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19篇
  免费   6418篇
  国内免费   7413篇
耳鼻咽喉   613篇
儿科学   1080篇
妇产科学   403篇
基础医学   6428篇
口腔科学   628篇
临床医学   29522篇
内科学   8697篇
皮肤病学   358篇
神经病学   6440篇
特种医学   88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21602篇
综合类   50237篇
预防医学   11247篇
眼科学   1799篇
药学   18976篇
  202篇
中国医学   12413篇
肿瘤学   1232篇
  2024年   875篇
  2023年   3125篇
  2022年   2557篇
  2021年   3102篇
  2020年   3289篇
  2019年   3212篇
  2018年   1588篇
  2017年   2883篇
  2016年   3356篇
  2015年   4090篇
  2014年   6729篇
  2013年   7167篇
  2012年   9487篇
  2011年   10796篇
  2010年   10439篇
  2009年   10703篇
  2008年   12010篇
  2007年   10833篇
  2006年   10075篇
  2005年   10779篇
  2004年   8767篇
  2003年   7994篇
  2002年   6396篇
  2001年   5721篇
  2000年   4568篇
  1999年   3864篇
  1998年   3311篇
  1997年   2764篇
  1996年   2335篇
  1995年   2061篇
  1994年   1523篇
  1993年   1157篇
  1992年   910篇
  1991年   717篇
  1990年   587篇
  1989年   527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991.
早期扩髓髓内钉固定治疗合并胸部损伤的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合并胸部损伤的股骨干骨折早期扩髓及髓内钉固定是否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 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依据下列标准选择病例(1) 年龄在17~65岁;(2) 必须有胸部损伤[简明损伤定级(AIS)≥2], 且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3) 住院时间≥48 h;(4) 病史中无明显影响全身状况的疾病, 如糖尿病, 慢性心、肺、肾功能不全等;(5) 有股骨干骨折, 且进行了扩髓髓内钉固定, 不含钢板、外固定支架或牵引及石膏固定者.并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划分为两组, A组为<24 h手术者(早期扩髓组), B组为≥24 h手术者(延期扩髓组),将两组间合并伤情况、ISS、住院时间、ICU时间、并发症、死亡及合并休克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有96例符合上述标准, 其中A组57例, B组39例,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仅在股骨开放性骨折发生率(A组53%,B组31%,χ2=4.496, P<0.05)、合并休克率(A组51%, B组28%,χ2=4.895, P<0.05 )及住院时间[A组为(17.5±6.5)d, B组为(31.5±9.5)d,t=8.599, P<0.001]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和非常显著性意义, 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在合并胸部损伤的股骨干骨折中,只要能控制休克,保证生命体征平稳,对股骨干骨折行早期扩髓髓内钉固定不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用高分辨率CT对膝关节进行无创性的薄层扫描,探讨CT对膝关节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94—1996年因外伤引起膝关节损伤的15例患者进行薄层扫描,采用西门子HiQ D30型全身CT扫描机,扫描条件为133KV、120mA、扫描时间为2秒,扫描范围为股骨髁到胫骨平台水平,选择层厚1mm、间隔1mm、膝关节外伤后24小时内扫描者6例,24—72小时进行扫描7例,外伤10天后扫描2例。结果CT表现:薄层扫描膝关节见半月板显示为不连续,可见线状或放射状改变,并可见碎裂的半月板移位。侧副韧带损伤,轻则表现为侧副韧带增粗,肿胀,密度不均匀,重则表现为完全断裂。髌骨骨折则表现为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断裂的骨折征象,关节腔内可见血样密度影,关节肿大,软组织肿胀。结论CT诊断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损伤,指导外科医生选择最恰当的手术方式,取得较好疗效,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黄体生成素的动态变化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999年12月~2001年6月间急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50例,按照GCS分数,不同的预后,不同有损伤类型,CT上不同的中线移位程度等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同时设对照组12例。结果颅脑损伤组黄体生成素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颅脑损伤的程度越重,伤后即刻的黄体生成素值越高,而动态观察则快速下降,搏动幅度大,其入院即刻检测值与入院第3d的检测值之比也就越大。如GCS3~5分组,死亡组,重度中线移位组,脑挫伤组的情况均如此。伤情较轻者,黄体生成素升高的程度较小,且伤后48h逐渐恢复正常,搏动幅度小,其入院即刻检测值与入院第3d的检测值之比也就越小。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伤后黄体生成素的动态变化可以做为伤情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凡伤后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而48h后明显降低者,人院后即刻检测的垂体激素值与入院后第3d所检测的垂体激素比值大于3者,为伤情严重且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因其本身较短,位置隐蔽,受肋弓及其他腹内脏器的覆盖,损伤较少见,常合并邻近脏器的损伤,使诊断治疗困难,易漏诊漏治。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我院自1983年~2001年收治13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人,就其诊断和治疗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在7~65岁之间,平均42岁。全部为闭合性损伤。损伤原因:自行车把和机动车方向盘致伤9例,挤压伤3例,棍顶压上腹部1例。损伤部位:降部6例,降部与横部交界处5例,横部1例,升部1  相似文献   
997.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0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3~ 5 2岁。锁骨下动脉损伤 6例 ,腋动脉损伤 4例。损伤原因 :刀伤 6例 ,玻璃割伤 2例 ,车祸 2例。急诊治疗 :吻合血管 7例 ,结扎血管 2例 ,未做手术 1例。血管造影证实锁骨下动脉、腋动脉主干不通者 6例 ,其中 2例发生患肢缺血性挛缩 ,占33 3%。后期治疗 :行臂丛神经探查及神经移植术 7例 (其中 1例同时做肌腱转位术重建伸指功能 )、2例因缺血性挛缩未手术 ,1例因仅有尺神经部分损伤而未手术2 讨论 2 1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的侧支循环与上肢血供 本组 10例患者 ,有 6例伤段血管结扎或阻塞而…  相似文献   
998.
周围血管急性损伤与修复的显微外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平 《现代护理》2003,9(1):50-51
目的 探讨周围血管急性损伤特别是非典型性动脉损伤^[1]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998年12月-2002年5月收治的周围血管急性损伤与修复的98例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临床治疗98例,血管修复89例,35例为闭合性血管损伤,运用预见性护理及时发现,诊断为非典型性动脉损伤后行内膜探查血管修复26例;8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运用预见性护理及时发现并复通血管,解除血管危象5例,截肢3例;行复位和内固定术中只满足于远端动脉搏动而未作内膜探查9例,发生迟发性血栓,3例截肢,6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用溶栓治疗和相应护理挽救了肢体。结论 周围血管急性损伤特别是非典型性动脉损伤必须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尽快进行血管修复,术后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并复通血管发生迟发性血栓运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溶栓疗法和护理,提高肢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对急性脑血管病(ACVD)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60例ACVD患者入院后24h内、3d、7d的血清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不同病程、不同类型、不同病情程度ACVD患者血清cTn-I和CK-MB的测定结果,观察预后与cTn-I、CK-MB的关系.结果 病后24h内和7d血清cTn-I较CK-MB的阳性率高;脑出血和重症患者病后7d cTn-I仍增高;病后30d内死亡者的cTn-I和CK-MB增高比例高于存活者.结论 血清cTn-I对ACVD后心肌损伤的检测具有比CK-MB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更宽的诊断窗口.  相似文献   
1000.
糖尿病患者严重烧伤三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单位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救治火焰烧伤患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42~59岁。烧伤总面积55%~90%.其中Ⅲ度20%~50%TBSA,合并中、重度吸人性损伤。患均患有2型糖尿病,2例入院前已确诊,其中1例有10年病史,1例入院后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