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78篇
  免费   12397篇
  国内免费   3421篇
耳鼻咽喉   519篇
儿科学   740篇
妇产科学   832篇
基础医学   4064篇
口腔科学   1133篇
临床医学   28499篇
内科学   8345篇
皮肤病学   211篇
神经病学   4152篇
特种医学   248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6篇
外科学   6715篇
综合类   35249篇
预防医学   9896篇
眼科学   1489篇
药学   12302篇
  230篇
中国医学   5754篇
肿瘤学   2430篇
  2024年   1573篇
  2023年   4942篇
  2022年   4816篇
  2021年   5653篇
  2020年   5490篇
  2019年   4887篇
  2018年   2705篇
  2017年   4644篇
  2016年   5497篇
  2015年   6088篇
  2014年   7469篇
  2013年   7154篇
  2012年   9433篇
  2011年   9443篇
  2010年   7791篇
  2009年   7593篇
  2008年   8112篇
  2007年   6491篇
  2006年   5646篇
  2005年   5830篇
  2004年   4491篇
  2003年   3773篇
  2002年   2981篇
  2001年   2779篇
  2000年   2147篇
  1999年   1972篇
  1998年   1588篇
  1997年   1376篇
  1996年   1237篇
  1995年   1002篇
  1994年   795篇
  1993年   551篇
  1992年   368篇
  1991年   325篇
  1990年   278篇
  1989年   273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 g,ASL)技术是一种无需外源性对比剂就可在脑组织水平进行观察和定量脑血流的MR灌注成像方法。该技术提出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期间经过与包括15O-PET在内的其它灌注技术的比较、重复性和一致性验证等大量的临床检验,现已作为精准、无创的MR灌注成像方法广泛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   
82.
吴小义 《新中医》2020,52(13):169-171
目的:观察在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艾灸对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将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弹力袜、抬高下肢、按摩、饮食护理、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观察组加予艾灸涌泉和足三里。2组均观察14 d。每天检查肢体的疼痛、肿胀、麻木症状,下肢皮肤色泽和温度有无变化,计算2组的DVT发生率,治疗前后测量下肢血流速度、下肢周径,检测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肿痛、麻木和血流变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和皮色改变的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减慢(P0.05),下肢周径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下肢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2组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FIB和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涌泉和足三里,能有效促进肿瘤患者的血液循环,降低发生DVT的风险。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总结脑血管疾病后Holmes震颤的临床、影像和电生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4例脑血管疾病 所致Holmes震颤患者,对其临床、影像及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4例患者中2例由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另外2例分别由脑动静脉畸形和脑海绵状血管瘤破裂 出血引起。Holmes震颤出现于原发病后1~24个月,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震颤,以上肢多见。头颅MRI 检查显示2例患者病灶仅累及丘脑,2例同时累及丘脑和中脑。震颤分析显示静止、姿势、意向及持物 1000 g几种状态下震颤的峰频率均在2.6~3.8 Hz,意向状态震颤半宽功率高于静止状态。主动肌与 拮抗肌在静息时以同步收缩为主,姿势、意向和持物时以交替收缩为主。3例接受普拉克索治疗均有 不同程度缓解。 结论 Holmes震颤多由累及中脑、丘脑部位脑血管疾病引起,表现为2~4 Hz低频震颤,意向状态震 颤明显,部分患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4.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量、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在NS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已成为除中药汤剂以外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使用的情况[2]。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NS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以期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6例临床确诊的SIH患者的临床、影像学与随访资料。结果 84.6%的患者存在直立位头痛,伴随恶心(61.5%)、颈强直(30.8%)、耳鸣(23.1%)、听力减退(15.4%)、畏光(7.7%)等症状。1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78.9%患者侧卧位脑脊液压力<60mm H2O。头颅MRI检查总体阳性率为65.2%,弥漫性硬脑膜强化最具特征,其它表现依次为硬膜下积液、脑下沉和垂体增大。结论直立位头痛症状、侧卧位脑脊液压力<60mm H2O及MRI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SIH最具意义。头颅MRI增强检查是临床诊断SIH的主要检查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6.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ntracranial cavernous angiomas,ICA)是中枢神经系统隐匿性血管畸形的一种,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组成。根据尸检和颅脑MRI研究结果,ICA人群发病率为0.4%~0.8%,占脑血管畸形10%~15%[1]。多发性ICA是指存在≥2个互不相连的ICA病灶,临床上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多发性ICA病灶呈弥漫性分布,且长期被误诊为脑囊虫病的患者,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7.
陈文辉  周建蓉 《四川中医》2020,38(2):154-157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消癥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拟化瘀消癥方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血流速峰值(S)、舒张末器血流速峰值(D),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SH、LH、E_2、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PI、RI均较治疗前上升,S、BF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PI显著高于对照组,S、BF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化瘀消癥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性激素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肿瘤血流量存在的异质性及容积灌注CT成像对降低肿瘤异质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十二指肠结节病例的132例,其中腺癌48例,间质瘤52例,淋巴瘤32例。所有的病例均行单层面灌注CT和容积灌注CT成像扫描,比较两者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采用变异系数评价两者在影像学异质性的差异,评价肿瘤影像学异质性对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响。结果 容积灌注CT成像与单层面灌注CT诊断恶性结节的效能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中高分化组及低分化组两个亚组的容积灌注CT成像的变异系数也均小于单层面灌注CT的变异系数,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量差异性的大小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容积灌注CT成像与单层面灌注CT检查在诊断效能上无明显差异,稳定性好,肿瘤影像学异质性对评价十二指肠肿瘤血流量有着一定影响,容积灌注CT成像能够降低肿瘤异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临床医学工程》2016,(3):403-404
为了优化PET图像,需要根据PET图像的成像特点和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设计去噪算法。本文通过对于正电子图像后处理去噪方法的回顾,分析其具有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特别针对多尺度分析法,提出如何在提升PET图像处理品质的基础上减少人工干预,简化算法结构,缩短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