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高压氧治疗是在特定的高气压环境下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特殊手段。在治疗中会引起患者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负向心理特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及时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是完成高压氧治疗的重要保证。本文总结了60例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减压病(DCS)是一种机体从某一气压环境下暴露一定时间后,由于减压不当,外界压力下降的太快,足以使机体组织内原来溶解的惰性气体游离为气相,形成气泡,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我们对某公司潜水员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以探讨高气压作业人员(潜水员)的健康及发病状况。 一、对象与方法 选择潜水员120名,工龄1~30年,年龄20~60岁;选择本公司无高气压作业的工作人员140名作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高气压暴露对大鼠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0.7 MPa空气暴露后缓慢减压,C组0.7 MPa空气暴露后快速减压,D组0.147 MPa纯氧暴露后减压,E组0.250 MPa纯氧暴露后减压.各组暴露时间均为60 min.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ET-1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NOS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安全减压组和高压氧组的血浆ET-1含量明显升高(P<0.05),原因可能与高分压氧有关(PO2=0.147 MPa/0.250 MPa);快速减压组血清NO含量、NOS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血浆ET-1含量升高的3个组相比,血清NO、NOS升高得更为显著(P<0.01).结论 NO与ET-1在机体对高气压暴露的反应中呈拮抗关系.高气压与高压氧暴露导致血浆ET-1的释放增加,但快速减压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更多的NO,这种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浆中的NOS活性实现的,这个现象可能是血管内皮系统对血管内气泡产生的应激性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34.
700 kPa压缩空气反复暴露后大鼠血细胞计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压缩空气反复暴露对外周血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置动物加压舱内 ,以 70 0 k Pa空气暴露 6 0 min,每天 2次 ,连续 3d。对照大鼠以 14 7k Pa纯氧或 70 0 k Pa含 2 1k Pa氧气的氮气处理。于暴露后第 1,3,5天晨断头取血。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外周血白细胞 (WBC)、淋巴细胞(L y)、粒细胞 (Gr)、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及血小板 (PL T)含量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变化。结果 高气压暴露后 ,外周血 WBC有升高倾向 ,PL T有降低倾向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L y计数无变化 ,但其百分含量明显降低 (P<0 .0 5 ) ;Gr计数及百分含量均明显升高 (P<0 .0 5 ) ;CD3+ 、CD4 + CD3+ 细胞百分含量及 CD4 + CD3+ /CD8+ CD3+ 比值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CD8+CD3+细胞含量变化无显著性 (P>0 .0 5 )。压缩空气反复暴露后第 3天 ,上述变化均恢复正常。RBC计数在暴露后第 1天轻微减少 ,但 Hb含量明显下降 (P<0 .0 5 ) ;第 3天时两者显著升高超过暴露前水平 (P<0 .0 1) ,至第 5天降至正常对照水平。 14 7k Pa纯氧处理后也出现上述变化 ,但常氧高氮处理后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70 0 k Pa压缩空气反复暴露对大鼠血细胞计数有明显影响 ,表现有免疫抑制倾向 ,与呼吸气中高分压氧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对<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基金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提升杂志学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分析<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2010年基金论文的发文量、基金论文率、基金资助等级、基金论文内容分布、基金论文作者单位及地域、作者发文及合作情况.结果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2010年刊载基金论文194篇,占载文量的21.4%.其中省部级基金论文量最多,占86.1%.基金论文来自51个单位,其中院校47篇、研究所34篇、医院113篇;篇平均作者数为5.9人,作者数多为4-9人,占82.0%;第一作者出现频次≥3次的核心作者群有7人.核心发文单位9个,占总发文单位的17.6%;但发文量为134篇,占总基金论文的69.1%,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海军医学研究所、海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北京朝阳医院.结论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是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领域的核心期刊,所刊载的基金论文基本反映了该专业的学术水平.要进一步搞好选题策划,建立核心作者群和核心发文单位专家库,提升杂志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cademic level of the Journal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und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autical Medicine and Hyperbaric Medicine. Methods Bibliometric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mount of fund papers published, the percentage of fund papers, the rate of financial support, subject distributions, the authors institutions and regions,and co-authors of the sponsored articles in the journal from 2006 to 2010. Results Published from 2006 to 2010 were 194 fund papers which accounted for 21.4% of the total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all the fund papers, most were sponsored or supported by provincial or ministerial foundations, accounting for 86. 1%. The fund papers come from 51 institutions, and 47 papers were contributed by author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34 articles were from research institutes, 113 articles were from hospitals. Most articles had several co-authors, the average number of authors per paper was 5.9, and the papers having 4-9 authors accounted for 82.0% of the total fund papers. Identified as the first author were 7 core authors who published no less than 3 articles. There were 9 core institutions which accounted for 17. 6% of the total outgoing institutions, and published a total of 134 papers, which accounted for 69. 1% of the total fund papers. The first 4 core institutions placed in order of importance were the Naval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e Navy General Hospital and the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Conclusions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autical Medicine and Hyperbaric Medicine is the core journal in the discipline of nautical medicine and hyperbaric medicine. The fund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ould reflect the academic level in this fiel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level of the Journal and promo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on subject selection and planning. In addition, a database of core authors and experts of core outgoing institu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36.
氦氧饱和暴露对2种菌株生长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0MPa氦氧饱和暴露对实验菌群生长增殖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2.0MPa高压暴露,设常压为对照,以铜绿假单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应用活菌计数方法,按不同暴露时间观察生长规律,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的时相点内,铜绿假单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0MPa氦氧饱和暴露条件下12h出现增殖高峰,活菌菌落数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菌落数量达最高峰,24~72h活菌菌落数量较常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高气压环境暴露影响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37.
<正> 高气压治疗疾病已有300余年历史,近30年来高压氧(Hyperbaric Qxygen,HBo)医学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科疾病,但用于治疗牙周病者国内外报告不多。1985年以来我院采用高压氧治疗34例牙周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高压氧在常见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氧医学是从潜水医学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研究机体在高气压环境下吸入氧时,组织器官对高压氧产生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阐明治疗多种疾病的原理。神经科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用高压氧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为不少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现综述如下:一、概述从生理学角度讲,环境压力超过1个绝对大气压(0.1MPa或100kPa或1ATA)者称为高压(hyperbaric pressure)。在高压环境下,呼吸气体中氧的分压(即氧的压强,简称氧压)超过1ATA者,称为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或high pressure ox-ygen)。高压氧治疗是将患…  相似文献   
39.
减压病3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压病是高气压下工作的人员(如潜水员、沉箱或隧遭工人、接受高气压治疗的人员等)的职业性疾病。随着水下工程建设的开展、海洋资源的开发,以及沉船打捞和失事潜艇的援救、高气压临床应用的增加,本病的发生亦趋增多。现将白1970年以来所治疗的30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连续脑电图振幅谱在高气压环境下应用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饱和潜水的广泛应用 ,人员在大深度水下长时间暴露已日益普遍 ,这对医学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静水压和呼吸气体的不同组合在高气压下对人体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变化上 ,如中性气体麻醉、高压神经综合征和氧中毒等。为避免上述因素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潜水医学保障的一个重要措施即是将人员的生理状况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下。目前已知上述神经系统诸多症状与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突触传递机制的改变有关 ,并在神经电方面有特征性表现 [1 ,2 ]。脑电图 (EEG)可以反映神经系统总体活动状态 ,但在实际应用中 ,对原始的时域 E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