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在证实艾灸原发性痛经热敏高发穴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的基础上,观察对其经期常见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10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艾灸关元穴组(简称关元穴组)、艾灸神阙穴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各52例。两组分别根据其经期常见伴随症状分为:小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泄泻。两组均于经前4 d行艾灸治疗(关元穴组艾灸关元,神阙穴组艾灸神阙),1次/d,20 min/次,每个月经周期治疗4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关元穴组有效率90.38%,对照组7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痛经评分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关元穴组优于对照组(P<0.01)。关元穴组小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泄泻的有效率为91.30%,94.12%,16.67%,86.96%;对照组有效率为58.33%,65.52%,11.76%,50.00%。与对照组比较,小腹坠胀、腰酸、泄泻治疗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房胀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关元穴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艾灸关元穴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小腹坠胀、腰酸、泄泻症状,但对乳房胀痛症状无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温针灸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4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有效病例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中医针刺疗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于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术后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合谷、三阴交、气海、关元,对照组产妇术后只采用常规处置。结果 2组产妇产后当天及产后第1天宫底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第2~5天每日宫底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第1~5天每日宫底下降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出血量及恶露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产后第2天血HGB、RBC水平均较产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第2天血HGB、R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配合针刺治疗,可有效促进产妇子宫收缩,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加快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青春期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关元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艾灸三阴交穴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艾灸不同穴位会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5.
针刺组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组穴(子宫、关元、中极、曲骨、阴陵泉)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针刺组穴(子宫、关元、中极、曲骨、阴陵泉)治疗,对照组予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痛经总频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痛经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穴(子宫、关元、中极、曲骨、阴陵泉)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文献引用:杨露,张鹏,尤璐,等.针刺组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2):294-296.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TDP治疗仪照射关元穴缓解缩宫素引发产后宫缩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3月行剖宫产的260例住院经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于术后1~3d静脉滴注缩宫素注射液,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4分的产妇于第2天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心理护理结合腹部按摩,实验组采用TDP治疗仪照射关元穴。比较2组护理前、护理后1h、12h、24h、72hVAS评分,并采用我院自制的疼痛影响量表评估产后宫缩痛对睡眠、情绪、哺乳、日常生活的影响。 结果 护理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而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后宫缩痛对睡眠、母乳喂养的影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t=5.848,P<0.001;t=2.133,P<0.001)。 结论 TDP治疗仪照射关元穴可有效缓解缩宫素引发的产后宫缩痛,对改善产妇睡眠、早期母乳喂养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关元穴灸法结合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进行无菌间歇导尿;观察组除无菌间歇导尿外还予关元穴灸法治疗,采用灸架悬灸关元穴,大约距皮肤2 cm,以皮肤轻微发红为度,每次1 h,每天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行常规尿流动力学测定,包括平均膀胱容量(V H2O)、膀胱顺应性(BC)、膀胱压力(P ves)和逼尿肌压力(P det)等参数。结果2组治疗后V H2O和B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治疗后P ves和P de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元穴灸法结合间歇导尿可以很好地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尿流动力学,使患者膀胱恢复有规律地储存和排出尿液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长毫针深斜刺关元穴与常规直刺关元穴对减少尿潴留患者残余尿量(RUV)的临床效果差异,并为其临床应用探索规范化操作。方法将184例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予长75 mm毫针深斜刺关元穴,对照组予长40 mm毫针常规直刺关元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84/1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48/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产后尿潴留疗效明显优于骨科术后及前列腺病造成的尿潴留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同病因所致尿潴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病因尿潴留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长毫针深斜刺关元穴对于减少患者RUV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直刺,尤其是针对产后及术后的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长毫针深斜刺关元穴可作为治疗各类尿潴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针刺预防急性脑卒中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气海、关元预防脑卒中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中西药治疗及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电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足三里、气海、关元,观察两组医院感染率、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补体C3水平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医院总感染率(0.87%)明显低于对照组(6.96%),治疗后血清Ig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补体C3水平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关元、气海对脑卒中医院感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低下的免疫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0.
HPLC测定冠元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测定冠元颗粒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用Shim-pack ODS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甲酸(29:9:6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柱温35℃.结果 丹酚酸B进样量在0.13~2.0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0.65%(n=6).结论 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冠元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