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3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选择合理的加工炮制方法。方法将炒苍耳子轧扁至裂开的样品与未轧的整粒分别加水或乙醇提取,以水或醇溶性浸出物量为考察指标,求得提取率。结果在相同条件下,炒苍耳子轧扁样品的水或醇溶性浸出物量均比未轧的整粒高,其水溶性浸出物提得率增加了近1倍(92.27%),醇溶性浸出物提得率增加了24.08倍。结论苍耳子的加工炮制以轧扁法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2.
笔者从2002~2005年用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窦炎以头痛为主证的98例,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98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39例,女59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9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3d;急性剧烈头痛33例,慢性头痛65例;发病季节冬春季58例,夏秋季40例;职业中小生70  相似文献   
43.
苍耳子胶囊配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科在鼻内窥镜鼻手术基础上采用术前、术后苍耳子胶囊全身应用,在鼻息肉治疗上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5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4.
通窍鼻炎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制定通窍鼻炎片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术、苍耳子 ;高效液相法测定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 ,欧前胡素在 0 11~ 1 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3) ,回收率 99 0 % ,RSD 1 12 %。结论 :可用来控制通窍鼻炎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5.
46.
张雪  邵燕虹  张慧敏 《医学综述》2008,14(20):3197-3198
目的建立测定苍耳子鼻炎胶囊中薄荷脑和龙脑含量的可靠方法。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金属填充柱。结果薄荷脑、龙脑在1.0~10.0μg范围里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薄荷脑和龙脑的回收率为分别为98.78%和98.49%。结论气相色谱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为苍耳子鼻炎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7.
经考证,苍耳子与苍耳植物来源与今用菊科植物苍耳一致,其始载文献应为《千金·食治》,非《尔雅》,并应注意对其不同药用部位与同科不同种植物之所谓“类同用品”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8.
苍耳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魏有良 《中药材》1996,19(10):503-505
苍耳子Xanthium sibiricum及其混伪品东北苍耳X.monglium和刺苍耳X.spinosum进行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鉴别。  相似文献   
49.
鹅不食草苍耳子液滴鼻治疗鼻炎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0.
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额部疼痛为特点的五官科病症。因难以根治而反复发作,为中医“鼻渊”范畴。笔者近年来运用加味苍耳子散治疗鼻窦炎19例,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