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13篇
  免费   1189篇
  国内免费   596篇
耳鼻咽喉   130篇
儿科学   490篇
妇产科学   815篇
基础医学   698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354篇
内科学   2222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4520篇
特种医学   14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25篇
综合类   559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62篇
眼科学   523篇
药学   2327篇
  44篇
中国医学   910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811篇
  2020年   744篇
  2019年   613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736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943篇
  2014年   1875篇
  2013年   1735篇
  2012年   1743篇
  2011年   1799篇
  2010年   1544篇
  2009年   1455篇
  2008年   1275篇
  2007年   1325篇
  2006年   1249篇
  2005年   1123篇
  2004年   880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570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53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2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康复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34例)和骨瓣开颅术(4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立体定向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神经功能恢复快,ADL评定优于骨瓣组。结论:微创、减压及超早期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较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色素C的释放规律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的关系,探讨人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行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32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HE染色及TUNEL染色方法检测细胞色素C、HIF-1a的表达及凋亡细胞的变化.结果 出血4h可见神经元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出血12h可检测到明显的凋亡细胞,24~48h凋亡细胞明显增多,48~72h达到高峰;出血4h,血肿周围脑组织可见少量细胞色素C表达的神经元,48~72h时达到高峰;出血4h,血肿周围脑组织即可见散在HIF-1a表达的神经元,24~48h时达到高峰,48~72h高表达持续存在;细胞色素C的表达与HIF-1a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83,t=8.32,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脑血流量下降可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产生缺血性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微创)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微创术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量大于60ml的患者,采用脑CT片进行穿刺点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血肿进行穿刺、液化、引流,评估其病死率、好转率及治疗3周时神经功能评分,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术治疗组死亡8例,病死率25.00%,好转23例,好转率71.88%;单纯药物治疗组死亡16例,病死率50.0%,好转15例,好转率46.88%.微创术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1),好转率则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1);治疗3周时,微创术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5.47±3.75分,单纯药物治疗组为21.45±4.46分.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微创术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4.
杨刚  贾新权 《医学综述》2006,12(15):957-958
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3年10月期间施行脑动脉瘤手术18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并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5.
14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2005年4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子宫颈撕裂伤、子宫切口的撕裂、胎盘因素。结论:针对出血主要原因,应采取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加强产程的观察及产前的预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总结钻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利用配对方法与保守治疗病人进行对比。碎吸组反复穿刺血肿,调整血压。对照组采取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内科治疗。结果碎吸组病死率15.6%,对照组病死率27%,两组相比P<0.05,CT观察发现,碎吸治疗可加速血肿的吸收。半年后随访结果表明,碎吸治疗可降低致残率。结论钻颅碎吸术可作为治疗部分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AN)破裂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288例破裂AN,发现10例伴有ASDH。Huni Hess分级,Ⅱ级3人,Ⅲ级1人,Ⅳ级3人,Ⅴ级3人,均经CTA诊断为AN破裂,除2例外均被脑血管造影或手术所证实。保守治疗2例,血肿清除加AN夹闭术4例,电解脱弹簧圈(GDC)栓塞后加血肿清除2例,栓塞加脑室外引流1例,单纯栓塞l例。结果 疗效优者2例,中残者l例,7例死亡。结论 AN性ASDH的预后极差,同术前分级相关;CTA检查后立即行血肿清除加动脉瘤夹闭有助于提高预后,合适患者可联合栓塞和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49.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并发脑内出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颅内出血并发症原因及对策。方法:自1999年4月至2003年3月我们对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510例帕金森病病人行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术后出现颅内出血9例,其中毁损灶出血3例,穿刺道出血6例。结果: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5例。术后意识恢复但遗留偏瘫4例,经非手术治疗5例.恢复良好,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磁共振结合微电极导向提高靶点定位精确度,减少微电极记录针道数,降低毁损温度,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等措施,有助于降低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造成脑损伤的机制.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B)技术检测兔SAH后CVS时海马组织Bcl—2和Bax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Bcl—2mBNA的表达水平在SAH组1d时即开始下降,3d时降至最低,持续至7d.SAH组海马组织中Bax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3d时达最高,7d时仍显著高于正常组.在假手术组海马组织内的Bcl—2和BaxmRNA的表达水平保持相对恒定.结论:Bcl—2和Bax可能参与了SAH后CVS所造成的海马神经元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