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2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5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862篇
预防医学   34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70篇
  3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5 毫秒
51.
目的了解腹腔感染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腹腔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腹腔感染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将数据输入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 946份腹腔感染标本分离非重复病原菌810株,培养阳性率5.08%;革兰阴性杆菌485株(59.88%),革兰阳性菌275株(33.95%),真菌50株(6.17%);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4.20%)、屎肠球菌(15.06%)、鲍曼不动杆菌(8.89%)、肺炎克雷伯菌(7.66%)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9.18%和32.79%,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仍高度敏感,但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占4.08%~6.67%;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占52.11%(37/7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3.57%(15/2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71.43%(40/56),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占8.26%。结论该院腹腔感染病原菌主要是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屎肠球菌是最常见革兰阳性致病菌,细菌耐药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磷霉素(FOS)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以及与左氧氟沙星(LFX)的联合杀菌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FOS及LFX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连续稀释法测定生物膜内活菌计数,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生物膜经抗生素作用24 h后,生物膜半定量显示,FOS组及FOS+LFX组吸光度值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FX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组及LFX组的生物膜内活菌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LFX组第4,8,24 h膜内活菌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FOS能破坏鲍曼不动杆菌已形成的生物膜,并可增强LFX对生物膜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我院2018—2020年临床血培养检出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的感染特征及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防止院内感染、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临床早期经验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分离的血培养鲍曼不动杆菌48株,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流感染CRAB的可能危险因素。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热裂解法提取DNA,并应用PCR的方法检测常见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OXA-23、OXA-51、NDM-1)及插入序列ISAba-1、整合酶Int I基因。结果 在所有XDR-AB中重症医学科的检出率最高,占68.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炎、恶性肿瘤、静脉穿刺置管、输血、气管插管、尿管插管、胃管插管及支气管镜检查与血流感染CRAB有关(P<0.05),且肺炎(OR=81.894)是血流感染CRAB的独立危险因素(χ2=4.689,P<0.05)。多重耐药菌(13株)和广泛耐药菌(19株)均携带有OXA-23与OXA-51基因。敏感菌株中OXA-51基因检出率为43.8%,没有检测出OXA-23基因。48株菌株均没有检测出NDM-1基因。耐药基因OXA-23、OXA-51、ISAba-1的检出率在耐药菌和敏感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OXA-232=48.000,χOXA-512=13.066,χISAba-12=15.709,均P<0.05)。结论 肺炎为我院血流感染CRAB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恶性肿瘤的患者感染CRAB的风险是有恶性肿瘤患者的21倍。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为OXA-23型与OXA-51型菌株,且携带有OXA-23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100%,未携带该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该类药物均呈敏感,提示OXA-23基因可能是造成CRAB耐药的原因,临床应加强院感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该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暴发传播。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某院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感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本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200例,以同时期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213例作为对照,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标本中,痰标本占81.5%,其次是分泌物(6.5%)和血液(5.5%);检出科室中,重症监护室最高、占56.0%,其次是神经外科监护室(27.0%)、外科监护室(8.0%)及呼吸科(6.0%).单因素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及患有基础性疾病是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非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传播.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临床救治重症难治性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儿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救治我院1例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儿提供的药学服务,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临床药师结合药物的药理药化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临床医师共同协商,制定出最优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通过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的共同努力,最终成功救治该患儿。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可以协助医师制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了解临床不同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是否存在同源性,判断其是否存在耐药菌株的克隆播散,追踪其在医院交叉感染的可能途径,以便有效防控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中传播。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临床分离的7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RIC-PCR)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7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ERIC-PCR分型分为8个基因型,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其中A型31株,B型15株,C型12株,D型8株,E型3株,F型2株,G和H型各为1株。A型为主要的流行株,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科室。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分离的菌株存在6个基因型;骨科系统病区存在4个基因型;急诊科有5个基因型;内科发现有6个基因型;外科发现3个基因型。ICU病房环境物体表面共分离出4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9号和10号菌株来自于不同患者的床旁,12号和13号来自于护理站电脑键盘。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多个基因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存在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检出情况以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某院临床分离的142株鲍曼不动杆菌,从标本来源、临床分布以及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4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于呼吸道标本,占72.6%;主要分布在ICU(40.8%)和呼吸内科(14.8%);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7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4株,检出率分别为50.7%和16.9%;其中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为0.0%,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为36.6%,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为34.5%,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67.3%~94.5%之间。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59.
韩新鹏  谭湘淑  刘原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2):1727-1730
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不断升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医疗事件和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在鲍曼不动杆菌已经发现了多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基因型,特别是近年来新ESBL基因型不断地在该菌中被发现,如PER型、VEB型,但对其耐药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对于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机制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0.
鲍曼不动杆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属于住院患者常见致病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现已成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以及ICU病房患者,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