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53篇
  免费   1220篇
  国内免费   351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17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53篇
内科学   1030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193篇
特种医学   2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52篇
综合类   6437篇
预防医学   1078篇
眼科学   238篇
药学   3167篇
  29篇
中国医学   12358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739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776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654篇
  2015年   811篇
  2014年   1451篇
  2013年   1226篇
  2012年   1575篇
  2011年   1677篇
  2010年   1433篇
  2009年   1271篇
  2008年   1453篇
  2007年   1338篇
  2006年   1193篇
  2005年   1306篇
  2004年   1182篇
  2003年   1172篇
  2002年   1044篇
  2001年   912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517篇
  1998年   487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输卵管不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感染因素所引起的输卵管炎症,如全身感染或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逆性型感染,炎症长期不愈,组织水肿及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使输卵管不通,形成输卵管性不孕。如果堵塞不全,即输卵管通而不畅,易发生宫外孕。临床上经超短波治疗效果明显,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2.
53.
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咽炎13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132例作对照,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自2003-06~2005-07应用经验方平肝益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75例,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随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颗粒治疗气阴不足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结果 硝菔通结颗粒组68例中痊愈24例,显效率83.82%;麻子仁丸组68例中痊愈19例,显效率69.12%。结论 硝菔通结颗粒对气阴不足型便秘疗效显著,且用量易于掌握,目前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无依赖性。  相似文献   
56.
宣可去壅,通可去滞,宣通络痹方是师法叶氏,参以个人长期临证心得,针对正气为邪气所阻,脉络郁滞壅闭导致的多种病证,扼守病机,依法遣药而创制的。验之于实践,所向多利。故公诸同好,并祈雅正。  相似文献   
57.
58.
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栓通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水平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是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59.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眩晕,伴头痛、恶心、呕吐、运动或感觉障碍、意识或视野障碍、心悸震颤、纳差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我院结合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现代检查手段以及临床表现特点,认为其发病机制有别于中医以往认为的一般“眩晕”的概念,强调“气虚血瘀”的病机关键,采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与血栓通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治疗组42例,男26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60.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制,首载于《脾胃论》。方由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功效,原为劳倦内伤、清阳下陷、脾胃气虚诸证而设。笔者近年来用此方加减,用于治疗骨伤科病症效果良好,现举例如下。1骨折愈合后下肢肿胀刘某,女,45岁,工人,2001年4月28日初诊。自述右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髌内钉内固定术后6月,术后3月时拄双拐下地行走,出现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曾给予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现症: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患肢周径较健侧同段周径大3cm,按之浮软不起,患肢皮色紫黯,倦怠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