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37篇
  免费   4078篇
  国内免费   740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221篇
妇产科学   378篇
基础医学   516篇
口腔科学   664篇
临床医学   3159篇
内科学   1187篇
皮肤病学   380篇
神经病学   157篇
特种医学   11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768篇
综合类   8347篇
预防医学   3834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5775篇
  54篇
中国医学   5683篇
肿瘤学   1005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899篇
  2022年   861篇
  2021年   1039篇
  2020年   1044篇
  2019年   773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1260篇
  2016年   1541篇
  2015年   2067篇
  2014年   1796篇
  2013年   1861篇
  2012年   2419篇
  2011年   2549篇
  2010年   2139篇
  2009年   1802篇
  2008年   1656篇
  2007年   1492篇
  2006年   1141篇
  2005年   1097篇
  2004年   975篇
  2003年   937篇
  2002年   693篇
  2001年   600篇
  2000年   541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96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及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7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及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呼气高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32/36),高于对照组的68.57%(24/35)(P<0.05);治疗后两组呼气高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4/36),对照组为5.71%(2/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及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确切,可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血气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3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予以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研究组予以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灼痛瘙痒、阴道黏膜充血、白带异常)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阴道微生态(防御素5、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水平及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8%较对照组82.35%高(P<0.05);研究组灼痛瘙痒消失时间、白带异常消失时间、阴道黏膜充血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防御素5、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2.13%低于对照组17.65%(P<0.05)。结论: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改善阴道微生态,还可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目的:调查并探讨肿瘤临床护士挑战性-障碍性压力、情绪管理和工作能力现状,并进行相关分析,为提升肿瘤临床护士工作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天津地区共3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临床护士287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挑战性-障碍性压力量表、护士情绪管理量表、中文版Meretoja护士能力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87名肿瘤临床护士挑战性挑战性压力19.41±3.60分,障碍性压力14.71±2.73分;情绪管理45.27±4.83分;工作能力77.98±4.33分;挑战性压力与情绪管理、工作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障碍性压力与情绪管理、工作能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情绪管理与工作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天津地区肿瘤临床护士挑战性压力高于障碍性压力,情绪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工作能力水平较高;护理人员感受到挑战性压力越多,其情绪管理能力越强,工作能力越高。 关键词 肿瘤临床护士;挑战性-障碍性压力;情绪管理;工作能力;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94.
程海燕  陈先国  徐元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2):1695-1697,1700
目的 研究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对非粒细胞缺乏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非粒细胞缺乏IPA患者53例(IPA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非粒细胞缺乏细菌性感染患者51例作为非IPA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G试验与GM试验检测,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G试验、GM试验对非粒细胞缺乏IPA的诊断效能.结果 IPA组GM试验结果比非IP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组G试验结果比非IP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M试验和G试验联合诊断非粒细胞缺乏IP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3.随着GM试验、G试验临界值增高,GM试验、G试验诊断非粒细胞缺乏IPA的灵敏度降低,特异度升高.结论 血清GM试验和G试验联合检测对非粒细胞缺乏IPA患者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血清GM试验结果对其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和(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1333例HIV/AIDS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IFI组380例和非IFI组953例,检测患者血清GM、血浆BG水平,留取血液、痰液、灌洗液等标本行真菌培养.分析GM、BG单独及联合检测对HIV/AIDS合并IFI的诊断效能,比较IFI组和非IFI组GM、BG水平,分析患者真菌分布情况.结果 GM、BG联合(并联和串联)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达到86.05%、99.48%,优于GM单独检测的56.84%、88.35%及BG单独检测的66.05%、9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I组GM、BG水平高于非IF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I组真菌培养以念珠菌(56.32%)及马尔尼菲篮状菌(51.84%)为主,非IFI组以念珠菌(98.25%)为主.结论 HIV/AIDS合并IFI时GM、BG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IFI的诊断效能,并可为HIV/AIDS合并IFI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1]。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腋窝淋巴结的状态及分期是影响手术方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2],对于早期乳腺癌,临床上大多选择全乳切除术或切除肿瘤的保乳术,然后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术中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研究表明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上肢淋巴回流障碍,上肢关节活动受限,肩膀疼痛、无力、麻木等[3]。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应用伪三元相图法优化复方丁香油微乳的处方工艺。方法以复方丁香油为油相,蒸馏水为水相,强力搅拌,借助伪三元相图,比较微乳区域大小,以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并确定其最佳配比。结果吐温类作乳化剂的效果明显优于司盘类,且随着吐温类其分子量的增大乳化效果也增强;助乳化剂宜选用醇类;按适当配比可制得透明均一的复方丁香油微乳。结论以吐温-80为乳化剂,1,2-丙二醇为助乳化剂,复方丁香油为油相,按6∶2∶2的比例制得复方丁香油微乳的性质最好。  相似文献   
998.
摘要:目的 建立LC-QQQ-MS/MS分析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中痕量苯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甲酯、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3.0mm×100mm,1.8μm)色谱柱,以水(含 5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和甲醇(含5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模式下MRM采集。结果 苯磺酸甲酯定量限为20 ng?mL-1,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定量限为1 ng·mL-1;方法精密度良好,保留时间和峰面积RSD%均小于5%(n=10);苯磺酸甲酯在20~1000ng·mL-1,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在1~1000n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方法准确度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n=10)分别为99.77%、100.19%、94.21%和92.43%。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中苯磺酸甲酯的含量均小于LOQ(8μg?g-1),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的含量均小于LOQ(0.4μg?g-1)。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中痕量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甲酯、苯磺酸乙酯、苯磺酸丙酯和苯磺酸异丙酯含量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不同增溶技术对西罗莫司(sirolimus,SRL)的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取固体分散体(SD)、包合物(IC)、自微乳(SMEDDS)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为SRL的增溶技术。SRL-SMEDDS和SRL-NLC已在前期研究中获得最优处方。另外,以包封率、体外溶出度等为指标,筛选SRL-SD和SRL-IC的处方工艺。分别采用0.4% SDS,水,及pH 1.2、pH 4.5、pH 6.8、pH 7.4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考察市售制剂Rapamune®,以及自制的各增溶制剂的溶出曲线。采用比格犬体内药动学试验,考察上述制剂的体内吸收度。结果 在0.4%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中,各制剂在2 h的溶出度均超过80%。在pH 1.2的介质中,无法测得SRL-SD的溶出度,而IC、SMEDDS和NLC的溶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其他介质中,SRL的溶出度均有所降低,而SRL-IC显示了最佳的溶出度,未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体内药动学试验结果显示,原料药、SRL-SD、SRL-IC、SRL-NLC和SRL-SMEDDS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1%、18.7%、33.2%、78.0%、97.6%。结论 SD、SMEDDS、NLC、IC均可提高SRL的体外溶出度和体内吸收度,其中,SMEDDS对SRL的生物利用度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