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484篇
  免费   20893篇
  国内免费   10597篇
耳鼻咽喉   3652篇
儿科学   4918篇
妇产科学   3236篇
基础医学   12188篇
口腔科学   3575篇
临床医学   61970篇
内科学   38231篇
皮肤病学   7181篇
神经病学   10344篇
特种医学   120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4篇
外科学   23290篇
综合类   116483篇
预防医学   31523篇
眼科学   6912篇
药学   53006篇
  772篇
中国医学   45110篇
肿瘤学   16997篇
  2024年   3006篇
  2023年   11315篇
  2022年   10374篇
  2021年   12379篇
  2020年   11334篇
  2019年   11355篇
  2018年   5683篇
  2017年   9480篇
  2016年   10828篇
  2015年   12026篇
  2014年   20687篇
  2013年   20234篇
  2012年   25202篇
  2011年   27103篇
  2010年   25517篇
  2009年   24798篇
  2008年   27471篇
  2007年   25284篇
  2006年   22917篇
  2005年   23213篇
  2004年   18450篇
  2003年   17621篇
  2002年   14340篇
  2001年   12362篇
  2000年   9169篇
  1999年   6775篇
  1998年   6117篇
  1997年   5388篇
  1996年   4854篇
  1995年   4049篇
  1994年   3311篇
  1993年   2155篇
  1992年   1667篇
  1991年   1611篇
  1990年   1230篇
  1989年   1163篇
  1988年   431篇
  1987年   371篇
  1986年   284篇
  1985年   198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金军  付伟  钟声 《中国骨伤》2007,20(12):821-822
目的分别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和空心拉力钉内固定疗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探讨股骨颈骨折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3例,其中男24例,女39例;年龄55~89岁,平均(64.5±3.2)岁;Garderl Ⅰ型2例,Ⅱ型15例,Ⅲ型38例,Ⅳ型8例.应用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治疗63例,其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45~76岁,平均(62.2±2.9)岁;Garden Ⅰ型4例,Ⅱ型24例,Ⅲ型28例,Ⅳ型7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26例除2例死亡外均得到随访.115例愈合,其中10例股骨头坏死.外固定组愈合58例,股骨头坏死4例,死亡1例;内固定组愈合57例,股骨头坏死6例,死亡1例.根据Harris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外固定组62例中优24例,良26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0.65%;内固定组62例中优23例,良27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80.65%.Harris评分外固定组平均(80.40±1.21)分,内固定组平均(79.14±1.47)分,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外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外固定创伤小、费用低、可早期离床;而采用拉力钉内固定器医疗成本高,卧病时间相对较长,且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系膜环周切缘与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环周切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前瞻性研究56例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环周切缘侵犯情况。结果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3%(7/56),远处复发率为25% (14/56);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环周切缘阳性率为21%(12/56);环周切缘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33%(4/12),明显高于环周切缘阴性的7%(3/44)(χ^2=6.061,P=0.014);前者远处复发率为50%(6/12),后者为18%(8/44)(χ^2=5.091,P=0.02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环周切缘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log-rank,P=0.011);环周切缘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41.7%,明显低于环周切缘阴性者的70.4%。T3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为37%(10/27),明显高于T1和T2的0/6和9%(2/23)(χ^2=7.758,P=0.021)。肿瘤直径≥5 cm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为39%(7/18),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的13%(5/38)(χ^2=4.803,P=0.028)。结论环周切缘侵犯与浸润深度和肿瘤直径密切相关,是影响中下段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和洛沙坦作用下,采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生成胶原的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在浓度为1×10-7~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合成胶原明显增多(P<0.05);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胶原量呈正相关。洛沙坦在浓度为1×10-6~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量显著减少(P<0.05);且浓度与胶原生成量呈负相关。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产生大量的胶原;洛沙坦通过拮抗AT1后,抑制细胞增殖、胶原合成量显著减少,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在促使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T1的拮抗剂有望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推出之后,极大地规范了临床治疗。根据指南的推荐又提出了捆绑治疗的策略。在已经发表的研究中发现,捆绑治疗推动了指南的应用,降低了病死率。但临床医生对捆绑治疗的认知性和依从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5.
自Pho[1](1979年)、程国良等[2]报道以血管、神经、肌腱一期转位再植成功后,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由再植的禁忌证转为相对适应证。我们采用前臂掌侧静脉倒植桥接拇指主要动脉解决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再植中动脉修复问题2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很少见的颅内肿瘤,多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来随着免疫功能异常者的增多,此肿瘤发病率有增长趋势,本文收集17例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7.
颚口线虫病在我国尚属少见。棘颚口线虫偶尔寄生于人体。该虫致病部位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受累部位可间歇性出现移行性肿块,常伴有局部水肿、疼痛,虫体移行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如虫体停留在某一寄生部位,可形成以虫体为中心的脓肿及隧道样损害。该虫较易侵入眼、脑,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炎,后果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北京地区首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病例提示:(1)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进行了解。(2)临床遇有可疑表现者,尤其有生食本虫第二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并做进一步检查(例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沉降率等),能在病损部位查见虫体者即可以确诊。皮内实验和血清学试验亦可做辅助诊断。(3)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喜食烧、烤、涮或生食各种动物的人群增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病人亦有增多趋势,本病正是诸多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998.
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钠代谢紊乱及处理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钠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诊断及处理。方法对我科86例巨大颅咽管瘤(直径>3.5cm)全切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钠、尿钠、渗透压以及中心静脉压等确定钠代谢紊乱类型,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发生低钠血症29例(33.7%,29/86)、高钠血症13例(15.1%,13/86)、高钠及低钠血症交替9例(10.5%,9/86)。高钠及低钠血症平均开始时间分别为术后(2.3±0.7)d和(4.8±1.6)d。2例死于严重下丘脑反应,其余钠代谢紊乱均纠正良好,平均住院时间26 d。结论钠代谢紊乱是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常见表现之一。高钠血症与尿崩症关系密切,而低钠血症主要有两个原因: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二者要仔细区分,前者着重补液、补盐,而后者应在补盐的基础上要适当限水和利尿。  相似文献   
999.
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产前筛查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整倍体异常是胎儿最常见的一类染色体异常,包括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以及一些性染色体异常:X单体,如45,X(Turner综合征)或性染色体三体,如47,XXX、47,XXY、47,XYY等。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如绒毛取样、羊膜腔穿刺、脐带穿刺术均属于创伤性产前诊断技术,都有其并发症及一定的胎儿丢失率。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社区医学》2004,10(2):76-76,90
60例嵌顿性宫内节育器(IUD)均为金属单环,经临床观察处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