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3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242篇
妇产科学   387篇
基础医学   253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8044篇
内科学   849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92篇
特种医学   1213篇
外科学   1440篇
综合类   1328篇
预防医学   415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480篇
  2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2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1003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1132篇
  2011年   1150篇
  2010年   1137篇
  2009年   942篇
  2008年   927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798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60例脑梗死患,均经头颅CT证实,年龄在48~72岁之间,采用SONELINE Versa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增厚情况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有22例颈动脉内粥样斑块合并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占37%;全部22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病例中有19例同侧有脑梗死,占86%。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隐性腕背腱鞘囊肿的超声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隐性腕背腱鞘囊肿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手术疗效。方法对慢性腕关节背侧疼痛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出隐性腕背腱鞘囊肿7例,对其中5例采取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结果5例手术患者中,其中4例术中发现舟月间隙有腱鞘囊肿,与术前超声诊断相符,1例未发现肿块。4例行囊肿切除,1例行腱鞘松解术;术后随访2~6个月,术后腕背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握力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保守治疗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腕背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隐性腕背腱鞘囊肿手术疗效可靠,超声诊断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对慢性腕关节背侧疼痛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0例临床怀疑异常的孕妇进行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检测、分析所抽取的脐静脉血。结果成功率99.7%,发现异常胎儿349例。结论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成功率高,应用广泛,是一项安全的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颈动脉超声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入选对象分为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测定3组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组21例,单支病变组18例,多支病变组29例。结果冠心病患者IMT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厚(P<0.01),且冠脉造影正常组与单支、多支病变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穿刺性血管损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26例周围血管穿刺后出现局部肿块、血管杂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的形态、回声、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观察肿块内、破口处、肢体动脉和静脉内的血流信号。结果3例单纯性血肿,彩色血流成像肿块内无血流信号;19例假性动脉瘤,肿块内有低速的动脉血流信号,动脉与肿块的破口处有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和收缩期高速湍流血流频谱;4例动静脉瘘,在瘘口处可见有一股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和连续性高速分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穿刺性血管损伤提供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6.
B超诊断脐带绕颈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超声图像表现和产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价值。方法 将2000例37—42孕周胎儿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产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0例胎儿中超声检出有脐带绕颈的有422例,产后证实为脐带绕颈的有386例。脐带绕颈的发生率为19.3%,诊断准确率为91%。结论超声能准确诊断胎儿脐带绕颈,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助于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7.
乳腺叶状肿瘤超声特征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以期从超声角度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二维图像肿块体积大小范围变化大,形态不规则可分叶,可有包膜,内部多为不均匀弱回声,可有液性暗区。CDFI良性血流0~Ⅰ级,恶性Ⅱ~Ⅲ级,阻力指数偏高。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但无明显特异性,肿块的大小与良恶性之间无明显联系,结合肿块内部囊性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丰富的血流及高速高阻频谱,对提示恶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58.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61例超声造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定量的方法探讨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的超声造影特点。方法对61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病人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超声检查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与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相应参数进行比较。结果4组消化道肿瘤病人共5个定量参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的峰值增强强度高于肝转移组(P〈0.01),原发性肝癌组的50%清除斜率低于肝转移组(P〈0.01)。结论消化道来源的肝脏转移病灶在超声造影上有相近的表现,可以利用超声造影检查对消化道肿瘤的肝脏转移病灶进行定量诊断,并与原发性肝癌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乳腺髓样癌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的超声和病理之间关联性,以便确定超声在区别典型髓样癌(TMC)和非典型髓样癌(AMC)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例确诊为乳腺髓样癌(MC)的组织切片和超声图像。依照严格的组织学分类标准,我们将肿瘤分为TMC和AMC。比较了二者在超声图像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关联。结果:20例MC中的8例(40%)确定为TMC,12例(60%)确定为AMC。在超声图像中,8例TMC中有6例(75%)显示了整齐平滑的边缘,而12例AMC却没有此特征。12例AMC中的10例(83%)其超声图像显示为锯齿样边缘,2例(17%)的病灶边缘光滑伴局部不规则。从而发现在TMC和AMC中,其肿瘤边缘变化规律性上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P<0.001)使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结论:如果超声图像显示了肿瘤锯齿样边缘或病灶边缘光滑伴局部不规则,对诊断AMC有一定的帮助,应对整个肿瘤进行认真的病理学分型,以便正确评估预后,采取正确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0.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超声图像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7~13MHz线阵探头探查136例临床怀疑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观察胫舟、胫距前、胫跟、距腓前、跟腓、胫距后、距腓后韧带,共计952条韧带,其中,51例的超声结果与手术比较。结果 46例侧副韧带完全及部分撕裂伤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侧副韧带挫伤以肿胀为主,部分撕裂伤超声表现为韧带局部连续性中断(跟腓韧带)和不规则低-无回声区内见丝状结构相连,完全撕裂伤超声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挛缩(跟腓韧带)和不规则低-无回声区贯穿整条韧带,无明显断端挛缩征。结论 高频超声对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无创、较准确、廉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