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17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71.
目的 建立金银花产地溯源方法。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建立山东、云南产区不同品种金银花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对样品产地溯源进行研究。结果 不同产区金银花样品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0.9,质量均一;基于UPLC色谱可实现不同产区金银花产地溯源,但无法识别同一产区不同品种样品;基于FTIR光谱可实现金银花品种和产地溯源。结论 基于光谱和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可为金银花药材的产地和品种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72.
目的 建立自建检测系统i-reader S的溯源链,实现产品校准品赋值上计量的可追溯性;对4种降钙素原(PCT)检测系统进行不精密度、偏倚和一致性评价,探讨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测定降钙素原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为临床上降钙素原检测系统的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建立i-Reader S检测系统的溯源链;参考CLSI EP15-A3验证4种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以Cobas e411为参考系统,参考CLSI EP9-A3评价3种系统的偏倚,用Kappa检验系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截断值0.5ng/mL的计数进行评价。结果 自建检测系统i-Reader S溯源验证良好,4种检测系统的重复性和之间不精密度符合厂家声明,各系统间比对相关系数满足可接受标准,i-Reader S与Cobas e411间偏倚满足可接受标准,使用截断值0.5ng/mL具有一致性,Access 2&MQ60与Cobas e411间偏倚不满足可接受标准,使用截断值0.5ng/mL不具有一致性。结论 按照ISO 17511建立溯源链,与参比系统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实现产品校准品赋值上计量的可追溯性;由于系统间的溯源性差异...  相似文献   
873.
何兴华 《西部医学》2010,22(4):726-726
1.数值的范围:用波浪纹号“~”作连接表示。①带万或亿万的数值中的万或亿不能省略,如:2万~4万,不能写成2~6万。②幂次相同的数值的幂次都要写出,如:3×10^4~6×10^4可写成(3~6)×10^4,但不能写成3~6×10^4。③百分数范围中每个百分数后面的“%”都要写出,如:20%~30%不能写成20-30%。④单位相同的量值可省略前一个量值的单位,如:10mol/L-30mol/L可写成10-30mol/L。⑤单位不一致的数值的每个量值均应写出,如:2h-2h 30min。  相似文献   
874.
经典名方已经在中国历史上传承悠久,其临床试验已非常成熟,安全性和疗效也经得起考验,是近年来研究热门之一,相关研究的文献也不断增多。但由于历史悠久,其中药基原、炮制方法、剂量换算等方面与现代标准存在误差,因此经典名方的工艺研究和质量控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经典名方研究目标与核心本质、研究价值、研究工艺及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等四个主要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系统地提出经典名方质控问题—应基于“等位等价”理论和定量指纹一致性的控制策略,对标准汤剂、对照制剂、标准制剂、物质基准、基准样品和质量标准,以及量值传递等概念的含义进行深入研究与控制,找到这些概念的深刻内涵与量值关联关系。最终以物质基准为基础来确定标准制剂的质量标准,按照定量指纹图谱检查实现a.宏定性相似度Sm≥0.90;b.宏定量相似度80%≤Pm≤120%来控制经典名方的质量一致性。  相似文献   
875.
目的分析北京市13家综合医院专利发展状况, 为完善公立医院专利成果转化工作及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入选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的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研究对象, 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检索13家医院申请和授权专利信息, 检索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分析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国际专利分类、发明人、专利有效性以及转让和许可等情况。结果 13家医院申请和授权专科数量分别从2012年的123件和13件增至2021年的2 053件和2 368件。2012—2021年, 累计申请专利10 050件, 授权专利6 896件,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06件, 实用新型专利5 863件, 外观设计专利127件;有效授权专利5 925件(85.92%), 其中有效发明专利796件(13.43%)。技术转让或许可的专利110件, 占授权专利的1.60%。结论专利申请及授权呈逐年增长态势, 但发明专利占比和专利转化率较低。医院应突出专利价值导向, 加强产学研合作, 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化管理团队和规范化管理体系, 做好高价值专利培育, 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  相似文献   
876.
文章回顾了近10年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病例报道与临床观察类文献,统计出最常用的经方为麻黄细辛附子汤、小青龙汤、桂枝汤,以此三方为例,通过梳理其相关的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总结其理论起源、历代应用扩展和现代诊疗进展,发掘经方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潜力,探讨经方辨治变应性鼻炎之机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77.
目的探寻2016—2019年南宁市自产食品的安全隐患和污染因素来源,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2016—2019年南宁市自产食品开展安全风险监测及溯源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南宁市自产稻谷、大米和干米粉及其种植土壤的镉超标率最高,分别为12.90%、21.88%、10.00%和24.01%;畜肉和肝肾样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为29.67%,调理肉样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0.77%,冷冻肉糜样品仅检出沙门菌,检出率为7.69%,熟肉制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3.30%;4类样品,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项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金黄色葡萄球菌=70.703,P金黄色葡萄球菌<0.001;χ2沙门菌=7.566,P沙门菌<0.05;χ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727,P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0.05);活淡水鱼和...  相似文献   
878.
目的 分析本土病例新冠病毒病毒基因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开展溯源调查,为疫情的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对广元市2022年7月报告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标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确定病毒型别,分析基因变异特征,和国内疫情毒株序列比对,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溯源分析。结果 广元市7月报告的3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病毒Pangolin分型均属Omicron变异株BA.2.38进化分支。与武汉01(MN908947.3)参考序列相比,病例A、B有70个核苷酸突变位点,病例C有69个核苷酸突变位点,突变主要集中在S区(刺突蛋白区)。经比对与甘肃“07.08”疫情病毒序列同源。与国内山东、上海、北京等地的部分基因序列相近。结论 对疫情早期病例、关键病例开展新冠病毒基因测序,分析基因特征和进化来源,为流调溯源指明方向,快速锁定传染源,查找传播链,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79.
目的:利用稳定同位素比率及碳氮含量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探讨太子参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行性,为太子参产地溯源识别提供新方法。方法:测定采自贵州、安徽、福建3个主产区太子参药材的稳定同位素比率以及碳氮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Fisher判别分析(FLDA)对太子参进行产地判别。结果:不同产区太子参中的δD表现出产地差异;贵州太子参中碳含量平均值较高,福建太子参中氮含量平均值较高。采用稳定同位素比率和碳氮含量为指标进行PCA,样品基本上按照产地各自聚为一类。经OPLS-DA分析,差异成分为δ^(18)O、δ^(13)C、δD。根据主成分精简模型,仅以δ^(18)O和δ^(13)C为指标进行PCA和OPLS-DA,发现3个产区可以良好区分。δ^(18)O和δ^(13)C作为判别变量的FLDA经回代检验和交叉验证,产地判别准确率达100%和97.2%,对外部样品预测准确率达100%。结论:太子参中δ^(18)O和δ^(13)C具有产地特征,利用稳定同位素比率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实现对太子参产地的有效溯源,判别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太子参产地溯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80.
通过测序获得的新型冠状病毒目标基因序列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的两例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变异情况并探索其感染来源。结果显示, 两条序列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 Delta(AY.122)和Omicron(BA.1.1), hCoV-19/Inner Mongolia/IVDC-591/2022基因组序列上共有4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与一株蒙古国毒株共享40个核苷酸突变位点;hCoV-19/Inner Mongolia/IVDC-592/2022基因组与一株英国毒株共享57个核苷酸突变位点, 核苷酸突变位点一致性为 100%(57/5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目标基因序列与同期国内新型冠状病毒序列间并无直接关联, 而与欧洲、蒙古国的分离株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