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76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1164篇
药学   150篇
  3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目前,国内外不同人种、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均显示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是青光眼独立于眼压之外的危险因素.虽然开角型青光眼是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但是近些年却不断有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报道.本文对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的类型以及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进行讨论分析,目的是提醒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重视高度近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脉络膜厚度变化,并探讨其脉络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关系。方法:2014-01/07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儿童50例65眼,年龄4~15(平均9.91±3.41)岁,所有受检眼排除眼底疾病和眼前节病变。根据扩瞳验光的结果,分成高度近视性弱视组(24眼)、高度近视组(19眼)、正视眼组(22眼),运用海德堡EDI-OCT技术对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距中心凹0.5,1.0,1.5,2.0,2.5,3.0mm处上方( S,12:00方位)、颞侧( T,9:00方位)、下方( I,6:00方位)、鼻侧( N,3:00方位)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并通过A超测量出所有受检者眼轴长度。结果: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中心凹下及各方位脉络膜厚度与高度近视组、正视眼组相比最薄,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弱视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有显著负相关性(r=-0.531, R2=0.282, F=7.476, P=0.013);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r=-0.292, R2=0.085, F=2.044, P=0.167)。结论: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的脉络膜厚度变薄,眼轴长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于2012-01/2013-12间收集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患者45例45眼,分为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联合后巩膜加固组( A组)28眼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撕除组( B组)17眼。术前分别行视力、眼压、间接检眼镜、OCT检查,术后随访6~12mo,行视力、OCT检查,分别对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裂孔闭合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1)视力检查:术后视力:A 组1.19±0.39, B 组1.51±0.3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视网膜复位率:A组100%,B组88.2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A 组82%,B 组5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安全可行,可更好的改善视力,提高黄斑裂孔的闭合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分析虹膜定位引导的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和虹膜定位引导的超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

方法:超高度近视患者行虹膜定位引导的SBK治疗的患者32例64眼,行虹膜定位引导的超薄瓣LASIK治疗的患者42例84眼,年龄22~35岁,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9.00~-11.00D,随访6mo观察两术式的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裸眼视力(UCVA)、屈光状态、裂隙灯检查、残余角膜基质床厚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角膜瓣厚度并发症。

结果:术后随访6mo,UCVA≥1.0者SBK组为93.8%,超薄瓣LASIK组为92.9%,两术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残余屈光度在±0.50D以内者SBK组为89.1%,超薄瓣LASIK组为84.5%,两术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BK组角膜后表面Diff值为0.046±0.012μm,超薄瓣LASIK组为0.056±0.015μm,两术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SBK组角膜中央残余基质厚度为328.6±14.7μm,超薄瓣LASIK组为301.2±21.6μm,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127,P=0.001); SBK组、超薄瓣LASIK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分别为11.38±4.02s和17.81±4.89s,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虹膜定位引导的SBK和超薄瓣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效果,与LASIK相比SBK制作角膜瓣的预测性更好,可以降低医源性圆锥角膜发生的概率; 术后干眼症状轻、恢复更快,对于超高度近视患者来说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5.
近视性黄斑病变致盲率高,常用治疗手段为玻璃体切割术,然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已出现严重后巩膜葡萄肿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临床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继发眼底病变,特别在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病例中,疗效肯定,前景可期。我们针对近年来后巩膜加固术的材料与术式变迁作一全面综述,并进一步讨论其应用于眼底手术中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专用的人工晶状体Bigbag远期的囊袋稳定性.方法:前瞻对照试验.选择2012-05/2014-02入院的眼轴≥28mm的高度近视合并或不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分为两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分别植入Bigbag人工晶状体和Sensar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6mo的并发症、晶状体后囊的状况,比较术前术后晶状体后囊到视网膜距离的差值.结果:共有52例63眼纳入研究,Bigbag组24例30眼,其中男9例11眼,女15例19眼;Sensar组28例33眼,其中男12例14眼,女16例19眼.术后6mo时,Bigbag组术前术后晶状体后囊到视网膜距离的差值为1.49±0.06mm,与Sensar组(1.67±0.09m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mo时Bigbag组有2眼出现后囊膜皱缩(6.7%),Sensar组有9眼出现后囊皱缩(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Big bag人工晶状体由于囊袋内的稳定性高,后囊膜皱缩的发生率也较低,更适合高度近视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短期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 ICL V4c术后的视觉质量。

方法:收集植入ICL V4c的超高度近视患者78例100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近视屈光度数为-11.25~-20.00(-13.25±2.05)D,术前裸眼视力<0.10,术前和术后1mo对患者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对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检查。

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7者97眼(97%),≥1.0者37眼(37%)。裸眼视力≥术前矫正视力者90眼(90%)。术后1mo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mo患者总的高阶像差、彗差、球差、二次彗差及二次球差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2眼自身晶状体混浊; 2眼眼压增高; 3眼出现角膜反应; 1眼出现夜间眩光和光晕,术后6mo上述症状基本稳定或消失。

结论:短期内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 V4c术后视觉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观察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不伴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发生高眼压应用降压药物的疗效,以明确单独或联合应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降压效果。

方法:于我院行23G玻切联合C3F8注入的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不伴视网膜脱离患者188例205眼; 监测术后1wk内的眼压。当眼压介于22~29mmHg时设为A组,随机加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A1组)或拉坦前列素滴眼液(A2组); 当介于30~39mmHg时设为B组,随机加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B1组)或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B2组); 当高及40mmHg及以上时,设为C组,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1次,并随机加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C1组)或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C2组)。连续观察3d,眼压降至21mmHg及以下时则视为有效,比较不同用药3d内的降压有效率、降压幅度及平均有效作用时间。

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术后高眼压共89眼,发生于前3d共70眼(78.6%)。A组共31眼,A1组14眼,A2组17眼; 有效例数分别为5例(35.7%)、13例(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3); 降压幅度分别为4.21±1.22mmHg(24%)、8.76±3.03mmHg(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P<0.05); 平均有效作用时间分别为2.80±0.45、2.08±0.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P=0.012)。B组共32眼,B1组17眼,B2组15眼,有效例数分别为9例(52.9%)、11例(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P=0.30); 降压幅度分别为10.59±2.72mmHg(36.9%)、16.53±2.67mmHg(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P<0.05); 平均有效作用时间分别为2.56±0.53、1.63±0.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P=0.004)。C组共26眼,C1组14眼,C2组12眼,有效例数分别为9例(64.3%)、8例(66. 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 降压幅度分别为22.00mmHg(51.0%)、31.45mmHg(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5,P<0.05); 平均有效作用时间分别为2.63±0.52、1.80±0.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09)。

结论: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后伴发高眼压的比率较高,一般发生在术后3d内,单独或联合应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可以有效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59.
<正>52岁的徐女士,近段时间心情很不好,总是爱发无名火。一点小事,常常就会暴跳如雷,摔东掼西。这天,又为了一点小事,和老伴发火了。没想到的是,气没消,却出现了剧烈头痛眼痛、呕吐不止、视物模糊等症状。家人紧急将她送往医院,结果被诊断为青光眼急性发作。冷静后的徐女士回忆起来:其实两年前,自己就总感觉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傍晚时分常有眼胀、视物模糊的感觉,还经常会有头痛、眼睛疲劳等不适的感觉,但休息一会又会好转。原以为自己是得了老花眼,没想到是青光眼。  相似文献   
60.
<正>近视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原因造成眼轴变长致看远不清,但戴镜后矫正视力恢复正常的眼病;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后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水平的眼病。小儿斜弱视的原因有:斜视:斜视的患儿为了避免斜视引起的复视现象而抑制斜视眼,进而导致弱视;高度屈光不正:如高度近视、远视与散光,因光线进入眼球后无法在视网膜上清晰地聚焦成像,造成不足够的视觉刺激因而造成了弱视;两眼不等视:两眼度数相差二百度以上,双眼度数相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