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96篇
  免费   3249篇
  国内免费   722篇
耳鼻咽喉   353篇
儿科学   901篇
妇产科学   548篇
基础医学   2404篇
口腔科学   828篇
临床医学   6118篇
内科学   4884篇
皮肤病学   672篇
神经病学   2511篇
特种医学   914篇
外科学   3434篇
综合类   12099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4971篇
眼科学   301篇
药学   8967篇
  174篇
中国医学   4883篇
肿瘤学   220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849篇
  2022年   1750篇
  2021年   2342篇
  2020年   2267篇
  2019年   1880篇
  2018年   1753篇
  2017年   1958篇
  2016年   2267篇
  2015年   2234篇
  2014年   6069篇
  2013年   5276篇
  2012年   4938篇
  2011年   4614篇
  2010年   3382篇
  2009年   2384篇
  2008年   2121篇
  2007年   1922篇
  2006年   1533篇
  2005年   1112篇
  2004年   853篇
  2003年   699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152篇
  1984年   228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209篇
  1981年   180篇
  1980年   148篇
  1979年   147篇
  1978年   101篇
  1977年   65篇
  1976年   74篇
  1975年   6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对巨大腹壁切口疝采用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修补术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将62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1例,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缺损大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临床上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修补术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巩膜瓣下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4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队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联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前房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0.5±0.3),眼压(17.2±5.0)及前房角(3.8±1.3);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0.08±0.04),眼压(38.5±12.0),前房角(1.9±0.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患者,术后患者视力显著提高,眼压和前房角明显改善,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行分段剥脱术+腔内激光闭合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于抗凝药物,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浸透敷料出血、切口出血、血小板减少以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和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时,低分子肝素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纳入120例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妇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患者单纯使用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联合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确诊率仅为76.67%,合并巧克力囊肿确诊率为50%,合并子宫肌瘤确诊率为确诊率为60%;观察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确诊率为91.67%,合并巧克力囊肿确诊率为88.89%,合并子宫肌瘤确诊率为确诊率为90%,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对照组的动脉阻力指数与动脉搏动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使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临床诊断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确诊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45例(>70岁)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高分辨CT(HRCT)等结果。结果大多数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均存在较长的吸烟史,HRCT是临床诊断该种疾病的主要手段,在HRCT下先发表现为肺气肿,临床表现上不仅存在肺间质纤维化特点,同时也存在肺气肿特点。结论虽然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是不同的两种疾病,但两者常常会同时出现在老年患者身上,鉴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殊性,HRCT是临床诊断该种疾病的理想选择,可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对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明确前者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以该院收治的2010年1月—2013年12月1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92例、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AHP23例、(酒精性胰腺炎8例以及其他类型5例)。比较分析二者在脂肪肝、糖尿病发生率以及肝功能受损和血淀粉酶等关系,(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CTSI,ABPAPACHE评分高。结果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在脂肪肝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血脂、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方面要显著高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而在肝功能受损以及血清淀粉酶等方面明显低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具有血脂高、血清淀粉酶低、病情重等和一般急性胰腺炎不同的临床特征,充分了解这些临床特征有利于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分析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13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晨僵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晨僵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104例骨外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经改良后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即在常规VSD敷料中加入1根冲洗管,进行持续灌注冲洗。观察并评价两组的疗效、敷料更换次数、平均每次敷料的有效时间和患者医疗的费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更换敷料次数、敷料平均维持时间以及治疗费用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用常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治疗骨外科创伤治疗可以优先考虑该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采用坚固内固定加颌骨牵引治疗临床效果。方法该次随机选取颌骨骨折患者80例,均为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坚固内固定(对照组,n=40)与加用颌间牵引(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经统计病例优良率为95%,较对照组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移位1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颌骨骨折采用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可使临床预后获得较大程度的改善,且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居较高水平,因咬合关系良好,且患者在术后可行语言功能等系列康复锻炼,在生存质量改善方面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各级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68例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方法(传统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以及分析。结果经过一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比对照组的患者要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