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33篇
  免费   2354篇
  国内免费   1197篇
耳鼻咽喉   840篇
儿科学   722篇
妇产科学   296篇
基础医学   2740篇
口腔科学   455篇
临床医学   5219篇
内科学   8645篇
皮肤病学   484篇
神经病学   1861篇
特种医学   765篇
外科学   3829篇
综合类   7890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109篇
眼科学   159篇
药学   4509篇
  39篇
中国医学   3674篇
肿瘤学   84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1363篇
  2021年   1928篇
  2020年   1612篇
  2019年   1412篇
  2018年   1396篇
  2017年   1435篇
  2016年   1674篇
  2015年   1648篇
  2014年   3779篇
  2013年   3446篇
  2012年   3176篇
  2011年   3417篇
  2010年   2665篇
  2009年   2237篇
  2008年   1999篇
  2007年   1951篇
  2006年   1628篇
  2005年   1318篇
  2004年   1003篇
  2003年   831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569篇
  2000年   489篇
  1999年   465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105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78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81篇
  1979年   58篇
  1978年   44篇
  1977年   46篇
  1976年   38篇
  197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无创通气不同呼吸界面对COPD患者的生理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呼吸界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理学影响.方法 选择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时患者随机先后接受不同呼吸界面(面罩、鼻罩和鼻塞).动态观察不同呼吸界面时患者呼吸方式、血气分析和对呼吸界面耐受性等的差异.结果 (1)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和呼吸频率(P<0.01),三种不同呼吸界面时的呼吸频率相似(P>0.05),但面罩时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比鼻罩时更高(P<0.05);(2)与自主呼吸相比,无创正压通气时三种不同呼吸界面均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P<0.05),面罩和鼻塞时的PCO2比鼻罩时更低(P<0.05);(3)患者均可耐受三种不同的呼吸界面,但患者对鼻罩的耐受性比面罩和鼻塞更好(P<0.01).结论 本生理学研究证实了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方式和动脉血气,面罩和鼻塞时的疗效更佳,而鼻罩时的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82.
本文报告了1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阻塞,再次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治愈率100%。并就其阻塞的原因、防止方法、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肝胆结石患者.采用Elisa和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外周静脉血、胆管胆汁和门静脉血中乙型肝炎两对半及HBV-DNA.并比较HkAg含量.结果,外周静脉血、胆汁和门静脉血中HBsAg浓度分别为;2244.73±59722ng/ml、1181.65±370.91ng/ml、2013.62±483.47ng/ml;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07%(18例),72.41%(21例)及68.97%(20例).提示肝细胞内复制的HHV在进入血循环的同时,部分随胆汁的分泌排入肠道,并可能通过受损肠粘膜进入门静脉再回到肝脏,造成HBV对肝脏的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84.
含化复方新诺明引起过敏性休克一例患者,女,30岁,因咽峡炎于1992年8月7日晚10时自行含化复方新诺明(广州白云山制药厂)两片、约7分钟后,出现全身搔痒,当即肌注苯海拉明20mg,静推10%葡萄糖酸钙10ml,旋即全身泛起荨麻疹,奇痒难忍,眼睑轻度水肿,嘴唇发麻,咽部“发紧”,发音困难,烦躁,立即给予吸氧,静推地塞米松10mg,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与此同时,患者脸色苍白、鼻尖、未梢发凉,口唇紫绀,时吸暂停,意识丧失,脉搏140次/分,细数,血压测不到,再次给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静点地塞米松15mg,并给予扩容、纠酸,约一分钟后,欲行气管切开时,患者呼吸渐恢复、继而意识清楚,紫绀减轻,血压10/16kPa,遂休克纠正。复方新诺明片致过敏性休克者尚属少见,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局部用药又易致过敏,考虑喉头痉挛与药物含化有关。(长治市人民医院王爱军,崔文华,郭天然)含化复方新诺明引起过敏性休克一例@王爱军,崔文华,郭天然$长治市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85.
自1979年以来,采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代结肠、分期重建直肠及肛门功能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息肉症20例。手术方式有四种类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手术都同时行回肠造瘘,两期手术间隔时间平均9.7个月,已完成两期手术的16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这种术式既完全切除了病变肠段,又保留了肛门控制排便的功能,保证了较好的生活质量。但尚存在的问题是夜间污粪。3例作了回肠造袋的患者污粪现象较轻,回肠储存袋的作用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1976~1991年我院收治慢性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曲霉菌感染15例,感染于住院后3~112天,<30天9例。以血性痰液、胸水、腹水、脑脊液为特点。多数周围血象白细胞不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IgG增高,曲霉菌( );感染后2~10天均死亡。感染前咽部检出白色念珠菌6例,滥用抗生素者占80%。  相似文献   
87.
Twenty-four chronic schizophrenic long-stay hospital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who had not received neuroleptic drugs for 8–30 (average 8 months) and met or exceeded a minimum criterion of severity of negative symptoms. They were rendomly alocated to either sulpiride 200 mg twice daily or matching placebo, on a double-blind basis for 12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dose sulpirid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placebo in relation to improvements in negative symptoms. The changes in social behaviour were complex and not obviously related to symptom improvement; exhibited abnormal behaviour, a major factor in preventing successful return to the community, consistently improved only on the active drug.  相似文献   
88.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was evaluated by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glucose, insulin, and hemoglobin (Hb)A1c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various other growth disorders treated with growth hormone. Mean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glucose remained unchanged throughout the 5-year study period in all four study groups. Median fasting insulin levels rose from lownormal levels into the normal range after 5 years of growth hormone. Average fasting insulin level after 5 years was 10 mU/l. Median postprandial insulin values also rose, yet remained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at the 5-year mark. Mean Hb A1c levels remained within low to middle end of the normal range in the patients with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Turner syndrome, and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 Mean Hb A1c levels at the 5 years were slightly elevated to 6.3% for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相似文献   
89.
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及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估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对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PS)及慢性前列腺炎(CP)的效果。方法:评估30例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PS)及精液(SF)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包括每日排尿次数、尿急、疼痛和生活质量。使用侵入型的生物反馈刺激治疗仪,治疗周期5~15d,每次20min。结果:30例患者中的14例进行了5次生物反馈治疗,10例进行了10次,6例进行了15次治疗(平均每位患者治疗8.6次),追踪生物反馈治疗后0~2个月,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结果,显示病情有明显好转。结论: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对CP或CPPS患者能明显改善疼痛、尿频、尿急和生活质量,对CP患者能减少EPS或SF中的WBC。  相似文献   
90.
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的慢性宫颈炎病人1632例,其中958例行宫颈炎性病灶消融术,511例行宫颈环切术。163例行宫颈锥切术。比较不同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环形电刀切除术对各种类型慢性宫颈炎的总治愈率达95.8%,总有效率为100%,各术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最大的为宫颈锥切组,其次是宫颈环切组,再次为病灶消融术组。术后有4.4%的患者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再次止血。结论 环形电刀切除术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适当的操作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病灶消融术效果好而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