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0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308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398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416篇
内科学   1316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117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446篇
综合类   590篇
预防医学   459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116篇
  2篇
中国医学   765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70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32篇
  1975年   23篇
  1974年   15篇
  197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周亚滨教授从“伤寒最多心病”立意,通过总结《伤寒论》一书对于心病的脉证及遣方用药,指出六经辨证体系对于心病证治具有指导意义。六经辨证是涵盖了八纲以及脏腑经络辨证的学说,能够指导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的辨证论治。文章整理周亚滨教授在基于六经病证分论的基础上,临证上运用六经辨证思维论治心病的辨证经验,用药上可概括以和、温、补、清、下法为多。  相似文献   
13.
14.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20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膀胱白斑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患者20例,均经尿道超越白斑边缘0.5cm处开始电切,深达粘膜下层或浅肌层。结果:本组20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白斑,术后拔除尿管后尿路刺激征消失,随访3个月-5年未见复发及恶变者。结论: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白斑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配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应用宫腔镜检查妇科门诊常见子宫出血性疾病124例。发现原因不明的子宫出血 中宫腔内有器质性病变占81.25%。人工终止妊娠后出血中异常者占85.71%,绝经后出血子宫有 改变的占 88. 88%,带环后出血异常者占 76. 19%。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能早期发现宫 内的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对94例ABP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ABP合并胆囊结石的59例行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结石14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其中3例联合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行ERCP EST,联合LC治疗。结果全组术后再次发作胰腺炎1例,胆道出血1例,均为ERCP EST患者;另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有效率100%。结论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联合应用于治疗ABP效果好。微创技术是目前ABP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循环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 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vasculaecelladhesionmolecule 1,VCAM -l)及L -选择素 (L -selection)水平及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OSAS患者 12例 (男性 9例 ,女性 3例 ,平均年龄 5 1.6±4 .8岁 )及 12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OSAS患者入睡前、睡醒后血浆ICAM - 1、VCAM - 1及L -选择素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OSAS患者入睡前ICAM - 1,VCAM - 1及L -选择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ICAM - 1:4 0 2 .8± 4 8.2vs 2 0 8.4± 5 6 ,P <0 .0 5 ;VCAM - 1:814± 88.9vs 5 82±4 4 .5 ,P <0 .0 5 ;L -选择素 :1390 .4± 76 .8vs 10 4 4 .3± 80 .2 ,P <0 .0 1) ,睡醒后ICAM - 1及L -选择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ICAM - 1:395± 4 5vs 2 0 5± 5 0 ,P <0 .0 5 ;L -选择素 :114 3.5± 196 .2vs 10 2 5 .6±5 0 .3,(P <0 .0 5 )。结论 :OSAS所致的低氧血症激活了循环黏附分子 ,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院22例儿童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0年以来我院22例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病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临床诊断为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15例经病理证实,予手术刮除病灶或病灶加植骨治疗;7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全部病例随访2个月~3年,其中2例合并韩-薛-柯病的患儿检查化疗,2例手术病人于2年后复发,予再次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复查X光片病灶愈合良好。结论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X线片是主要诊断方法,CT和MRI对其诊断帮助不大,治疗上应依据病灶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20.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近年来收治的本症11例患儿(均经过病理检验证实)的临床及相关资料。结果 11例患儿中,8例存活,其中7例为近十年的病例。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均为十年以前的病例。在存活者中,经追踪观察及消化道造影检查,残胃有明显代偿性生长,患儿生长发育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 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控制感染、术后营养、支持治疗,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