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93篇
  免费   3241篇
  国内免费   832篇
耳鼻咽喉   206篇
儿科学   545篇
妇产科学   281篇
基础医学   2468篇
口腔科学   374篇
临床医学   10027篇
内科学   3339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1411篇
特种医学   10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127篇
综合类   15103篇
预防医学   15631篇
眼科学   349篇
药学   5566篇
  69篇
中国医学   2194篇
肿瘤学   621篇
  2024年   404篇
  2023年   1662篇
  2022年   1356篇
  2021年   1603篇
  2020年   1529篇
  2019年   1377篇
  2018年   675篇
  2017年   1040篇
  2016年   1332篇
  2015年   1537篇
  2014年   2898篇
  2013年   2850篇
  2012年   3609篇
  2011年   3704篇
  2010年   3390篇
  2009年   3442篇
  2008年   4488篇
  2007年   4026篇
  2006年   3743篇
  2005年   4133篇
  2004年   2898篇
  2003年   1983篇
  2002年   1527篇
  2001年   1280篇
  2000年   1023篇
  1999年   818篇
  1998年   635篇
  1997年   539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462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多数合并肾性骨病,并直接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本试验通过2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甲状旁腺素全段(iPTH),甲状旁腺素中段(mPTH),骨钙素(GB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检测,观察骨代谢实验室数据在ESRD病人中的改变,以及它们与甲状旁腺素的相关性,以了解TRAP等生化指标在ESRD患者骨代谢变化中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试验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共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0~77岁,平均52.6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6例,多囊肾1例,高尿酸血症1例,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强的松对心肺肝脾肾影响的病理改变,应用正常Wistar大白鼠28只,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4只。实验组给予相当于人2mg/kg.d等效剂量的强的松片剂溶入当日饮水中,对照组饮自来水,共10周,之后解剖光镜见对照组心肺肝脾肾及实验组心肺均无异常。实验组肝肾轻度充血,脾充血明显,且见较多舍铁血黄素沉着,以红髓边缘明显。证实常规剂量的强的松对肝脾肾也有一定不良影响,应用激素时要注意及时调整剂量和给药方式与时间,尽量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改革生理学实验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校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近10年的改革实践。改革的重点在于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位置,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思维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994.
高热激发的惊厥影响到5%的婴幼儿。医生通常把此类发作看成是良性的,因为它们很少导致成年期的神经病学问题。但是,一项新的动物研究表明,长时间发热诱导的惊厥或热性癫痫发作可引致脑的持久性改变,而可能使大脑对癫痫更易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通过观察雌二醇(E2)干预对去卵巢(OVX)大鼠杏仁核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E2改善OVX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9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O)、OVX组(OVX)及OVX+E2治疗组(OVX+E2)。E2治疗6周通过旷场实验(OFT)及糖水偏爱实验(SPT)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ELISA法测定杏仁核IL-6及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杏仁核中BDNF表达。结果 SPT实验结果显示,OVX使大鼠糖水摄入量及糖水偏好率均显著下降,而E2干预能够显著增加OVX大鼠的糖水摄入量及糖水偏好率;OFT结果显示,OVX使大鼠中央格时间、跨格次数及直立次数显著下降,E2干预能够显著增加OVX大鼠的中央格时间、跨格次数及直立次数;EL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与SO组比较,OVX大鼠杏仁核区促炎因子IL-6及TNF-α水平增加,BDNF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AA)显著下降(均P<0.01);与OVX组比较,OVX+E2组大鼠杏仁核区促炎因子...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微小RNA-384靶向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及STAT3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已确诊的46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进行研究。胃癌细胞分为胃癌组(胃癌细胞组)、对照组(转染NC组)、转染组(转染miRNA-384组)。PT-PCR检测胃癌细胞miR-384、NKG2A mRNA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Survivin蛋白水平。双荧光酶报告检测miR-384、NKG2A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384表达降低、NKG2A表达升高(P<0.05)。与转染miR-384-NC组相比,转染miR-384组NK细胞增殖率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CD16+、CD56+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提示转染miR-384后,可促进NK细胞增殖。胃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miR-384、凋亡率升高,NKG2A表达、增殖率、STAT3、Survivin表达降低(P<0.05)。NKG2A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r=0.327,P=0.003);NKG2A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415,P<0.001);STAT3与Survivin呈正相关(r=0.351,P=0.001)。转染miR-384后野生型胃癌细胞中NKG2A活性及STAT3表达降低(P<0.05),突变型胃癌细胞中NKG2A及STAT3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NKG2A及STAT3是miR-384的靶基因。结论:miR-384通过靶向NK细胞表面受体NKG2A及STAT3表达,降低Survivin活性,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累积家庭风险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抑郁的中介作用和自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累积家庭风险问卷、简版自我伤害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自悯量表对11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累积家庭风险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伤行为,抑郁在累积家庭风险与自伤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2)自悯在累积家庭风险和自伤行为、累积家庭风险与抑郁、抑郁与自伤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均显著;大学生自悯水平越高,累积家庭风险对其抑郁和自伤行为、抑郁对其自伤行为的预测作用越弱。结论:累积家庭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自伤行为,还通过抑郁间接影响大学生自伤行为;高水平自悯不但可以削弱累积家庭风险对大学生抑郁及自伤行为的影响,还可以削弱抑郁对自伤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背景研究表明,病毒性脑炎(VE)早期即可导致脑神经不可逆损伤,而仅给予抗病毒治疗常难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仍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VE伴精神行为异常患儿临床症状、神经营养分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VE伴精神行为异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免疫指标(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呕吐、发热、抽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BDNF、NT-3水平及CD_(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血清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VE伴精神行为异常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儿免疫功能,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且未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索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效应修饰作用,为预防高尿酸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基于2021年10-12月来自四川省、贵州省28个地级市和重庆市33个区(县)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西南职业人群队列基线数据,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实验室生化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得分根据吸烟、饮酒、膳食模式、体力活动和低体重/超重状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越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评分、吸烟状况、饮酒状况等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采用分层分析探索高血压等疾病对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关系的修饰效应。结果 共纳入11 748名研究对象,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现在吸/既往吸烟、现在饮/既往饮酒及BMI异常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呈现累积效应,随着得分的升高,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升高,OR值由1.64(95%CI:1.34~2.00)上升至2.89(95%CI:2.39~3.50)。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人群中,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影响更大。结论 多种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共存会升高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这一效应在高血压、血脂异常人群中更明显。及时纠正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并控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降低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CO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O对长期低浓度接触的作业人群是否有损伤作用,学术界尚处于研究探讨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接触低浓度CO的作业人数约100万,因此对长期低浓度接触CO的作业人群是否引起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进行研究,对保护劳动生产力,修订我国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采用了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1]法,对某化工厂CO作业工人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观察组为某化工厂造气、合成车间CO接触人员93名,其中男68人,女25人,年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