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02篇
中国医学   3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橘叶中川陈皮素、橘红素、5-去甲川陈皮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体积比30∶30∶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2 nm;柱温为室温(25℃)。结果:川陈皮素、橘红素、5-去甲川陈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239~2.870μg(r=0.9995),0.102~1.224μg(r=0.9995),0.054~0.643μg(r=0.999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06%,98.02%,97.61%,RSD分别为2.6%,1.9%,2.0%。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橘叶川陈皮素、橘红素、5-去甲川陈皮素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2.
目的:完善和提高芩暴红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对满山红与暴马子皮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鹃素含量。结果:鉴别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杜鹃素在0.012 3~0.307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13%(RSD1.04%)。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芩暴红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3.
目的:确定银杏叶分散片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方法:连续试生产3个批次的银杏叶分散片,并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结果:按照预定的生产工艺过程,可生产出质量稳定并符合标准的银杏叶分散片。结论:预定的工艺条件是可行的,适合制备银杏叶分散片。  相似文献   
34.
对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药学专业《生药学》的教学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从教学要求上,紧扣教学大纲,面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工作与科研的实际需要;选用的教学素材具有代表性、生动性;注重《生药学》与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联系,注重生药学科本身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总结了教学得失;记录了总论所采用的教学素材,校正了教材中全部生药名称和部分化学结构式,并以淫羊藿为例对各论进行了教学示范。  相似文献   
35.
郑国锋 《海峡药学》2012,24(9):53-55
目的完善藿香祛暑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广藿香、白芷、紫苏叶、苍术、法半夏、茯苓和甘草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上均检出有关药材的特征斑点,薄层色谱斑点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藿香祛暑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感冒清热颗粒中挥发油的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薄荷酮和胡薄荷酮的含量。方法:Agilent HP-5毛细管柱(30 m×320 mm,0.25μm);进样口、检测器温度250℃;柱温:初始温度40℃,保持1 min,7℃.min-1升至100℃,保持12min,3℃.min-1升至150℃,保持8 min,10℃.min-1升至240℃,保持2 min;载气为氮气;流速:1 mL.min-1;不分流。结果:特征图谱中标定了6个共有峰。薄荷酮进样量在0.0211~0.422μg,胡薄荷酮进样量在0.0371~0.743μg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和97.5%,RSD均小于3%。结论:建立的气相色谱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控制感冒清热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准确、可行,可作为感冒清热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7.
HPLC法测定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海南五指山地区野生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乙腈-甲醇-3.5%乙酸胺水溶液(69∶10∶2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3~6.53μg(r=0.9996)与1.20~7.20μg(r=0.9997),回收率分别为98.11%和101.64%。结论:本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适于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8.
12种中成药中淫羊藿组分的质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12种市售不同剂型含淫羊藿中成药中淫羊藿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为有效控制含淫羊藿的中成药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市售12种中成药中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为Venusil A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2nm,柱温为20℃。结果:市售大部分含淫羊藿中成药所使用的淫羊藿原料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均达不到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结论:应将朝藿定C作为淫羊藿药材及含淫羊藿中成药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9.
不同干燥工艺对板蓝根水提物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云  金城  鄢丹  王强  肖小河 《中草药》2011,42(8):1532-1536
目的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变化的角度,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和条件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为建立制剂工艺有无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检测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板蓝根水提液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减压干燥、常压干燥、喷雾干燥4种不同方式进行干燥,测定并比较各干燥样品中的苯甲酸、水杨酸、腺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样品中苯甲酸、水杨酸、腺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存在较大差异,以冷冻干燥样品各项成分质量分数最高,喷雾干燥次之,90℃常压干燥样品最低。在实验范围内,板蓝根水提物在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下比较稳定,60℃以上常压或减压干燥条件下不稳定。结论板蓝根制剂的干燥工艺从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转变成60℃以上减压干燥或常压干燥时,须注意其生产工艺是否存在质的改变。干燥方式和条件的改变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指标性化学成分测定可作为不同干燥工艺对板蓝根水提物是否产生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板蓝根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和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活性检测法,建立板蓝根抗病毒活性生物测定方法,并对所建立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优选。结果两种方法可用于对不同样品进行活性检测和区分,结果重复性较好(RSD=7.0%、5.78%);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板蓝根凝集活性与NA抑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r=?0.81),进一步印证了凝集活性测定法与抗病毒药理作用的关联性;在安全性、经济性、简便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凝集活性检测法优势明显,可作为板蓝根质量生物测定的优选方法。结论本研究优选凝集活性检测法用于板蓝根质量的生物测定,与抗流感病毒药效相关,提高了其现行质量控制水平,并为中药质量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