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695篇
  免费   29917篇
  国内免费   23831篇
耳鼻咽喉   2162篇
儿科学   5289篇
妇产科学   3459篇
基础医学   28538篇
口腔科学   4863篇
临床医学   52618篇
内科学   46507篇
皮肤病学   4475篇
神经病学   10715篇
特种医学   87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0篇
外科学   19863篇
综合类   126329篇
预防医学   32353篇
眼科学   3846篇
药学   69279篇
  580篇
中国医学   43250篇
肿瘤学   18333篇
  2024年   4562篇
  2023年   15570篇
  2022年   13197篇
  2021年   15585篇
  2020年   13379篇
  2019年   14516篇
  2018年   7971篇
  2017年   12721篇
  2016年   13497篇
  2015年   14751篇
  2014年   20582篇
  2013年   20861篇
  2012年   27486篇
  2011年   30091篇
  2010年   28562篇
  2009年   27084篇
  2008年   26715篇
  2007年   25679篇
  2006年   24314篇
  2005年   24807篇
  2004年   20293篇
  2003年   15909篇
  2002年   10842篇
  2001年   9800篇
  2000年   7708篇
  1999年   6356篇
  1998年   5148篇
  1997年   4216篇
  1996年   3338篇
  1995年   3002篇
  1994年   2501篇
  1993年   1988篇
  1992年   1667篇
  1991年   1671篇
  1990年   1437篇
  1989年   1298篇
  1988年   784篇
  1987年   564篇
  1986年   476篇
  1985年   258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102.
103.
目的进一步研究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优势,为未来进一步提高结核病检出率奠定基础。方法 138例患者,分别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与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不同结核病患者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准确率。结果 138例患者,病理确诊结核病42例,非结核病96例。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为85.71%(36/42)、特异度为90.63%(87/96),均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的66.67%(28/42)、80.21%(7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27例,肺外结核患者15例。肺外结核患者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肺结核患者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方法满足结核病临床诊断的需求,该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并且还具有操作步骤简单、结果精准等优点,能够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为结核病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奠定基础,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集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熊去氧胆酸胶囊)50例与研究组(消石利胆胶囊)50例,比较不同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溶石有效率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SA评分、PPI评分、PRI评分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VSA评分、PPI评分、PRI评分更低,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均能够达到确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消石利胆胶囊的溶石效果与腹痛改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 (1)在性别、年龄、合并乙型肝炎、Child-Pugh分级、AFP值、临床分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肝癌患者在治疗各时间节点的VEGF和HIF-1α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 = 0.829,P < 0.001)。(3)VEGF浓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3月降至术前水平(P > 0.05),HIF-1α在TACE后3月仍高于术前(P < 0.05)。(4)扶正消瘤颗粒可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5)扶正消瘤颗粒可减少TACE序贯RF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 < 0.05)。(6)血清中VEGF水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 > 0.05,r = 0.251),HIF-1α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 < 0.05,r = 0.450)。结论 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改善TACE序贯RFA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miR-26b参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侵袭的机制。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肝细胞系HL-7702和HCC细胞各系Hepb-3、HuH-7、MHCC97-L、MHCC97-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miR-26b的表达水平;用miR-26b mimics、miR-26b inhibitors和Notch1-siRNA分别转染HCC细胞;MTT实验检测转染后HCC细胞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不同处理后的HCC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和HCC细胞系Hepb-3、HuH-7、MHCC97-L、MHCC97-H中的miR-26b相对表达含量随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升高而依次下降;抑制miR-26b的表达,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此时HCC细胞的侵袭性显著增强;相反,上调miR-26b的表达,Notch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HCC细胞侵袭性显著下降;miR-26b可能通过调控Notch1信号通路调节HCC细胞侵袭性。结论:miR-26b通过负调控Notch1信号通路抑制HCC细胞侵袭能力,为HCC侵袭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miR-26b可能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定量对比妊娠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孕妇的母血和脐血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_2-GP1抗体水平,分析ACA及抗β2-GP1抗体与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ACA及抗β_2-GP1抗体与妊娠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93例、重度57例;另选取同时期住院分娩的150例正常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妊娠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孕妇的母血和脐血血清ACA及抗β_2-GP1抗体的滴度值,检测观察组患者产前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与相关抗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母血抗体滴度值对比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血清ACA-IgG、IgM和抗β_2-GP1抗体滴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A-IgA滴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脐血抗体滴度值对比中,上述三组间的血清ACA及抗β_2-GP1抗体滴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ACA-IgG、IgM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P0.05),而抗β2-GP1抗体无显著性相关(P0.05);血清ACA-IgG、IgM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抗β_2-GP1抗体与APTT、PT、TT呈负相关(P0.05),与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发展可能与ACA及抗β_2-GP1抗体具有相关性,孕期检测血清ACA-IgG、IgM和抗β_2-GP1抗体,有利于预测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判断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近5年来阴沟肠杆菌在我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再用双纸片法检测超广普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分离阴沟肠杆菌261株,其中2010年分离48株(18.4%)、2011年50株(19.2%)、2012年52株(19.9%)、2013年54株(20.7%)、2014年57株(21.2株%);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肝胆外科,分别占49.%(130株)、14.9%(39株)、11.9%(31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52%、13.5%、12.8%,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29.9%(78株),产酶株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株,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和各种伤口感染,多发于ICU患者,并且呈逐年增多趋势,产ESBLs在阴沟肠杆菌中广为流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减少产ESBLs株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9.
综述护士个人-组织契合度的概念、评估工具以及现状,通过分析影响护士个人-组织契合度的因素,明确提高护士个人-组织契合度的策略,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构建良好稳固的护理队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