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38篇
  免费   1268篇
  国内免费   1202篇
耳鼻咽喉   1728篇
儿科学   198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691篇
口腔科学   263篇
临床医学   5433篇
内科学   3660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532篇
特种医学   17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7380篇
综合类   9776篇
预防医学   1153篇
眼科学   675篇
药学   3419篇
  69篇
中国医学   1228篇
肿瘤学   340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722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834篇
  2020年   937篇
  2019年   980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866篇
  2015年   1041篇
  2014年   1687篇
  2013年   1763篇
  2012年   2390篇
  2011年   2447篇
  2010年   2413篇
  2009年   2343篇
  2008年   2262篇
  2007年   2099篇
  2006年   1966篇
  2005年   1739篇
  2004年   1506篇
  2003年   1530篇
  2002年   1244篇
  2001年   1007篇
  2000年   746篇
  1999年   596篇
  1998年   535篇
  1997年   545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52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71.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术后11例患者恢复正常管径;5例患者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残余狭窄均小于20%。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在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16例患者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72.
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132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玉明  徐阳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12-111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的特点和不同处理方法。方法:对132例168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单髋关节置换96例,双髋同期置换36例72髋。原发疾病分别为骨关节炎87例,类风湿关节炎21例,强直性脊柱炎24例。所有病例经检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原发骨质疏松症82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43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7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骨水泥人工假体置换。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最短1年5个月,最长6年3个月,平均4年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法)术前平均为37分,术后平均随访4.25年,平均评分89分。优良率为93%。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例,骨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用骨水泥固定,能够使假体增加稳定性,而且术后假体松动的可能性将减少。假体选择的个体化,手术操作的精细化以及术后康复治疗具体化等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3.
鼻不仅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也是嗅觉感受器。鼻包括外鼻、鼻腔及鼻旁窦[1]。鼻腔由骨和软骨作支架,外面盖以皮肤和肌肉,内面被覆皮肤和黏膜,可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分。固有鼻腔分为呼吸区和嗅区[2]。呼吸区为上鼻甲以下的部分,黏膜呈红色或粉红色,并与鼻窦黏膜延续[3]。嗅区为上鼻甲平面以上及其鼻中隔相应的部分,黏膜颜色苍白或呈淡黄色,肉含双极嗅细胞[4]。但是在所有教科书上关于鼻中隔的嗅区黏膜边界未作叙述,为此笔者进行了有关研究。1研究资料1·1材料甲醛浸泡的成人标本26具,男16具,女10具。1·2方法标本取仰卧位,颈部用尸枕使…  相似文献   
74.
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以往多采用经典的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以清除病灶、防止颅内并发症。随着耳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耳科医生技术水平提高,出现了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型中耳炎由以前的清除病灶、防止颅内并发症、提高听力发展到了功能重建阶段。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为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施行鼓室成形术123例,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传统治疗方法为长期卧床休息加药物镇痛。但长期卧床休息又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及并发症出现。经皮椎体成形术(Per 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介入技术,它是经皮向病变椎体内注入一些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国内外有关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英语类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和Ovid等数据库,检索从2001—2007年有关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文献资料。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疼痛、脱位、感染、皮肤坏死、关节功能等并发症和近期疗效。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与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比较,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其综合总体的比值比(OR)值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27篇相关的文献,以微创与传统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相比较的文献共18篇。研究结果提示Q值=13.93,P=0.53,不存在异质性,OR值为0.84,95%CI(0.58,1.20),P=0.34。微创全髋置换术后总体并发症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相当。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血肿、皮肤坏死、假体周围骨折和假体松动的发生率高于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而以疼痛、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低于后者,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功能更佳。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较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术的出血和输血少,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更短,而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得更好,疼痛更少。但是应当重视较传统髋关节置换术新增的并发症,比如假体周围骨折、血肿等。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2003年 3月~ 2005年 8月期间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均使用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后稳定型固定平台假体)的 40例 (40髋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男女各 20例( 20膝),对其相关的临床因素用 t检验和χ 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平均年龄:男 72.6岁、女 70.8岁;病程:男 10.4年、女 9.7年;体重指数:男 26、女 26;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男 17 d、女 18 d;止血带使用时间:男 104 min、女 94 min;引流量:男 806 mL、女 742 mL;术前、术后 1周、 2周和 1年的膝关节伸屈度数男分别为 7.0°~ 114.0°、 3.0°~ 91.0°、 0.4°~ 103.0°和 0~ 125.0°,女分别为 8.0°~ 111.0°、 2.0°~ 86.0°、 1.0°~ 98.0°和 0~ 122.0°;术前、术后 1周、 2周和 1年的膝关节活动度:男分别为 108°、 89°、 109°和 123°,女分别为 104°、 87°、 101°和 126°;术前和术后 1年的 HSS评分:男分别为 57、 89分,女分别为 53、 87分.两性别组各时间点的伸屈度数、活动范围及术前和术后 1年的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同一患者术前和术后 1年的伸屈度数及 HSS评分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性别对行全膝关节置换的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全膝关节置换能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相关的疼痛并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78.
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1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 腹腔镜监视下,游离松解直肠;断离修补直肠尿道(阴道)瘘管,其中6例经腹腔镜离断修补,4例经会阴切口离断修补;然后在电刺激仪的引导下经会阴肌肉中心1.0cm左右小切口向盆底肌肉中心分离形成隧道,最后将直肠从隧道中拖出,与会阴皮肤吻合,同时关闭结肠造瘘口。结果 11例患儿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术,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平均32.8min(25~78min),出血量平均5.3ml(2~10ml),无需要输血者。术后11d去除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无尿道瘘或憩室出现,无切口感染发生。11例术后随访3~66个月,平均45个月。根据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分(6分法),排便优8例(72.7%),良3例(27.3%)。结论 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处理直肠泌尿系瘘方便,辨认盆底肌中心准确及避免切口污染等优点,是治疗中位肛门闭锁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9.
我院自2004年1~6月尝试用自体心包为4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主动脉成形术,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0.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或呈局限性突起,并引起鼻功能障碍,如鼻塞、头痛、鼻衄等,鼻中隔嵴突是鼻中隔偏曲的类型之一。我科于1998~2005年收治20例鼻中隔嵴突(包括骨棘)患者,于鼻内镜下单纯嵴突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6~58岁,平均30岁。部分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及冠状位CT扫描检查。其嵴突(包括骨棘)位于左侧11例,位于右侧9例。鼻中隔偏曲20例均为单纯鼻中隔嵴突或骨棘,其中压迫下鼻甲12例,压迫中鼻甲6例;伴鼻窦炎8例,伴鼻息肉、鼻窦炎2例,变应性鼻炎6例。主要表现为鼻塞、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