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14篇
  免费   3585篇
  国内免费   2140篇
耳鼻咽喉   1315篇
儿科学   602篇
妇产科学   442篇
基础医学   2872篇
口腔科学   1023篇
临床医学   11345篇
内科学   4956篇
皮肤病学   586篇
神经病学   1847篇
特种医学   27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11909篇
综合类   25303篇
预防医学   5117篇
眼科学   1860篇
药学   9592篇
  138篇
中国医学   13217篇
肿瘤学   1972篇
  2024年   552篇
  2023年   2161篇
  2022年   1734篇
  2021年   2126篇
  2020年   2178篇
  2019年   1989篇
  2018年   1024篇
  2017年   1692篇
  2016年   1984篇
  2015年   2540篇
  2014年   4481篇
  2013年   4200篇
  2012年   5439篇
  2011年   5905篇
  2010年   5392篇
  2009年   5103篇
  2008年   5771篇
  2007年   5385篇
  2006年   4898篇
  2005年   5132篇
  2004年   4452篇
  2003年   4058篇
  2002年   3390篇
  2001年   2962篇
  2000年   2479篇
  1999年   1915篇
  1998年   1547篇
  1997年   1325篇
  1996年   1233篇
  1995年   1026篇
  1994年   770篇
  1993年   456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37篇
  1990年   258篇
  1989年   281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上胸段病变的经胸骨前入路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介绍5年来对6例颈胸交界椎疾患的患者,采用经胸骨前入路的手术方法,暴露病变的上胸段椎体(T1-4),对病变予以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并对相关文献予以复习。[结果]6例患者分别为C7椎体完全移位1例,T1、2椎体结核1例,颈胸结合部肿瘤2例,T2、3椎间盘突出1例,C7T1骨折1例。年龄11~82岁;平均37.3岁。均采用经胸骨前入路,手术入路显露良好,病灶暴露充分。术后平均随访12.4个月。除1例肿瘤患者术后复发,1例术后呼吸道梗阻死亡外,余4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颈胸交界处椎体疾病的发生率较低,此部位结构复杂,单纯颈部入路不能很好的显露T2、3椎体,经胸侧入路对于上胸椎也难以显露,经胸骨前入路可以很好的暴露下颈椎及T4以上椎体,该入路对颈胸交界处椎体的病变的处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2.
Ⅱ、Ⅲ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介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新方法。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24例,按Ne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11例;伴肩关节脱位5例。螺旋内固定器治疗6例、T型钢板治疗18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22个月。患肢功能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螺旋内固定器及T型钢板均为83.3%。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螺旋内固定器固定,伴有肩袖损伤时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3.
胆管癌发病和早期诊断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依其起源部位不同有肝内和肝外胆管癌之分。胆管癌被确诊时多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如何早期诊断胆管癌,提高胆管癌患者生存率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胆管癌发病在基因水平的研究已有涉及。现有报道显示胆管癌相关基因包括抑癌基因、癌基因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胆管癌发病与黏蛋白基因、三叶肽基因和同源异型盒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本文就这些方面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4.
混合痔术式的部分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用新的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价值。解决混合痔术后疼痛、出血、创口愈合延缓等问题,确保术后肛门功能不受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进术式(外剥内扎缝合术为治疗组)与传统外剥内扎术式疗效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可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出血、排尿困难、创缘水肿。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肛门功能不受影响。结论:外剥内扎缝合术具有痛苦小、疗程短、后遗症少、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5.
外洗方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洗方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外洗方(防风、防己、赤芍、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制乳香、没药、川乌、草乌等)外洗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63例。结果:总有效率91.12%。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舒筋活络,利水消肿,通利关节,宣痹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996.
本症见于现代医学中的颈淋巴结核、颈淋巴结炎。多生于颈项间及腋窝、腹股沟 ,偶见于两鬓角 ,初起见有 1~ 2粒硬结 ,或渐增多 3~ 7粒 ,小者如豆、枣 ,大者如鸡卵 ,生于腋下者名马刀 ,生于腹股沟 ,皮色不变 ,按之坚硬 ,推之不移 ,无寒热、无疼痛感 ,日久微觉疼痛。每年春季有部分患者复发 ,溃烂时皮色渐红 ,质地渐软 ,破溃后 ,脓稀薄如痰 ,或如豆汁 ,久不收口 ,可形成窦道或瘘管。1 一般资料本组 4 7例 ,男 18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5 1岁 ;时间最短 3日 ,最长 30年。溃烂者 9例 ,生颈项间 4 1例 ,生鬓角者 4例 ,生腋下窝者 6…  相似文献   
997.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肿瘤上极距胸廓入口下方≤3cm)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食管癌根治术122例,姑息切除术15例,总手术切除率为96.5%,探查术5例。主要重建手术术式包括:单纯剥脱胃代食管术、结肠代食管术、空肠代食管术、胸大肌皮瓣重建术;右胸-上腹-颈三切口胃代食管术、全喉切除+胃代食管术、管胃代食管术,左胸-颈两切口、胃代食管术。结果住院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结肠坏死致严重感染,1例姑息切除后胃气管漏致肺部感染,1例胃大量反流误吸。9例患者食管上切端发现癌残留。8例颈段食管癌和21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包括空肠坏死、结肠坏死、喉返神经损伤、肺部感染、吞咽功能障碍、食管反流。随访117例,随访率85.4%(117/137),随访时间1~5年;失访20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8%和31%。Ⅰ、Ⅱ、Ⅲ、Ⅳ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1.2%,25.0%和5.0%。结论颈段和肿瘤上极距胸廓入口下方≤3cm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在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功能保留和恢复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病理机制.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32例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有无颈椎管狭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为Ⅰ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为Ⅱ型,发育性合并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为Ⅲ型;在颈椎MRI片上观察脊髓压迫情况及T2相上脊髓呈现高信号变化的节段长度,受椎间盘突出和(或)相邻椎体缘向后增生压迫者为a型,源于肥厚的黄韧带压迫者为b型,二者兼有为C型;颈椎侧位X线片上有颈椎管狭窄同时MRI上有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和(或)黄韧带肥厚为混合型.总结其临床类型并研究临床类型与影像学上显示的颈椎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2例患者中表现为完全性四肢瘫4例,均为混合型,其脊髓信号变化累及3个节段以上3例,累及1个节段1例;对称性不完全性四肢瘫14例,混合型13例,c型1例,其脊髓信号变化累及3个节段以上5例,2个节段6例,1个节段2例,脊髓信号无异常1例;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12例,其病理分型为Ⅰ型1例,a型7例,c型2例,混合型2例,其脊髓信号变化累及3个节段以上2例,2个节段2例,1个节段5例,脊髓信号无异常3例;半切脊髓损伤综合征2例,均有偏侧型颈椎间盛突出,1例为a型,脊髓信号无异常,另1例为混合型,对应1个节段脊髓水肿;本组无前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结论:急性过伸性颈髓损伤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临床表现与颈椎基础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术前分析临床表现类型和相应的病理基础有助于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999.
清热止痒中药外洗潘生丁口服治疗扁平疣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尉萍 《陕西中医》2007,28(6):711-711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多见于青少年。有关扁平疣的治疗方法众多。本文对确诊为扁平疣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文60例均在门诊确诊为扁平疣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5~35岁,其中5~10岁12例,11~20岁33例,21~35岁15例;病程1月  相似文献   
1000.
本人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民族医中草药汤剂和服"蜈全地龙大蜜丸"、中草药泡洗患处,治疗左下肢股静脉完全性栓塞和左下肢股静脉不完全性栓塞,效果满意。该组方药具有清热解毒,攻毒散结,破血,活血,通脉,消炎,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