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81篇
  免费   1312篇
  国内免费   2073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602篇
口腔科学   1079篇
临床医学   5652篇
内科学   4786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397篇
特种医学   23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675篇
综合类   9136篇
预防医学   1698篇
眼科学   140篇
药学   3117篇
  54篇
中国医学   1001篇
肿瘤学   497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592篇
  2022年   582篇
  2021年   741篇
  2020年   766篇
  2019年   774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703篇
  2016年   902篇
  2015年   992篇
  2014年   1759篇
  2013年   1814篇
  2012年   2324篇
  2011年   2851篇
  2010年   2465篇
  2009年   2400篇
  2008年   2415篇
  2007年   2222篇
  2006年   1978篇
  2005年   1909篇
  2004年   1550篇
  2003年   1393篇
  2002年   1171篇
  2001年   935篇
  2000年   679篇
  1999年   493篇
  1998年   375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超声清洗时间和消毒灭菌频率对镍钛根管锉的抗拉性能的影响,以了解超声清洗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法在镍钛根管锉灭菌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全新的ProTaper S2锉和F2锉各25支,分为5组:标准组(未处理)、对照组(未超声-高压灭菌)、A组(超声震荡50 min+高压灭菌5次)、B组(超声震荡100 min+高压灭菌10次)、C组(超声震荡150 min+高压灭菌15次),分别用万能测试仪对其进行抗拉伸强度的性能试验.结果 S2及F2的标准组之间的抗拉伸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样本间不存在差异性;经不同时间超声清洗及不同次数高温高压处理的S2镍钛锉抗拉伸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A组、B组、C组分别为(76.58±4.87)MPa、(71.00±5.39)MPa、(72.33±3.43)MPa、(66.81±4.08)MPa;F2镍钛锉抗拉伸强度结果分别为:(111.75±6.83)MPa、(110.46±3.88)MPa、(107.29±3.89)MPa、(94.53±6.61)MPa;A、B组与对照组的ProTaper S2锉和F2锉的抗拉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镍钛锉经超声震荡50 min+高压灭菌5次及超声震荡100 min+高压灭菌10次消毒后,其抗拉伸强度无明显影响;C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即镍钛锉经超声震荡150 min+高压灭菌15次消毒后,对其抗拉伸强度有影响.结论 常规超声-高压灭菌消毒超过一定频率可能增加ProTaper系统镍钛根管锉折断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和分析比格犬下颌骨牙槽骨缺损植入3D打印多孔钛支架后的成骨效果.方法 选取3只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P1-M13个月,6侧下颌骨随机分为三组,A组(多孔钛支架),B组(多孔钛支架+覆盖Bio-Gide膜),C组(对照组).设计10 mm×5 mm的牙槽骨缺损,植入3D打印多孔钛支架3个月后处死比格犬获取组织标本,制作硬组织磨片并染色后进行骨组织分析,记录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和骨体积的比值、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织标本及硬组织磨片可见支架内部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均为B组>C组>A组,骨表面积和骨体积的比值为A组>C组>B组.A组、B组、C组测量值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 比格犬大面积牙槽骨缺损植入3D打印多孔钛支架后,可以精确稳定形成新生骨组织.  相似文献   
993.
根管机械预备是根管治疗术的关键步骤,在清除感染源和根管成形的同时,为化学冲洗和根管充填创造空间。但有学者认为镍钛器械会在机械预备过程中引起牙本质微裂,继而引发微渗漏、牙根纵裂,对根管治疗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就根管机械预备过程中形成牙本质微裂的原因、预防及争议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评价口腔定位支架对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VIP维普等数据库,查找口腔定位支架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运用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月。对方法学相似的研究合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余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项随机对照研究、2项回顾性队列研究、1项前瞻性观察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口腔定位支架进行头颈部放疗患者的中重度黏膜炎及严重味觉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小于不使用口腔定位支架的患者(均P < 0.001);使用口腔定位支架有减轻口干症的趋势。结论    口腔定位支架在头颈部放疗中对口腔正常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材料学的发展对牙髓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制备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近年来,作为载药/分子系统和组织再生支架在牙髓疾病治疗中展现出应用前景,本文将对PLGA在牙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文献复习结果表明,PLGA作为药物/分子输送系统主要应用于盖髓材料、根管消毒剂和根尖诱导成形剂的改良。PLGA改良盖髓材料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毒性;改良根管消毒剂能实现药物缓释,使药物深入更细微的结构,与致病菌有更广泛的接触;改良根尖诱导成形剂能为根尖诱导提供更便捷的给药方式。PLGA作为组织工程支架主要应用于牙髓再生的研究,通过PLGA物理性能、作用环境的不断优化为种子细胞提供更适宜增殖分化的微环境。如何合理利用PLGA的优势,研制出更适宜根管内应用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牙髓再生成为了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3D打印能实现支架结构和形状的精准调控,为种子细胞黏附和生长因子释放提供基础,通过3D打印组织工程支架构建的3D打印“牙髓复合体”为牙髓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3D打印技术应用于牙髓再生的研究作一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3D打印“牙髓复合体”中的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在牙髓再生的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支架材料能发挥载体作用负载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并为其提供合适微环境;牙髓干细胞、根尖乳头干细胞和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等常用种子细胞为牙髓再生提供细胞基础;生长因子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支持牙髓组织的分化和牙髓血管重建,促进牙髓再生。目前,3D打印“牙髓复合体”在牙髓再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实验室阶段可诱导牙髓样组织的形成,但制备生物活性良好且具有仿生血管和神经效果的3D打印“牙髓复合体”,为根管内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乐普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9例.A组患者采用乐普支架治疗,B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术后6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最小管腔直径及晚期管腔丢失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随访终点事件为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36/39),显著高于A组的74.4%(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最小管腔直径及晚期管腔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最小管腔直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心力衰竭、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较好,随访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熔覆(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作下颌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过程中支撑角度对支架适合性的影响。方法以下颌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石膏模型为原始模型,设置对照组排除系统误差后,使用钛合金粉末,SLM制作支撑角度分别为0°(水平组)、45°(45°组)和90°(垂直组)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每组6个)。将支架戴入原始模型,通过复模法获得具备支架组织面形态的石膏模型。用三维扫描仪分别扫描原始模型和复模得到的石膏模型,数据导入Geomagic Qualify软件,通过目测法以及分析支架组织面与模型的间隙评价支架的适合性。结果3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与石膏模型紧密贴合,无明显翘动。水平组支架与模型间的总体偏差[(0.146±0.017)mm]显著小于45°组和垂直组[分别为(0.182±0.015)和(0.185±0.022)mm](P<0.05),45°组与垂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组支托处偏差显著小于45°组(P<0.05),垂直组支托处偏差与水平组、4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组卡环处偏差显著小于45°组和垂直组(P<0.05),45°组与垂直组卡环处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支架舌杆处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3种支撑角度SLM制作的下颌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适合性均可满足临床要求,推荐优先选择水平向支撑角度制作义齿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