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07篇
  免费   2193篇
  国内免费   1557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421篇
妇产科学   171篇
基础医学   1784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4494篇
内科学   3821篇
皮肤病学   503篇
神经病学   633篇
特种医学   6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485篇
综合类   11519篇
预防医学   3292篇
眼科学   197篇
药学   9210篇
  60篇
中国医学   4032篇
肿瘤学   1051篇
  2024年   246篇
  2023年   902篇
  2022年   788篇
  2021年   1166篇
  2020年   1135篇
  2019年   1143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1097篇
  2016年   1175篇
  2015年   1292篇
  2014年   2046篇
  2013年   1910篇
  2012年   2549篇
  2011年   2783篇
  2010年   2418篇
  2009年   2252篇
  2008年   2370篇
  2007年   2081篇
  2006年   1877篇
  2005年   1756篇
  2004年   1506篇
  2003年   1442篇
  2002年   1236篇
  2001年   1241篇
  2000年   958篇
  1999年   814篇
  1998年   765篇
  1997年   719篇
  1996年   650篇
  1995年   570篇
  1994年   487篇
  1993年   308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21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991.
992.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测定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定植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及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痰培养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感染组(54例)与定植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水平,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阳性标本留取前使用抗菌药物时间≥10d者比例、三代头孢使用率、真菌感染率、免疫抑制剂使用率、原发疾病为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比例、住ICU期间重症脓毒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定植组患者(P0.05)。感染组患者IL-2、IL-4、IL-17、TNF-α、IFN-γ水平高于定植组患者,CD4~+/CD8~+水平低于定植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CD4~+/CD8~+、高IL-17和高IFN-γ水平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CD4~+/CD8~+、高IL-17和高IFN-γ水平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鉴别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定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UPLC-Q/TOF-MS解析生、醋五味子饮片中主要的木脂素类成分,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即化学标记物。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著差异成分相关的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预测生、醋五味子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筛选了五味子醋制前后差异性成分40个,其中8个为生、醋五味子之间显著性差异成分(即化学标记物)。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五味子甲素及其同分异构体、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丁。而其余3个化学标记物通过解析一级、二级质谱信息,推测它们很可能也属于木脂素类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并确认的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与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最终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被确定为最具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五味子醋制前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经研究分析确定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可作为五味子醋制前后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并推测木脂素类成分可能为五味子醋制保肝的重要效应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李卫 《肝脏》2014,(3):229+232-229,232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大多数患者认可,但长期应用易产生 YMDD 病毒变异耐药,其耐药突变发生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升高,1、2、3、4年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14%、38%、49%、66%[1],发生耐药的部分患者在出现血清病毒载量的明显反弹后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最终发生肝衰竭[2],此时加用阿德福韦酯可能为时已晚,对于这一人群的抗病毒药物的选择,相关的指南并没有明确指出,我科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此类患者2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ET-1、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肺癌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2组患者在化疗前给予止吐、预防静脉炎及水化利尿等常规治疗,小细胞肺癌采用EP化疗方案,非小细胞肺癌采用T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胸腺五肽10 mg肌内注射,1次/d。疗程均为15d,共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化疗前后呼气冷凝液及血清ET-1,血清ALB、CD4~+、CD8~+、CD4~+/CD8~+及NK的水平变化情况,采用EORTC QLQ-C30生存质量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并记录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8%vs.56.9%,χ~2=4.772,P=0.029),呼气冷凝液及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ALB、CD4~+、CD8~+、CD4~+/CD8~+及NK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8.193、15.405、5.031、5.676、2.532、4.901、7.577,P=0.000、0.000、0.000、0.000、0.006、0.000、0.000);观察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1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6%(χ~2=8.458,P=0.004)。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疗效确切,可降低呼气冷凝液及血清ET-1水平,抑制肿瘤转移程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6.
背景 重症监护室(ICU)是耐药细菌传播的高危科室,在设置标准预防措施时缺乏对"全面筛查和隔离携带或感染耐药细菌者"效果评估的对照研究,本研究评估此干预措施对减少ICU中耐药细菌的定植与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手术和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66例Ⅲ期NSCLC患者,其中36例患者在手术前进行2个周期全身化疗,为观察组;其余30例患者确诊后直接进行手术,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切除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生存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进行收集整理.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58.3%,其中有13例患者病情下调,病情下调率为36.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是83.3%和60.0%、75.0%和50.0%、63.9%和40.0%,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观察组患者的CD4+和CD4 +/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对NSCLC患者手术切除率以及生存率等情况都有提高的效果,可能与提高患者免疫水平和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肺癌根治术患者T细胞亚群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山东省临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全麻组与复合组,每组45例,全麻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苏醒质量。结果全麻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分别为(720.31±40.56)μl、(310.22±100.98)μl和(1.40±0.92),复合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分别为(685.29±90.11)μl、(340.19±88.98)μl和(1.52±0.98),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升高、CD4+及CD4+/CD8+水平均降低,且治疗后,全麻组CD3+较高,CD4+及CD4+/CD8+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min,全麻组的MAA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院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全麻组治疗后30min与两组治疗后6h的MAAS评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相比于全麻,对肺癌根治术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较小,提高了苏醒质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99.
李伟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75+77-75,77
目的研究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每天服用普通降压药物;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每天服用硝酸脂类药物一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每天50mg,连续服药1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血黏度、血压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血黏度、血糖治疗前和治疗后无显著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压下降,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的水肿、头痛等症状,但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减轻。结论硝酸酯类药物——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患者收缩压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止痛效果、止痛泵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自控止痛泵进行止痛处理并辅以常规术后治疗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36h的各项指数及镇痛效果总满意度。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AP)、血氧饱和度(SaO2)、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呼吸抑制、恶心、腹痛及大便潜血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h治疗组患者的HR、SAP及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呼吸抑制及恶心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的主动镇痛次数7.85±1.47次、用药量107.53±12.72mL、ICU留观时间18.54±2.67h及咳痰不畅例数(3,6.12%)明显低于对照组9.31±2.89次、115.37±15.29mL、20.47±3.53h、11(22.45%)(P<0.05);治疗组患者镇痛总满意度(47,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41,83.67%)(P<0.05)。结论小剂量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明显促进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功能恢复,降低镇痛泵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无明显凝血指标异常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