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18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64篇
  1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阿尔兹海默病(AD)属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学习障碍和人格改变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病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 AD 也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但其确切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也无阻止病情进展的有效药物,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也仅能轻微改善患者症状[1]。AD 疾病的进展可导致脑功能损伤,造成患者痴呆,其属于脑老化性疾病,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是 AD 发病机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病理生理研究发现褪黑素(MT)的缺失与 AD 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松果体腺是哺乳动物分泌褪黑素的主要器官,其属于脂溶性吲哚类激素,对生物节律、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炎性反应都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褪黑素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广泛分布于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如下丘脑和海马等,对海马突触的可塑性具有调节作用,参与记忆过程的易化作用。王琳等[2]研究发现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Neu-P11与褪黑素均能增强大鼠物体识别记忆,且 Neu-P11的效应是给药时间非依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腺腺体发生钙化,褪黑素的分泌也逐渐减少,AD 患者存在褪黑素合成和分泌减少、分泌节律异常。近年来褪黑素及其类似物成为治疗 AD 的潜在药物被广泛研究,本文结合 AD 的发病机制对其治疗作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2.
王颖萍  刘文冲 《心脏杂志》2019,31(4):383-387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心肌损伤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 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模型组和MLT治疗组。大鼠连续5 d腹腔注射STZ(50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MLT(30 mg/kg)治疗8周。8周后,尾静脉取血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功能;HE和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形态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和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相关体液因子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心脏超声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降低,HE和Masson染色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形态紊乱、胶原聚集,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血清MDA水平明显增加、SOD、CAT水平明显减少,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增加;与DM模型组相比,MLT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增加,治疗组大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肌形态的紊乱和胶原的产生均有所改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血清的MDA水平减少、SOD、CAT的水平增加,TNF-α和IL-1β的水平也有明显减少。 结论 MLT具有减轻糖尿病所致心肌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其发挥抗氧化活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外源性褪黑素(M LT)对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3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缺血再灌注 褪黑素(I/R M LT)组,I/R组及I/R M LT组在体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阻断10 m in,再灌15 m in,监测记录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发生情况,并测定局部再灌注心肌中M DA(丙二醛)的含量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发生率I/R M LT组明显低于I/R组(P<0.05);I/R组M 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I/R M LT组(P<0.01),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及I/R M LT组(P<0.01),I/R M LT组M DA含量及SOD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褪黑素可抑制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4.
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正常大鼠比较,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肾与血清的丙二醛水平升高,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在褪黑素治疗后均见明显改善,同时伴随出现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酸、血脂谱以及肾重对体重的比值等的降低。  相似文献   
55.
褪黑素对Aβ25-35诱发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AB25书)诱发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β损伤组和MT保护组。Aβ损伤组用Aβ25-35处理细胞,MT保护组在用AB25-35处理前2h加入褪黑素。使用细胞形态学方法、LDH法、MTT法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MT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MT保护组细胞数显著比Aβ损伤组多,受损变圆的细胞数较少。MT保护组LDH活性显著低于损伤组(P〈0.01);OD值显著高于损伤组(P〈0.01)。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Aβ25-35损伤组中Bcl-2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低;MT保护组Bcl-2的表达比Aβ25-35损伤组升高。结论褪黑素对Aβ25-35诱发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血清褪黑素(Melatonin)、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科接受治疗的aSAH患者120例(观察组).另选取我院体检健康者8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elatonin、NOX4水平.出院6个月后,采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并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42)和预后良好组(n=78),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Melatonin、NOX4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Melatonin、NOX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H患者治疗后血清Melatonin、NOX4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Melatonin、NOX4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elatonin、NOX4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aSAH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793、0.834和0.9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Ⅲ~Ⅴ级、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并发迟发性脑缺血及血清Melatonin、NOX4升高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Melatonin、NOX4水平升高与aSAH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aSAH患者临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帕金森病(PD)纹状体神经元损伤是否牵涉到氧化应激因素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结合行为学分析探讨褪黑素(MT)对纹状体不同神经元活性氧自由基(ROS)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4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6OHDA组和6OHDA+MT处理组,实验借助行为学、组化、免疫组化技术对PD大鼠模型予以探察.结果 ①如同本实验室前期研究,6-羟基多巴胺(6OHDA)致使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及肌张力改变,MT的使用明显改善其变化.②二氢乙锭(DHE)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作为氧化应激反应产物的ROS主要定位于纹状体投射神经元(NeuN+),同时可见一些单染色的ROS+以及NeuN+神经元.6OHDA组纹状体的ROS出现在NeuN+神经元的百分率(ROS-NeuN/ROS)以及NeuN+神经元呈现ROS+反应百分率(NeuN-ROS/NeuN)[分别为(80.34±1.75)%、(89.08±2.86)%]皆高于其对照组[分别为(68.67±2.57)%、(61.24±1.52)%](P<0.05),而使用MT明显遏制由6OHDA诱导升高的百分率[6OHDA+MT组分别为(71.78±3.19)%、(64.64±2.97)%](P<0.05)o③ROS-Parv双标记实验显示,作为纹状体主要类型的小清蛋白(Parv)中间神经元呈现ROS阳性反应,其百分率在60HDA组(91.62±8.63)%高于它的对照组(68.66±7.52)%(P<0.05),MT对6OHDA诱导升高的百分率显示抑制效应(71.83±1.45)%(P<0.05).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氧化应激因素可能牵涉到PD纹状体神经元损伤的病理过程,而MT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主动加热湿化与褪黑素对ICU气管切开脱机患者血气指标与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该院ICU 82例行气管切开术已脱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加湿器湿化与褪黑素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湿化与褪黑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脱机前,脱机2、4、7 d时血气指标,7 d内平均吸痰次数、痰液量、痰液黏稠度;同时比较治疗前、治疗7 d后患者褪黑素水平、睡眠时间、睡眠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PaCO 2在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 2指标在时点因素、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O 2仅在时点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吸痰次数、痰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度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褪黑素水平明显升高,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褪黑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加热湿化联合褪黑素可明显改善ICU气管切开患者血气指标与睡眠状态。  相似文献   
59.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一种后遗症,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目前发病机制并不清楚,且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褪黑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更因其良好的镇痛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们的前期工作证实了大鼠褪黑素分泌减少与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形成有关,而具体的调节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褪黑素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镇痛机制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为褪黑素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丙烯酰胺(AA)诱发断乳期和成年雄性大鼠生殖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断乳期和成年雄性大鼠均随机分为对照组、AA染毒组、MT预防组、AA加MT组(AA和MT同时处理28 d)、MT治疗组,每组各6只动物。实验结束后,取材各组大鼠的睾丸、附睾、前列腺和精囊,计算脏器系数,并利用HE染色观察上述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和对照组相比,AA染毒组断乳期大鼠睾丸的脏器系数均明显下降(P0.05);经MT处理组睾丸的脏器系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连续28 d给予MT,断乳期大鼠的前列腺和精囊会发生明显的萎缩现象,其中精囊更为明显,但在成年大鼠中未发现该种现象。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AA染毒后,断乳期和成年大鼠的睾丸、附睾、前列腺均出现异常组织结构,经MT处理后,它们的上皮结构均有所改善,其中,MT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最为显著,但精囊中并发现有明显的异常现象。结论 MT对AA造成的断乳期和成年雄性大鼠生殖毒性损伤具有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