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6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585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67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785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2156篇
内科学   1140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145篇
特种医学   4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219篇
综合类   3714篇
预防医学   745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476篇
  28篇
中国医学   2735篇
肿瘤学   234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559篇
  2020年   518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538篇
  2014年   960篇
  2013年   883篇
  2012年   982篇
  2011年   1075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865篇
  2007年   751篇
  2006年   680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肾小球足细胞脱落情况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6类肾炎中肾组织钠氢交换调节因子2(NHERF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肾炎组(原发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非肾炎组、健康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足细胞数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NHERF2蛋白,比较不同类型肾炎足细胞脱落情况及NHERF2基因表达量。结果原发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LN)组患者尿足细胞脱落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活动期LN患者尿足细胞脱落较缓解期LN显著增多(P〈0.05);原发性肾炎组中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最多,其次为膜性肾病(MS)患者,二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比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者显著增多(P〈0.05)。原发性肾炎组和LN组患者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量均较非肾炎组显著降低(P〈0.05)。肾炎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数量和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r=0.318,P〈0.05)。结论根据尿足细胞脱落数量可初步推断FSGS和LN的病理改变类型、预测LN的疾病进展和预后,可能为临床MS与MCD的鉴别提供依据;证明肾小球足细胞脱落可能与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减低有关,提示足细胞NHERF2基因表达缺陷可能参与足细胞损伤脱落的机制。  相似文献   
72.
东菱迪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JNK和ER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胞外信号调节酶(ERK)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RK和JNK的活性,同时观察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脑梗死体积比、凋亡细胞数。结果东菱迪芙可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JNK蛋白的活性,上调ERK蛋白的活性,并降低梗死体积、坏死和凋亡细胞数。结论东菱迪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JNK凋亡通路、促进ERK生存通路, 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3.
逆行隐神经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报告逆行隐神经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应用这种技术修复6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切取的皮瓣面积为4cm×6 cm至7cm×10 cm。结果 所有的皮瓣完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例术后4d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 大隐静脉、隐神经和伴行的动脉网是该皮瓣的轴,该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较薄,适宜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4.
完全性跟腱断裂缝合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明 《护理学杂志》2003,18(11):858-858
对30例完全性跟腱断裂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患肢功能恢复优26例,良4例,优良率达100%。提示采用严格的康复护理程序,正确掌握训练方法及运动量和强度,是病人术后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75.
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腱断裂在临床上是非常多见的,其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但是临床医生逐步注意到跟腱断裂手术也存在较多并发症,某些并发症可以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991~2002年我科共手术治疗107例跟腱断裂患者,其中3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足(足母)趾撕脱性离断再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用美蓝和红色乳胶灌注4例无法再植的撕脱性断(足母),对其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对12例撕脱性断(足母),采用逆行法进行再植.结果解剖观察表明:撕脱性断(足母)虽血管有损伤,但有完整的供、回血系统,仍有再植的条件.再植12例,成活11趾,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跖趾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为25.,趾端感觉恢复,足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撕脱性断(足母),只要趾体完整,都应尽量予以再植.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发展 ,凋亡检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原位凋亡检测 ,特别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 ,由于能在组织原位同时显示凋亡细胞形态和分布 ,且具有简便、快捷、敏感、无辐射等优点 ,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耳蜗的新鲜骨组织脱钙后应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尚少见报道。材料与方法1.标本及处理 :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由本院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处死后取耳蜗组织 ,40g L多聚甲醛缓冲液(pH7.4)固定 8~ 12h ,10 0g L乙二胺四乙酸钠 (EDTA) +微波 75 0W、10…  相似文献   
78.
自2005年以来,ADRAC已接到16例肌腱疾病的报告,其中主要为跟腱炎。16例中有11例与氟喹诺酮类有关。  相似文献   
79.
80.
当前.我国人均占有病床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而短时间内仍难以根本改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源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医院一改传统等病人上门求医的惯例,主动送医上门,自1991年至1994年6月.我们家庭病床科共收治病人943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探受病人、病人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