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604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12篇
综合类   1395篇
预防医学   347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575篇
  10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16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目的:分析腮腺良性肿瘤浅叶切除术中面神经不同解剖术式对面神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从颞面干和颈面干解剖各分支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实验组从颞面干、颈面干和腮腺边缘腺体内末端分支间相向解剖其他分支型腮腺浅叶切除术,观察不同术式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面神经损伤率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7%与对照组9.62%比较,P>0.05;随访6~19个月,无术后肿瘤复发病例。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浅叶切除术中面神经颞面干、颈面干和末端分支采用相向分离能够降低面神经损失,在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总结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护理经验。方法以100例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回顾分析护理实践,并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技能和健康教育的满意率分别为98%、97%和99%。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恢复情况良好。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有效手段。在旋切术的运用中,要坚持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和沟通的综合运用,以实现更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早期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5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及肿瘤大小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及消化液回输,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个月内的返院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2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2.5 cm和2.0 cm,2例位于降部与水平部交界处、直径2.3 cm和2.5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升部、直径3.5 cm,该5例患者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并空肠吻合术。4例患者肿瘤位于十二指肠乳头、直径1.0~2.0 cm,3例位于乳头上缘、直径1.5~1.8 cm,2例位于球部与降部交界处、直径2.0 cm和1.8 cm,1例位于十二指肠乳头下、直径1.2 cm,该10例患者均行肿瘤局部切除术(位于乳头部的肿瘤同时行乳头成形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1/15)发生胃排空障碍,经禁食、减压及营养支持治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7~10 d,平均8 d。术后2个月患者均接受随访,恢复良好,无返院患者。结论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术后早期营养管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运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为6.66%,参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70.00%、并发症发生率为26.6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妇科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更好,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5.
侯莉 《中外医疗》2013,32(2):24+26-24,26
目的对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来该院进行就诊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27例,分别叫对照组和观察组,将腮腺区域切除术应用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也显著减少。比较两组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上,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疗效要显著高于腮腺浅叶切除术,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本院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卵巢功能变化及月经来潮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LH、FSH水平均升高,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来潮几率较对照组高(86.67%vs.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卵巢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可产生显著应用效果,其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同时,使卵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两种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术中卵巢肿瘤剥离创面采用双极点状电凝止血,B组术中卵巢肿瘤剥离创面采用3-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水平。结果50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对症治疗,无术后感染及出血,按时换药,如期出院。术后1个月,两组E2、AFC水平均低于术前,FSH高于术前,且A组E2(30.33±7.28)pg/ml、AFC(4.48±1.53)个均低于B组的(34.67±7.72)pg/ml、(5.68±1.46)个,FSH(10.33±2.25)U/L高于B组的(8.82±2.40)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E2、FSH水平与本组术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AFC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FC低于本组术前及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良性卵巢肿瘤剥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法及缝合止血法均可对卵巢储备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相对电凝止血法,手术缝合止血能更好的保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10.
林若阳  陈坛辀  黄智铭 《浙江医学》2014,(14):1260-1262
淋巴管瘤为起源于淋巴管道系统的少见的良性肿瘤,于1939年由Goldberg首次报道.90%的淋巴管瘤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位于头部与颈部,发生于成人的肠系膜淋巴管瘤极为少见.我院1994-05-2014-05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成人肠系膜淋巴管瘤4例,现对其诊治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