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445篇
  免费   31306篇
  国内免费   18748篇
耳鼻咽喉   6737篇
儿科学   11977篇
妇产科学   8576篇
基础医学   20817篇
口腔科学   10333篇
临床医学   195439篇
内科学   92983篇
皮肤病学   13196篇
神经病学   21380篇
特种医学   454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43篇
外科学   80839篇
综合类   396654篇
预防医学   85557篇
眼科学   13095篇
药学   166496篇
  1606篇
中国医学   166476篇
肿瘤学   36835篇
  2024年   3025篇
  2023年   12360篇
  2022年   11648篇
  2021年   15345篇
  2020年   15439篇
  2019年   13978篇
  2018年   7188篇
  2017年   14484篇
  2016年   17319篇
  2015年   20776篇
  2014年   45418篇
  2013年   46042篇
  2012年   60427篇
  2011年   67953篇
  2010年   67812篇
  2009年   68118篇
  2008年   86742篇
  2007年   78201篇
  2006年   70686篇
  2005年   82218篇
  2004年   85625篇
  2003年   95988篇
  2002年   85381篇
  2001年   75607篇
  2000年   47569篇
  1999年   34993篇
  1998年   31361篇
  1997年   23266篇
  1996年   21951篇
  1995年   18721篇
  1994年   14122篇
  1993年   7435篇
  1992年   5960篇
  1991年   6003篇
  1990年   5947篇
  1989年   5987篇
  1988年   1390篇
  1987年   1207篇
  1986年   836篇
  1985年   700篇
  1984年   471篇
  1983年   314篇
  1982年   201篇
  1981年   92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15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83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时机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延期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时机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在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死亡3例(13.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应该在患病的早期进行,这样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2.
陈德良 《当代医学》2016,(6):130-131
目的 观察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给予替普瑞酮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2组患者的病理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51%)(P<0.05);实验组患者的炎症积分(0.98±0.34)分、活动性积分(1.02±0.34)分、肠生化积分(1.03±0.11)分、腺体减少积分(2.03±0.53)分以及异型增生积分(0.63±0.5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炎症积分(1.94±0.62)分、活动性积分(2.13±0.62)分、肠生化积分(1.85±0.35)分、腺体减少积分(1.46±0.68)分以及异型增生积分(1.73±0.57)分(P<0.05).结论 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百草枯中毒患者55例,根据是否给予MP冲击治疗分为两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毒剂量≤30mL时,给予MP冲击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总体生存情况较未予MP冲击治疗的患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毒剂量>30mL时,MP冲击治疗并未能改善患者的预后(P>0.05);中毒剂量(P<0.05)、MP冲击治疗(P<0.05)是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尽早给予MP冲击治疗能有效改善低剂量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例位于头颈部,4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躯干;8例位于曝光部位,1例位于非曝光部位。4例为结节隆起型,2例为皮下结节型,1例为溃疡型,2例为混合型。5例表现为椭圆形肿块,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T1WI:2例呈等、稍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T2WI:9例呈稍高信号;DWI:5例呈弥散受限高信号表现,4例未行DWI;Gd-DTPA增强扫描:7例重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7例见"鼠尾征",其中5例位于皮肤,2例位于皮肤和浅筋膜。结论:较大的皮肤鳞状细胞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病灶术前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5.
《中国医学创新》2015,(6):106-108
目的:观察以扶正祛邪法为主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内分泌治疗后给予扶正消瘿汤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主要临床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67例患者TG水平降低率为91.04%,临床症候总有效率达79.10%。结论:甲状腺癌术后辅以中医辨证施治,能够减轻甲状腺癌内分泌治疗副反应,降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6.
97.
正阑尾残端瘘是阑尾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0.7%~3.7%~([1]),一旦发生,往往不能自愈,治疗周期长,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和经济负担。研究认为,70%~80%的病人能够通过冲洗引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内镜下阑尾残端夹闭等方法治愈,但仍有近20%的病人在接受3~6个月的保守治疗仍无法治愈,须接受二次手术~([2])。笔者医院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阑尾残端瘘病人的再次手术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估生物标志物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本院32例植入CRT起搏器和/或除颤器(CRTP/CRTD)的患者,采集基线和CRT术后6个月的纽约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指标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后者包括: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段心房利钠肽原(MR-proANP)、中段肾上腺髓质素原(MR-proADM)、内皮素-1(ET-1)以及和肽素(CPP)。以CRT术后半年心功能降低1级同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增加≥5%定义为有反应。比较CRT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各项生物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差异。结果随访[12±6(6~24)]个月,CRT有反应20例(62.5%),术前MR-proANP水平有反应组显著低于无反应组[(142.7±94.0) pmol/L vs (250.7±150.8) pmol/L,P=0.03],其它生物标志物基线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CRT反应组术后6个月MR-proANP及NT-ProBNP血清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而无反应组无差异。其他指标则在有反应及无反应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基线MR-proANP血清水平可以预测CRT反应,CRT术后6个月MR-proANP与NT-ProBNP的变化有助于预测和判断CRT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99.
<正>随着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本病具有多形态损害、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1])。虽然该病是一种病因明确的疾病,但是,综观国内外皮肤科专著还没有将激素依赖性皮炎作为一种独立的  相似文献   
100.
韩广淞  倪俊 《中国卒中杂志》2022,17(10):1120-1126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分支起始处进行性狭窄伴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将其分为缺血型、出血型和无症状型。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对MMD临床分型的流行病学特征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在成年患者中,缺血型MMD占有重要地位,无症状型亦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不同临床分型MMD的发病年龄、遗传背景、病理生理机制、侧支血管代偿、受累血管分布及其预后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总结了对MMD临床分型流行病学特征认识的历史演变,不同临床分型可能的遗传背景、病理生理机制和影像学表现上的差异,为基于不同临床分型的MMD治疗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