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86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17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73篇
预防医学   39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70篇
  4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童过敏原点刺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3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2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常规点刺护理组,观察组患儿均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64±3.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46±2.87)分,点刺中断次数(1.30±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0±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点刺过程中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并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实现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53-157
目的分析232例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资料。方法应用标准化妆品斑贴试剂盒检测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科232例诊断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分析致敏原及不同致敏部位临床表现之间关联。结果斑贴试验结果显示183例呈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8.88%,面部过敏及一般护肤类化妆品引起的过敏最为多见。居前8位的致敏原依次为:甲基异噻唑啉酮、CL+Me-异噻唑、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虫胶、硫柳汞、叔丁基氢醌、山梨坦油酸酯和没食子酸辛酯,强阳性反应例数居前两位的是甲基异噻唑啉酮和CL+Me-异噻唑。结论化妆品中防腐剂、乳化剂、抗氧化剂、抗菌剂、香料类等是主要的变应原,斑贴试验可以给过敏人群提供购买化妆品的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53.
邵寒俏  王月辉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33-2935
目的分析喷雾型鼻腔过敏原阻隔剂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AR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喷雾型鼻腔过敏原阻隔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清涕)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塞、鼻痒、喷嚏等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患者应用喷雾型鼻腔过敏原阻隔剂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腔冲洗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4.
卢经伟  邹彦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141-2142
目的分析和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过敏原分布情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3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特异性IgE和总IgE。结果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树花粉次之,食入性过敏原以鸡蛋白/蛋黄阳性率最高,牛奶次之;两组总IgE阳性率无差异性(P>0.05);总吸入性IgE阳性率高于总食入性阳性率(P<0.05);婴儿组吸入性IgE阳性率低于儿童组(P<0.05);婴儿组食入性IgE阳性率高于儿童组(P<0.05)。结论过敏原是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之一,避免接触过敏原或环境干预降低过敏原的浓度,将减少或避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次数和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对Allergy Screen与EUROLINE Atopy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 sIgE)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和等级相关性研究,为临床合理应用检测方法和解读检验结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过敏性疾病患儿血清样本180份,其中男86例,女94例,年龄3~15岁。分别应用Allergy Screen法和EUROLINE Atopy法检测血清样本中树花粉、混合草、尘螨、猫毛、狗毛、屋尘、蟑螂、霉菌、牛奶、鸡蛋、牛肉、贝类、虾、蟹过敏原sIgE。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Kappa分析得出:尘螨、牛奶、蟹三项一致性最高(Kappa值分别为0.846、0.845、0.813)。混合草、屋尘、蟑螂、霉菌、鸡蛋、虾等六种过敏原一致性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19、0.722、0.662、0.652、0.780、0.710)。树花粉、牛肉一致性中等(Kappa值分别为0.483、0.486)。猫毛、贝类一致性一般(Kappa值分别为0.392、0.389)。狗毛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142)。两种检测方法过敏原sIgE的等级资料Spear...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东莞市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进行调查分析,为综合预防、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就诊于某院的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过敏原定量检测。结果: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中,845例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88.4%;经统计,主要的过敏性疾病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咳嗽、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男童和女童患儿的过敏性疾病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过敏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患儿过敏原主要为食物性过敏原(牛奶鸡蛋),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组患儿主要的过敏原为吸入性过敏原(宠物皮毛、真菌类)。结论:检测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有助于明确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过敏原对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期为哮喘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4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过敏原筛查,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本研究中哮喘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1岁11个月,男性患儿(72.1%)较女性患儿(27.9%)多,儿童过敏性哮喘以环境过敏阳性为主。环境过敏原阳性组外周血CD4水平与过敏原阴性患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7,P=0.006)。不同类型过敏原哮喘患儿外周血CD3、CD8、CD4/CD8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境过敏原致敏更易影响哮喘儿童免疫功能的改变,造成CD4 T淋巴细胞平衡失调,在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判断和临床防治中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成人自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者吸入过敏原致敏谱,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年份间阳性致敏原的差异,为AR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17种吸入过敏原试剂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门诊且自报为AR的成人患者2 305例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年份致敏原分布情况,并对阳性率进行分析。  结果  2 305例AR患者SPT阳性率为77.09%,常合并多种过敏原致敏,对4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者1 137例(49.33%);过敏原阳性率前5位依次为粉尘螨(42.78%)、户尘螨(38.61%)、梧桐花粉(35.27%)、蒿属花粉(34.27%)、葎草花粉(31.63%);18~30岁年龄组过敏原SPT阳性检出率达峰值(91.84%),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不同性别间粉尘螨、户尘螨、油菜花、葎草花粉SP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9—2021年室内吸入过敏原粉尘螨、户尘螨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季节性吸入过敏原梧桐花粉、蒿属花粉、葎草花粉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AR患者常合并4种及以上吸入过敏原致敏;18~30岁SPT检出率达峰值;粉尘螨、户尘螨、梧桐花粉、蒿属花粉、葎草花粉是郑州地区成人自报AR患者最常见的致敏原。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食物过敏患者日益增多,有报道食物过敏患者发病不仅与体内IgE有关,也与体内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升高有关[1]。为探讨经过敏原皮试确诊为虾阳性患者体内特异性IgG水平及与过敏原皮试的关系,我们测定部分皮试虾阳性患者血清虾特异性IgG,观察这类人群是否产生虾特异性IgG及其升高程度。一、方法采集皮试虾阳性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虾特异性IgG,检测正常组22名、皮试虾(-)组7例、皮试虾( )组18例、皮试虾( )组7例。判断标准:虾特异性IgG≥90 U/m l判定为阳性。二、结果见表1。表1 4组受检者虾特异性IgG检测结…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适合中国东北地区的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方法、阳性标准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抗原物质特异性抗体 ,摸索反应条件。按确定的最适条件对中国东北地区 5 8例哮喘病人及4 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确定了ELISA方法的最适包被浓度 ,最适反应浓度 ,和反应时间及温度。以OD值≥健康对照组平均OD值的 1 5倍作为阳性标准 ,发现本地区哮喘病人血清中对蒿草花粉、春季花粉、淡水鱼、蒜这 4种抗原物质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可以将以上改良的ELISA方法和阳性标准应用于本地区的哮喘病人过敏原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