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69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255篇
预防医学   158篇
药学   161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赵敏 《护理研究》2007,21(5):1371-1372
目前,血液透析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临床常以使用醋酸盐透析液透析,但由于一部分病人因“醋酸不耐受”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达不到无症状透析。在碳酸氢钠透析液中也含有4retool/L-5mmol/L的醋酸盐,在临床应用中也可出现“醋酸不耐受”反应现象。为减少副反应,达到无症状透析,我们采用改进性无醋酸血液透析液,于2003年3月-2006年11月对48例做常规醋酸透析反应较重的病人使用改进性无醋酸血液透析液透析加护理支持612例次,并随机按4:1抽取了其中153例次记录用改进性无醋酸血液透析液透析加护理支持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静脉给予高渗溶液,控制脱水速度,提高透析液钠浓度等预防透析中的失衡综合征。结果750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6例次(0.8%)。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合理用药、及时处理是预肪透析中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中国血液净化》2008,7(2):107-108
1透析器 透析器(或称之为滤器)是用聚氨基甲酸乙酯外壳和透析膜构成的空心纤维(毛细管)或薄片(多层平板)组成,外壳两个端口与血液管路相连,两个侧口与透析液管路相连。空心纤维或多层平板最大限度的增加了血液和透析液的接触面积。在中空纤维型透析器中,血流流经毛细管内,透析液流经毛细管外。在平板型透析器中,血液和透析液逐层流过不同的板层。  相似文献   
44.
用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低钠透析液对钠清除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定量地分析低钠透析液对钠清除量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减少钠潴留的发生提供策略。方法 我们依据三孔模型 ,建立了单次透析过程中钠转运的数学模型 ,描述了低钠透析液对钠清除量的影响。并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探讨了低钠透析液中合适的钠浓度。结果 钠浓度每降低 5mmol/L ,清除量增加 0 .2 3g。低钠透析液中合适的钠浓度可能 1 2 8mmol/L。结论 低钠透析液能够明显增加钠的清除。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2010—2013年潍坊市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污染状况,为保障血液透析安全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透析机反渗水输水管末端透析用水与透析器出口透析液为样本,对潍坊市2010年15家、2011年20家、2012年22家、2013年24家医疗机构展开每年一次的定期监测。对样本采用鲎试剂检测法测定内毒素含量,采用营养琼脂倾注平板法测定菌落总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透析用水81份,总合格率为91.4%,逐年合格率分别为100.0%、95.0%、77.3%、95.8%。其中2012年合格率最低,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透析液81份,总合格率为93.8%,逐年合格率分别为100.0%、95.0%、81.8%、100.0%。其中2012年合格率最低,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3共检测全市5家市级医院、19家县级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162份,其中市级医院合格率为100.0%,县级医院总合格率为88.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7,P0.05)。结论 2010—2013年潍坊市部分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指标存在不合格现象,县级医院问题突出,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血液透析安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联合鲑鱼降钙素对维持血透(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磷血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钙透析液+活性维生素D3治疗;试验组19例,给予低钙透析液联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6个月时血清钙磷代谢等指标有无差别。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清钙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但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iPTH)较透析前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钙、iPTH无明显变化(P>0.05),血磷显著降低(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低钙透析液治疗MHD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磷水平且不致影响iPTH。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透析液中各主要离子对肾纤维化终末期透析患者的影响作用,探讨透析机对透析液电导率进行实时监测的意义。方法:通过对透析液系统的不同混合比例稀释进行监测,对透析机温度补偿系统进行检测。分析透析液浓度监测部分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结果:透析液温度补偿及电导度传感器均对血透机透析液电导率的精准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分析、论述透析液中各离子对肾病透析患者的作用与影响,阐明透析液质量的重要性,以及透析机对透析液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设备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了解应用该设备配液透析后,患者的血清钠,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以及pH值是否与传统配液法结果相一致。方法:抽取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例。A组MHD患者使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设备配制碳酸氢盐液进行透析,而B组患者使用传统配液法配制碳酸氢盐液进行透析。随访4周,测定每次透析前后患者血清钠,CO2CP以及pH值水平。结果:1A组与B组的血清钠水平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5,P〉0.05);2A组与B组的CO2CP以及pH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9,t=0.695;P〉0.05)。结论:冬天配制碳酸氢盐液时可使用快速加温透析配液设备,并未影响患者透析质量,同时省时省力省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各类型血液透析机器的透析液混合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对于各类型血透机的不同维护保养方法,保障透析液中的离子浓度准确、有效。方法:对各类型血液透析机器的透析液混合系统的原理进行论述及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透析液混合系统采用不同的维护保养方法。结果:采用正确维护保养方法后,在患者透析时能够保证透析液离子浓度的稳定和准确。结论:确保透析时透析液配比符合标准,方能使透析质量得到保证,真正做到为患者透析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对低转运性骨病患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骨钙素(osteocalcin,BGP)的影响,并分析其与骨质疏松及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使用普钙(1.5 mmol/L)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6个月以上的180例肾性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低转运性骨病将其分为低转运性骨病组和非低转运性骨病组,分别为60例和120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PTH、BGP水平、骨密度和冠状动脉血管钙化情况。后对低转运性骨病组中合并冠状动脉血管钙化者改用1.25 mmol/L透析液,观察患者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估其安全性;对比更换前、更换后第1、3、6个月患者血清PTH、BGP水平、骨密度和冠状动脉血管钙化情况。结果与非低转运性骨病比较,低转运性骨病血清PTH、BGP及BMD降低,但CACS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图分析得知,PTH在低转运性骨病和非低转运性骨病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与之比较,PTH联合检测鉴别诊断效能提高,以PTH、BGP、BMD及CACS四者联合效能最高。更换低钙透析液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0.00%和25.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0,P=0.512)。与更换前比较,更换后低转运性骨病血清PTH、BGP及BMD升高,但CACS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心血管事件者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者PTH、BGP和BMD明显降低,但CACS则相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可明显升高低转运性骨病患者血清PTH和BGP水平,改善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