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考察聚丙烯(PP)/多孔聚四氟乙烯(PTFE)/PP复合驻极体的储电性能。方法:利用热融法将多孔PTFE、聚乙烯(PE)和PP制备成PP/多孔PTFE/PP复合膜驻极体,利用等效表面电位衰减和开路热刺激放电(TSD)电流谱方法研究PP/多孔PTFE/PP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及其输运规律。结果:(1)热融过程改变了空间电荷在PP/多孔PTFE/PP驻极体内部各能阱中的分布比例,使PP/多孔PTFE/PP复合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优于常温注极的PP驻极体;(2)PP/多孔PTFE/PP驻极体在高湿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电荷储存稳定性。结论:PP/多孔PTFE/PP复合膜驻极体具有良好的电荷储电稳定性,可作为激励源用于促药物透皮吸收制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52.
建筑材料表面析出氡的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建筑装饰材料(简称建材)表面析出氡的监测方法,主要是为人们安全使用建材提供依据。方法 为了解常见建材表面的氡析出水平,采用自行研制的静电收集装置及驻极体收集装置。依不同环境及现场条件,对24间工作用房、1个演播厅及1个计算机房实施联合监测。结果 利用这两种装置配合使用的综合测量方法,可以得出满意的监测结果。结论 这种联合监测方法适用于现场的常规监测,其监测结果还可为室内场所环境的放射性危害分析、所采取的相应防治措施以及氡水平评价等服务。  相似文献   
53.
采用兔背创面模型,观察驻极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的影响。于兔背上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06/ml),将40个创面分成两组,对照组贴上凡士林油纱布,治疗组贴上-1500v驻极体薄膜。于术后第1、2、3、5、7、10天进行肉眼观察、痂下组织细菌定量计算及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从术后第3天开始,治疗组含菌量日益减少,创面开始有上皮细胞生长,至第7天,上皮细胞生长旺盛。对照组含菌量日趋增多,且无上皮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54.
用驻极体治疗狗股骨骨折的研究及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氟化乙丙烯驻极体与髓内钉结合制成驻极体FEP-髓内钉。将体重6kg左右幼年狗的股骨在麻醉后横向截断,用上述髓内钉作骨髓腔内接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髓内钉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而且,驻极体FEP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不同表面电位的负极性驻极体与5-氟尿嘧啶(5-FU)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利用电晕充电技术与药剂学方法制备不同表面电位的负极性驻极体贴剂、5-FU贴剂、-2 000 V驻极体5-FU贴剂,借助等温表面电位测量、光学显微镜等手段,研究负极性驻极体贴剂与-2 000 V驻极体5-FU贴剂外静电场的稳定性以及上述三类贴剂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不同表面电位负极性驻极体贴剂与-2 000 V驻极体5-FU贴剂的等效表面电位随时间增加,均按指数规律衰减,能够给创面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静电场;不同表面电位负极性驻极体贴剂对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而且等效表面电位越大,创面愈合越快;5-FU对创面愈合具有抑制作用,而将-2 000 V驻极体与5-FU联用可减轻5-FU对创面愈合的抑制作用。结论:负极性驻极体对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5-FU能延缓创面愈合,若合理利用两者,可以调控创面愈合和抑制增生性瘢痕生长。  相似文献   
56.
基于驻极体电容传声器的心音模拟处理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心音模拟处理电路的设计。该电路涉及到放大、滤波、电平抬升等电路,并给出了安全设计问题,利用驻极体电容传声器来拾取心音信号。测试表明,该电路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57.
驻极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兔背创面模型,观察驻极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染创面的影响,于兔背上接种金黄色区区球菌液,将40个创面分布两组,对照组贴上凡士林油纱布,治疗组贴上-1500v驻极体薄膜,于手术后第1、2、3、5、7、10天进行肉眼观察,痂下组织细菌定量计算及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58.
驻极体薄膜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1,5(4):292-293,304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栅压注极的双裸面聚丙烯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探讨铝电极对聚丙烯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为研制优质驻极体透皮贴剂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栅控恒压电晕充电系统将含单面镀铝电极和双裸面聚丙烯薄膜制备成不同表面电位的负极性驻极体,借助于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开路热刺激放电电流谱研究注极栅压和金属电极对聚丙烯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1.注极栅压越高,双裸面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越差。2.双裸面聚丙烯驻极体较单面镀铝驻极体具有更高比例的深能级捕获电荷,具有优异的电荷储存稳定性。结论:双裸面聚丙烯驻极体具有优异的电荷储存能力可用于驻极体透皮贴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60.
1982正起,上海交通大学研制驻极体薄膜(商品名:骨愈膜),可使用于身体表面,以促进骨折愈合。1984年起,作者等用驻极体薄膜治疗骨不连12例,经过2~10个月治疗观察,结果12例中,除1例失去随访外,有8例获得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