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目的建立天麻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快速检查法,并进行标准化研究,以利于产品质控。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结果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提示供试品1∶20稀释液无干扰作用。建立试验方法,选取10批供试品进行检查,并与家兔法对比,二者结果一致。结论该制剂以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作为标准方法进行热原检查是可行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可定为0.1EU/mg。  相似文献   
192.
目的:研究天麻素与葛根素配伍后在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作用,探讨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体内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指标,分别评价药物及其配伍后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天麻素和葛根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均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二药作用强于单一用药.结论:一定剂量天麻素和葛根素配伍后,其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天麻素片口服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隔日1次;观察组在推拿治疗的同时加服天麻素片,4片/次,3次/d.两组在必要时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疗程均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并记录每周疼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的次数,观察颈椎活动度(RO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麻素片口服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4.
陈娟  嘉士健 《四川中医》2013,(9):141-14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整复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失眠近期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推拿整复+天麻素穴位注射)和对照组(针刺+天麻素穴位注射)各8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颈源性失眠的近期症状改善情况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显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自评量表SRSS,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整复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失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5.
目的观察眩复宁颗粒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0.6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眩晕宁颗粒,8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不同时间人数、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4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5 d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颗粒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建立通天口服液指纹图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s色谱柱(100mm×2.1 mm,1.8 μm),以乙腈(A)-0.05%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5 min、2.0%A,2.5~3 min、2.0% ~9.0%A,3 ~7 min、9.0% ~10.0%A,7~7.5 min、10% ~ 14%A,7.5~17 min、14% ~ 18.3%A,17 ~27 min、20%~95% A,27 ~32 min、95%A),流速0.4 mL· 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40℃.结果 以芍药苷作为参照物峰,确定了通天口服液的指纹图谱,指定了20个共有峰,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5;20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具有较好的重复性(RSD< 1%).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易操作、重复性好,可为提高通天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周杨 《中国药师》2016,(11):2094-2096
摘 要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 mg,ivd,qd,对照组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iv,qd,疗程均为14 d。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1)。两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椎 基底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能有效、安全的改善系统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8.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天麻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科门诊就诊的62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压、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胶囊(40mg,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尼麦角林胶囊(30mg口服,1次/d),天麻注射液(6mL,1次/d),治疗14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观察病例的血压、心率、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肝肾功能亦未见明显损害。结论:尼麦角林与天麻注射液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9.
目的:探究分析天麻素用于眩晕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接收的156例眩晕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天麻素组(78例,行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和对照组(78例,行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天麻素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80.77%,天麻素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麻素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5%、15.38%,天麻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眩晕患者使用天麻素治疗有切确效果、安全,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0.
目的:观察和评价阿魏酸钠与天麻素联用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80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阿魏酸钠与天麻素联合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当。结论:阿魏酸钠与天麻素联用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