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9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20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1879篇
内科学   830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129篇
特种医学   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19篇
综合类   5827篇
预防医学   99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955篇
  45篇
中国医学   610篇
肿瘤学   240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869篇
  2012年   1141篇
  2011年   1202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1115篇
  2008年   1153篇
  2007年   1086篇
  2006年   894篇
  2005年   906篇
  2004年   755篇
  2003年   713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4 毫秒
71.
目的:探讨丙泊酸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肠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结肠镜检查患者80例,均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麻醉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不行麻醉。结果:麻醉组检查成功率、操作者和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肠镜是一种安全舒适无痛苦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3.
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手术中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采用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术中持续泵注雷米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维持MAP 60~70 mmHg,观察降压前(T0)、降压达目标时(T1)、维持降压15 min(T2)、30 min(T3)、停降压15 min(T4)3、0 min(T5)6个时点的MAP、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室收缩加速度指数(ACI)、左心做功(LCW)、外周血管阻力(SVR)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T1、T2、T3时点MAP、SVR、LCW均显著降低(P<0.01);HR亦明显减慢(P<0.05);CO、CI、ACI无明显降低。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行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具有对心功能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4.
芬太尼透皮贴剂预防脾栓塞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预防脾栓塞术后疼痛的疗效. 方法 29例接受脾栓塞治疗的血液病患者(治疗组),在术前10~12 h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5 mg,观察其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同时回顾性分析14例接受脾栓塞治疗而未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对照组)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疼痛完全缓解9例(31.03%),疼痛部分缓解16例(55.17%),疼痛未缓解4例(13.8%),镇痛满意率86.2%,VAS评分(1.93±1.77)分;对照组VAS评分(6.43±2.90)分,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芬太尼透皮贴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1例发生了肠麻痹及腹胀. 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预防脾栓塞术后疼痛的效果好,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作为脾栓塞治疗前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75.
芬太尼、昂丹司琼预防腹部手术抗牵拉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牵拉内脏器官时患者常出现内脏牵引痛,而采用芬太尼和昂丹司琼作为辅助药来解除牵引痛症状,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例择期手术患者,男116例,女84例;年龄19~54岁;体质量44~76 kg。其中阑尾手术100例,妇科腹部手术60例,胃肠手术32例,胆道手术8例。ASAⅠ~Ⅱ级,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2组术前药均用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钠0·1 g肌注。常规施行硬膜外麻醉,观察阻滞平面、…  相似文献   
76.
传统的异丙酚无痛人流方法,术中患者处于全麻状态,存在呕吐、误吸的危险,术中躁动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有一定发生率。再因其价格高,临床难以推广。近年来,我院采用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了人工流产术,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7.
芬太尼是强效的阿片类镇痛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用药剂量小、安全,脂溶性强。该药与阿片μ受体结合能力强于吗啡,进出血脑屏障较容易,与受体结合分离也较容易。单次注射的作用时间短与再分布有关,反复给药也能出现药物蓄积。对心血管影响较轻,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不影响血压,但可引起心动过缓,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也可引起恶心、呕吐,但无组胺释放。  相似文献   
78.
应用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1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05年7月应用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晚期肿瘤疼痛在中度以上,且未行化疗、放疗和使用破骨细胞抑制  相似文献   
79.
为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在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将80例择期行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手术病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F组(0.375%罗哌卡因+芬太尼3μg/ml)和R组(0.375%罗哌卡因),每组40例,记录两组麻醉后生命体征、阻滞平面、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状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镇痛效果、下肢运动阻滞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对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作用明显,能很好地满足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80.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疼痛时间短等优点.患者乐于接受。我们以雷米芬太尼、异泊酚和咪唑安定复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