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11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854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3 毫秒
71.
目的:观察电刺激迷走神经对严重烫伤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24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200-240 g),30%TBSAⅢ度烫伤,随机分为假伤组(Sham组)、烫伤组(Scald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GX组)、迷走神经电刺激组(STM组)。各组大鼠右颈总动脉置管后通过压力传导系统与心电监护仪相连,以连续监测MAP和心率变化,并记录生存状况。结果:STM组血压、心率下降趋势平缓,各时间点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Scald组和VGX组,生存时间延长,存活率高。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对严重烫伤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2.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反射性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冠心病介入术检查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在临床上较普遍的开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介入治疗过程中的迷走神经反射是极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Ⅲ。我科于2004年8月-2005年12月对98例患者行心血管病内科介入检查及治疗,其中5例发生反射性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3.
血管迷走性晕厥模型及其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迷走性晕厥(WS)是多种因素触发引起低血压与心动过缓而致的自限性晕厥发作,它的发生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目前已有学者对类似WS发作的情况如立位耐力不良、微重力和失血动物进行研究,试图建立WS模型。在WS发作前后,有许多神经、体液因素发生变化,目前较受关注的有儿茶酚胺、血管加压素和醛固酮。  相似文献   
74.
传统人流中的扩宫方法,由于对宫颈的牵拉疼痛及对宫颈的刺激,常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从而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而初孕妇女,由于未经历过分娩,宫颈组织较硬,加之精神紧张,对手术的恐惧,更是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我院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3月,在人流术前,行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溶液,对于扩张宫颈和镇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抚触源于英文Touch,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医疗技术。抚触即按摩,通过按摩体表的特定部位向某一系统或器官传入信号,调整脏腑功能,调节生理活动,达到人体的各种平衡。现代婴儿抚触法是对传统的按摩作了改进,总结出一套适合婴儿需要的抚触手法。它通过抚触者的双手,对婴儿皮肤感官进行温  相似文献   
76.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LPS)休克大鼠血压的影响. 方法 4组雄性Wistar大鼠,切断大鼠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干或做假手术对照,将左侧迷走神经干远端连接刺激电极,于静脉滴注LPS(10mg*kg-1)即刻持续电刺激(5V、2ms、1Hz),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BP),并于静脉滴注LPS后1 h检测各组血TNF-α及皮质醇水平. 结果迷走神经电刺激能缓解LPS引起的低血压休克,同时使血TNF-α水平较LPS组显著降低(105.39±21.52) pg/ml,较(129.80±26.56) pg/ml,P<0.05;迷走神经切断能加快LPS休克的产生,使MABP下降50%的时间提前(9.65±0.53) min比(25.72±3.07) min,P<0.05,且使血TNF-α水平显著上升(159.07±21.94) pg/ml比(129.80±26.56) pg/ml,P<0.01,血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34.89±3.14) ng/ml比(42.83±2.88) ng/ml,P<0.01. 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改善LPS休克大鼠的低血压,而切断迷走神经可使休克症状加重,这种现象与迷走神经影响体内炎症介质的合成与皮质激素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77.
<正>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是指在没有声源或电刺激存在下的一种声音感觉。据统计,人群中约10%30%的个体有过耳鸣的感觉,其中3%30%的个体有过耳鸣的感觉,其中3%4%的患者因此求医,60岁以上老人耳鸣患者率高达24.2%〔1〕。近年来随着电子音乐的流行,噪声引起的耳鸣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倾向,调查显示89.5%的在校大学生在接触强声音乐刺激后出现过短暂耳鸣,其中14.8%的人  相似文献   
78.
在一天中,老人最易突发急症的时刻就是夜晚,且一旦发作,通常就是比较严重的病症。脑血管病一到夜晚,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就会增加,血流变得缓慢。如果老人本就血管狭窄,则很容易发生血栓。此外,夜晚迷走神经的兴奋,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较大,并因此引发脑出血等问题。老人若在夜间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肢体不能活动等症状,应想到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可能。心绞痛、心梗、心衰等心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易在夜晚发作的原因与脑血管  相似文献   
79.
王忠军 《当代医学》2014,(34):105-106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早期胃癌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2组(n=36)。治疗组采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部分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手术方法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对患者损伤小等优点,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梗死与迷走神经张力异常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陈旧性脑梗死患者1483例,按脑梗死解剖部位将其分为基底节区组1045例与非基底节区组438例。对比分析2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及频域参数。时域参数包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RMSSD)、代表R-R间期与平均R-R间期50ms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参数为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结果基底节区组年龄69岁患者发病率显著低于非基底节区组患者(P0.05),而基底节区组年龄≥70岁的患者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组合并心房颤动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组(18.4%vs 13.9%,P=0.038)。基底节区组仅年龄≥80岁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发病率显著高于非基底节区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56.8%vs 41.0%,P=0.031)。2组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与基底节区组非PAF患者和非基底节区组合并PAF患者比较,基底节区组合并PAF患者的SDNN、RMSSD、PNN50均显著增高、LF/HF则显著减低(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梗死呈增龄发病增加趋势,患者多发PAF,基底节区脑梗死合并PAF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