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1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541篇
耳鼻咽喉   3261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5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378篇
内科学   28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5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78篇
综合类   6079篇
预防医学   1043篇
眼科学   805篇
药学   2688篇
  31篇
中国医学   1807篇
肿瘤学   26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402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1041篇
  2013年   1029篇
  2012年   1224篇
  2011年   1272篇
  2010年   1183篇
  2009年   1079篇
  2008年   1207篇
  2007年   1218篇
  2006年   1118篇
  2005年   1110篇
  2004年   951篇
  2003年   895篇
  2002年   664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121例鼻窦炎鼻内镜鼻窦术后随访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冰  佟威  黄金忠 《广西医学》2005,27(12):2018-2019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鼻窦手术已成为常见治疗方法,但成功与否直接与手术操作术后处理有关。术后鼻腔黏膜水肿,分泌物及干血痂等易阻塞窦口导致窦121狭窄,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障碍易致病变复发,术后的定期随访及用药是减少其复发的重要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121例因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鼻窦术后的资料,观察其疗效,探讨鼻内镜鼻窦术后必需的随访时间、术后处理及用药影响。  相似文献   
62.
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对161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施行鼻内窥镜手术,随访3个月~1年,现对其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出血类型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出血类型及处理。方法 在鼻窦内窥镜下及部分患者采用改良的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易出血的鼻窦炎鼻息肉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37例患者能达到手术预期的目标。结论 了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出血类型及手术处理和治疗方法是重要的。以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64.
曹国敏 《河北医药》2010,32(23):3366-3366
鼻后滴注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mdrome in children,PNDS)是指由于患者鼻腔或鼻窦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产生的脓性分泌物经鼻腔倒流,由后鼻孔进入鼻咽部、口咽部、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术(endoscopic sinu ssurgery,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对2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ESS术,其中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42例(20.0%)。210例患者均于术前、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solube CD23,sCD23)的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主观和客观标准评定42例患者哮喘发作及对皮质类固醇的耐受状况,并对术后患者进行为期1年(10例)和3年(32例)的随访。结果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前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sIL-2R、sCD2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术后IL-4、sIL-2R、sCD2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IFN-γ含量显著增高。术后哮喘改善水平由随访术后1年的45%提高到术后3年的70%。42例中32例(76%)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术前长期服用类固醇的2l例中,14例(67%)减少了对口服类固醇的使用。结论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有较满意的远期疗效。ESS能调节IL-4、IFN-γ sIL-2R、sCD23水平,降低哮喘的发作频率和对类固醇的依赖。  相似文献   
66.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acute fulminant fungal sinusitis,AFF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收治的6例较典型的AFFS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其中结合全身疾病病史,发热伴颜面部、眼部及鼻部症状,影像学,鼻内镜及鼻腔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在患者就诊的24h内做出初步诊断5例。在此基础上鼻内镜下行全组鼻窦开放术,切除全部坏死组织至露出新鲜创面5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眶内容物切除1例。术后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以及全身抗真菌治疗5例。结果6例病例经过病理、真菌涂片及培养证实为鼻窦黏膜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毛霉菌1例,根霉菌2例,链隔孢霉菌1例,曲霉菌1例,毛霉菌根霉菌混合1例。1例未在第一时间诊断,且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于住院第7天死亡,1例抗真菌治疗及清创术后88d死亡,2例分别于治疗后32个月和6个月死于白血病,2例经上述治疗后分别随访9个月和11个月无复发,后者为本组唯一进行眶内容物摘除者。结论 根据病史,眼或颜面症状,鼻腔内干痂以及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成像,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可以在患者到鼻科就诊的24h内做出AFFS的诊断。包括及时彻底的根治性清创,足量静脉内二性霉素B注射,完全控制原发病以及足够的全身支持疗法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迅速控制AFFS的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83例原发于鼻腔、上颁窦、筛窦、蝶窦及额窦的恶性肿瘤,分别采用次全与全上颁骨切除、前额开窗一鼻锥翻转进路额筛蝶眶肿瘤大块切除及颅面联合切除,部分病例实施冷冻切除、颌颈朕合根治术等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常规放疗等措施。结果:3年生存率为47.5%(36/76),5年生存率为36.2%(25/69)。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通过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采用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8.
经鼻腔气管插管在某些特殊手术麻醉中有着较大的优点,但是此方法较之经口插管难度大,特别是当病人存在解剖异常时,难度就更大。我们自制了便于调节导管弯度的气管导管,对40例需经鼻插管的病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申小青  李爽 《现代护理》2006,12(29):2784-2785
目的了解鼻窦炎患儿家长对儿童鼻窦炎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卫生宣教、预防儿童鼻窦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5名鼻窦炎患儿家长进行关于儿童鼻窦炎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等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95.4%的家长对儿童鼻窦炎知识缺乏了解,且知识获得途径单一。结论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儿童鼻窦炎知识的宣教,积极预防儿童鼻窦炎。  相似文献   
70.
2006年10月,我院收治1例鼻窦炎(Ⅱ度Ⅱ型)鼻息肉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