson染色可见梗阻性黄疸+中药组胶原纤维分布均匀紧密;各组皮下α-SMA表达量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59,P<0.05),与梗阻性黄疸组相比,梗阻性黄疸+中药组皮下α-SMA表达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45,P<0.05)。 结论增味小承气汤明显加快了梗阻性黄疸大鼠腹部切口纤维化的形成,增加了切口的抗张力程度,促进了腹部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 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2 g/次,静脉注射,1次/d;盐酸氨溴索颗粒,30 mg/次,3次/d,口服;昔萘沙美特罗气雾剂,每次吸入两揿(2×25) μ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内服,1剂/d,和痰热清注射液,30 mL/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进行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进行分级和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检测治疗前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7.3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为69.8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PEF,PaO2和SaO2均比治疗前有所增加(P<0.01),观察组PEF,PaO2和Sa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FVC和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咳嗽、咯痰、气喘、胸闷和肺部啰音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除气喘其他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hs-CRP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瓜蒌薤白半夏汤内服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注射能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痰、咳、喘、闷等症状,能改善心、肺功能,减轻了炎症反应,提高了疾病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