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11篇
  免费   12040篇
  国内免费   4998篇
耳鼻咽喉   583篇
儿科学   775篇
妇产科学   657篇
基础医学   4468篇
口腔科学   1585篇
临床医学   21803篇
内科学   15697篇
皮肤病学   1598篇
神经病学   1646篇
特种医学   56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6篇
外科学   8975篇
综合类   53011篇
预防医学   12207篇
眼科学   1638篇
药学   42043篇
  399篇
中国医学   21627篇
肿瘤学   13680篇
  2024年   1592篇
  2023年   5620篇
  2022年   4978篇
  2021年   6530篇
  2020年   6244篇
  2019年   6925篇
  2018年   3453篇
  2017年   5712篇
  2016年   6110篇
  2015年   6692篇
  2014年   10741篇
  2013年   10224篇
  2012年   12659篇
  2011年   13177篇
  2010年   11790篇
  2009年   11146篇
  2008年   11692篇
  2007年   10736篇
  2006年   9737篇
  2005年   9826篇
  2004年   7405篇
  2003年   7603篇
  2002年   5652篇
  2001年   4750篇
  2000年   3546篇
  1999年   2614篇
  1998年   2151篇
  1997年   1863篇
  1996年   1524篇
  1995年   1352篇
  1994年   1014篇
  1993年   652篇
  1992年   545篇
  1991年   487篇
  1990年   425篇
  1989年   433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51.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对宫颈癌患者癌组织血管新生能力和wnt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华北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峰峰总医院肿瘤科诊治的宫颈癌并行放化疗后手术切除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施加吉西他滨,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和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后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VEGFA、VEGFC、VEGFD及病灶与健康组织外因子蛋白1(wnt1)、wnt3a、wnt8、β-链蛋白(β-catenin)水平。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VEGFA、VEGFC、VEGFD水平及健康组织Wnt1、Wnt3a、Wnt8、β-catenin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VEGFA、VEGFC、VEGFD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灶组织Wnt1、Wnt3a、Wnt8、β-catenin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健康组织,实验组患者病灶组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吉西他滨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其血管新生因子和Wnt通路相关指标水平,进而降低其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究在儿童龋齿的临床治疗中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良治疗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龋齿患儿采取常规的填充技术治疗,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则采用改良非创伤性的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2%,对照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6.4%,改良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与高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治疗组患儿在充填技术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术中疼痛比率18.2%(10/55)明显低于对照组49.1%(2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降低患儿术中的疼痛比率,提升其术后随访填充成功率,值得在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尔硫卓片,3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达康滴丸,18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SAQ和GQOLI-74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白细胞介素-18(IL-18)、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内皮素-1(ET-1)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都显著改善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积分和GQOLI-74评分均明显升高,而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A12、IL-18、PAPP-A、ET-1、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均升高,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LVEF、CO和LVESD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lncRNA)PCGEM1 对肺癌A549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 年3 月至2018 年5 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 例肺癌(lung cancer,L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并用以上组织构建LC组织芯片。用qPCR检测lncRNA PCGEM1 及miR-148a 在LC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及LC细胞株中的表达。构建lncRNA PCGEM1 沉默细胞系A549-siPCGEM1 和阴性对照A549-NC,并以A549 细胞作为空白对照(Control 组),用MTT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敲减PCGEM1 对A549 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 和划痕实验检测敲减PCGEM1 对A549 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生物信息学网站StarBase 预测可互补结合PCGEM1的miRNA,再根据Targetscan 网站预测相应可靶向结合miRNA的基因;Western blotting 实验检测TGF-β2/Smad2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LC组织中PCGEM1 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而miR-148a 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PCGEM1 在5 种LC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人肺成纤维细胞HLF-02(均P<0.05),且以A549 细胞中表达最高。敲减PCGEM1 后,与Control 组和A549-NC 组比较,A549-siPCGEM1 组A549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StarBase 和Targetscan 网站预测结果显示,PCGEM1 可与miR-148a 互补结合,miR-148a 与TGF-β2 存在靶向结合位点。与Control 组和A549-NC组比较,A549-siPCGEM1 组中miR-148a 表达明显升高,TGF-β2 及p-Smad2 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lncRNA PCGEM1在LC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高表达的PCGEM1 可通过下调miR-148a 水平强化TGF β2/Smad2 信号通路,从而促进A549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进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152(LINC00152)靶向调控微小RNA-103a-3p(miR-103a-3p)表达及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及NSCLC细胞(ANIP-973、NCI-H157、A549和NCI-H1975)的LINC00152水平。选取LINC00152水平最高的细胞分别转染LINC00152特异性小干扰RNA(si-LINC00152组)或无关序列(si-NC组),另设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组。QPCR检测LINC00152水平,活细胞计数CCK-8法、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测定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INC00152靶向结合miR-103a-3p的能力。结果NSCLC细胞的LINC00152水平均高于BEAS-2B细胞(P<0.05),尤其是NCI-H1975细胞的最高。si-LINC00152组的LINC00152水平为0.352±0.087,低于对照组的1.058±0.219和si-NC组的1.126±0.139(P<0.05)。与si-NC组和对照组相比,si-LINC00152组NCI-H1975细胞转染48、72 h的增殖活力下降(P<0.05);si-LINC00152组的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7.386±2.428)%和(78.840±5.031)个,低于si-NC组的(77.675±4.803)%和(179.208±13.264)个及对照组的(76.371±5.385)%和(174.003±15.678)个(P<0.05);与si-NC组和对照组相比,si-LINC00152组的MMP-2和MMP-9水平均降低,而PTEN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和si-NC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证实,miR-103a-3p模拟物降低了野生型LINC00152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突变型无影响(P>0.05)。结论LINC00152在NSCLC细胞中高表达并发挥促癌作用,与NSCLC的迁移侵袭密切相关,LINC00152与miR-103a-3p间的相互作用在NSCLC靶向治疗中有一定潜能。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低剂量氨酚羟考酮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骨转移中度癌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NSCLC合并骨转移中度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酚羟考酮片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镇痛疗效、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中文版(V4.0)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4 h、72 h、7 d、14 d,两组患者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时间点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短期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4 d,两组患者FACT-L中文版(V4.0)中FACT的一般模块(FACT-general module,FACT-G)、肺癌特异模块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FACT-L中文版(V4.0)中FACT-G、肺癌特异模块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氨酚羟考酮能显著缓解NSCLC合并骨转移中度癌痛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疗效优于曲马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治疗的86例不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与艾司唑仑片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寐患者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1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实施基础治疗,参照组96例患者采用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96例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9.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为主要流入地的人口流动大潮。在这个人口流动的大潮中,15~24岁的校外青少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外青少年处于生殖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性行为的高发人群;他们流动性大、组织困难且容易被忽视,也是生殖健康的高危人群。现对国内校外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状况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1研究的相关定义1.1校外青少年国内研究〔1〕将校外青少年定义为  相似文献   
60.
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其中最常见、最危重的疾病之一,危险分层评分的应用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加合理地评估病情、制订治疗方案。目前它们在急诊室分诊、入院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估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随着超敏肌钙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等新兴标志物的出现,以及标志物联合评分的研究,危险评分将进一步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