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目的]通过检测黄连素对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株MDA-MB-231细胞凋亡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连素抗TNBC的机制。[方法]以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黄连素的处理浓度。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40μmol·L~(-1)黄连素组、60μmol·L~(-1)黄连素组、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诱导剂X(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binding protein inducer X,BiX)组,以及BiX联合40μmol·L~(-1)黄连素组、BiX联合60μmol·L~(-1)黄连素组。相应药物处理24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以Western blot检测细胞GRP78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40μmol·L~(-1)以上浓度的黄连素可剂量依赖性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BiX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GRP78和Bcl-2表达增高(P0.01,P0.001)、Bax表达减低(P0.05)。与BiX组比较,BiX联合40、60μmol·L~(-1)黄连素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GRP78和Bcl-2表达减低(P0.01,P0.01),Bax表达增加(P0.01)。[结论]黄连素可以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GRP78的表达,从而降低Bcl-2表达,并促进Bax的表达。  相似文献   
82.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作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的新成员之一,最初是从人扁桃体和胎肝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一条长1.3kb,与TNF家族成员相似的cDNA,因其能微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故  相似文献   
83.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inhibiting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inhibitors or inducer of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on MCF7 cell line,and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human breast cancer therapy radiation.Methods MCF7 cells were exposed to X-ray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including 0 Gy,4 Gy,4 Gy+rapamycin,4 Gy+3-MA,and 4 Gy+z-VAD-fmk groups,including 0 Gy,4 Gy,4 Gy+rapamycin,4 Gy+3-MA,and 4 Gy+z-VAD-fmk groups,respectively.The growth doubling time was calculated by MTT method.The specific protein expressions of LC3 autophagy and beclinl were detected by using Western blot and the difference of Drotein contents was LC3 autophagy and beclinl were detected by using Western blot and the difference of Drotein contents was compared.The percentage of apoptosis of MCF7 cells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FCM).Resuits The growth doubling time of MCF7 cells in 4 Gy group wag longer than that in O Gy group(t=4.41,P相似文献   
84.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迁移、合成细胞外基质是促进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PVD)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诱导入RPE细胞增生、迁移;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诱导入RPE细胞迁移及合成细胞外基质;均在PVD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4].但目前,有关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RPE细胞热休克蛋白47(HSP47)是一种胶原特异的分子伴侣,对胶原成熟有一定影响[5].我们通过观察TGF-β1对人RPE细胞HSP47及VEGF合成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TGF-β1在P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erum TNF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 sTWEAK)的含量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诊断标准分为健康对照组40例(健康组,来自体检人群),单纯2型糖尿病组60例(T2DM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组103例(T2DN组)。另根据肾脏损害程度的Mogensen分级标准,将T2DN组分为3个亚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微量白蛋白尿组(MAU)和大量白蛋白尿组(MaAU)。用ELISA法测定上述各组患者血清中sTWEAK的含量。观察T2DN组不同等级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sTWEAK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血清sTWEAK含量的恢复情况。结果: 在上述各组人群的血清中均可测出不同水平的sTWEAK。T2DN组和T2DM组sTWEAK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T2DN组血清sTWEAK含量明显低于T2DM组(P<0.01)。随着肾脏损害程度的增加,T2DN组患者血清sTWEAK浓度相应降低(P<0.01),治疗后血清sTWEAK浓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内sTWEAK含量对于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情以及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至今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研究发现,环氧合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和异位内膜表达增高,与该病密切相关。COX-2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途径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主要是通过调节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酶的表达来起作用;COX-2还可通过血管生成途径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生长,这种作用是基于提高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就近年来COX-2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从藤黄酸及其衍生物中寻找一种有效的细胞凋亡诱导剂。方法:为了进一步发现潜在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8个新的藤黄酸-NO供体衍生物,并通过体外MTT法测定它们对HT-29,Bel-7402,BGC-823和A549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通过MTT法检测细胞,观察形态学变化,Annexin-V/PI双染色法证实藤黄酸结构中C35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4能诱导SKOV3细胞凋亡。结论:化合物4具有显著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有望成为抗癌新药物研发中的潜在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89.
背景:目前用于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诱导剂众多,但多数化学诱导剂具有毒性不适合用于人体.目的:观察中药川芎嗪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并寻找川芎嗪诱导分化的最佳浓度.方法:SD大鼠麻醉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股骨和胫骨,离心后弃上清液,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并转入培养瓶培养传代,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CD45的表达;取含1.00,1.25,1.50 g/L 3种剂量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的无血清L-DMEM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的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已诱导细胞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比较3种剂量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诱导神经元样细胞抗原表达率.结果与结论:①原代细胞接种3 d后多数细胞贴壁,传代后细胞贴壁速度和增殖更快,第5代基本纯化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呈放射状或漩涡状排列.②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98.02±0.81)%CD44表达阳性,CD45表达阴性.③诱导后细胞出现类似神经元细胞样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显示多数细胞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1.25 g/L浓度组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最高.提示川芎嗪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1.25 g/L为最适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90.
丁酸类化合物是一种4碳的短链脂肪酸,因其毒性较低,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新的γ-珠蛋白基因诱导剂,已在体外、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梦。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作用、转录因子及信号转导机制等机制等可能参与了它的诱导过程;给药方式对其诱导作用亦有影响;丁酸类化合物有希望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治疗β-珠蛋白基因缺陷疾病儿童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