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3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20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331篇
综合类   843篇
预防医学   120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230篇
  8篇
中国医学   1247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bFGF对体外培养的新生鼠隔区和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使用浓度为30ng/ml的bFGF,不同的培养时间,观察其对新生大鼠隔区和中脑腹侧的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的影响,为克隆神经前体细胞探索最佳培养时间。实验分别在培养2天和5天时用MTT法测定细胞的OD值,并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显示,在这2个时间点,所测的隔区和中脑的且O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的OD值在培养第5天时也明显高于培养2天时间点,但对照组的结果则刚好相反。光镜观察在培养5天时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内侧隔核TrkB mRNA表达的影响,为老年记忆减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人参皂甙的临床应用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分成青年组、老龄组、给药组,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内侧隔核TrkB mRN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老龄组内侧隔核TrkB mRNA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与青年组相比呈非常显著增高,而给药组的平均灰度值比老龄组呈显著降低。结论:老龄时内侧隔核TrkB mRNA表达低于青年组,而给药组较老龄组明显增加。说明人参皂甙具有增强TrkB mRNA表达,防止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成年大白鼠隔-斜带(S-DB)复合体中,含小白蛋白(PV)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并与含胆碱乙酚化酶(ChAT)神经元的观察进行了比较。含PV神经元主要位于内侧隔核(MS)、斜带垂直支(vDB)和斜带水平支(hDB)。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形状和大小在S-DB复合体的各个核区或同一核区都不相同,表明这些神经元具有多样的形态学特征。在整个S-DB复合体中,含PV和含ChAT神经元的比例,各占PV和ChAT阳性反应细胞总数的47/和53/,在MS、vDB和hDB中,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38%、54%和59.5%,其余为含ChAT的胆碱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54.
本文应用HRP和荧光素标记法对大白鼠外侧隔核的传入性神经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外侧隔核的传入神经纤维来源于端脑海马的CA_(1-4)区、杏仁皮质核、内嗅区皮质、斜角带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丘脑的室周核和带旁核;底丘脑的Forel's H_2区和未定带;下丘脑的前核、外侧核、后核以及乳头体上核;中脑的腹侧被盖区。  相似文献   
55.
聚酸酐的合成及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聚酸酐一类新型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面隔蚀降解性以及降解速度可调等优良性能,在医学前沿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聚酸酐的发展情况,合成研究进展,对二十余年来聚酸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6.
采用HRP追踪法,对成年大鼠膈神经运动纤维的起源和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的位置及在其中枢突脊髓的投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膈神经运动纤维在脊髓标记(膈核)主要分布在注射侧C_3-C_5脊髓节段的前角。隔神经感觉纤维初级传入标记的神经元见于注射侧C_3-C_6后根节,其中C_4标记的细胞数最多。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隔物灸贴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新冠感染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隔物灸贴组、中药联合隔物灸贴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方案》)的恢复期中医药方案进行治疗,中药组予以辨证中药口服治疗,每日1剂,日服2次;隔物灸贴组予以足三里、脾俞、大椎、肺俞、孔最、天突等穴灸贴治疗,每日1次,每次贴敷40 min;联合组予以中药联合隔物灸贴治疗,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中医症状评分、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总分及单项评分、肺部CT评分、SGRQ评分、CRP、IL-6、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WBC、LYM明显升高(P<0.05),NEUT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药组和隔物灸...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选用美沙拉嗪结合隔附子饼灸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规格0.25 g/片,国药准字H19980148),3次/d,1 g/次,饭后1 h口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口服治疗的对照组(n=34)和在口服美沙拉嗪基础上结合隔附子饼灸[配方为附子10 g、红花3 g、丹参3 g、木香2 g、肉桂2 g。研磨成粉后取2.5 g加入黄酒调成厚糊状,制成药饼后备用。取上巨虚、关元、天枢、中脘穴位进行隔药灸。1次/d,1个疗程为12 d,休息3 d后进行下一次疗程,共6个疗程(3个月)]治疗的研究组(n=34)。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大便常规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阳性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RBC(+)和WBC(+)...  相似文献   
59.
近来 ,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多例成人膈疝修补术的麻醉。现将我们记录完整的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36岁 ,体重 76kg。ASAⅡ级。病人主诉 1年前因活动后心悸 ,呼吸急促。X线报告 :膈疝 ,近几个月来症状加重 ,进食后返酸 ,消化不良。CT报告 :左胸腔内有胃、脾、小肠、结肠等腹腔器官 ,纵隔右移 ,气管右移 ,左肺下叶不张。心电报告 ,窦性心律 ,电轴正常 ,低电压 ,T波变化不正常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麻醉前检查 :病人精神状态佳 ,营养状态良好 ,屏气试验<30s ,气管明显右移 ,心脏听诊心律齐 ,各瓣口未闻及杂音 ,心率 96次 /…  相似文献   
60.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针刺配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 6 8例 ,总有效率 97.0 6 % ,与药物对照组相比 ,P<0 .0 1 ,说明针灸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