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张云鹏(1930-),主任医师,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上海市专家指导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张主任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逾半个世纪,对中医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有很源的造诣。笔者有幸跟师随诊,受益良多,现结合验案将其辨治自汗、斑秃、耳鸣等杂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2.
自汗、盗汗历来多辨为肺气不足或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所致,而王清任在其著作《医林改错》中提出瘀血亦可以致自汗、盗汗,并采用血府逐瘀汤治愈,这种思维值得后人借鉴学习和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83.
张宇  艾芳 《山西中医》2010,26(8):41-42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伤寒论》40条谓:“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其41条云:“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该方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相似文献   
84.
产后气血亏虚,腠理不密,故每在饮食或睡眠时,汗出较多,常在数日内自行好转,如汗出多而持续时间长,则为“产后自汗”。若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产后盗汗”。中医认为,本病多为中气不足,卫阳不固,或阴虚内热,阳浮不敛,迫汗外溢所致,当以益气固表,养阴敛汗为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相似文献   
85.
鞠诣然  付东升 《光明中医》2011,26(4):703-705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妇女自汗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对80例更年期妇女的自汗盗汗进行治疗后随访观察。结果 80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减是治疗更年期妇女自汗盗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
典型病例患者,男,22岁。手足掌心出汗,以手心为甚,其状淋漓,病已10余载,不分四季,寐则汗收,醒则汗出,烦惊更甚。多次求治,均以敛汗为法,未能获效。现面临择业等压力,更为头晕心慌,失眠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脉细而弱。  相似文献   
87.
历代医家治疗自汗多从气虚、阳虚论治,而临床所见湿阻所致自汗亦不少见,湿阻而致的自汗病位多在中焦脾胃,湿阻自汗的基本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受邪,升降失常,运化障碍。通过对湿阻引起自汗机理的分析,湿阻自汗可用祛湿运脾止汗之法辨证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88.
贾锦文 《光明中医》2012,27(1):145-146
汗,是由津液蒸化而成,正常人体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在卫气的作用下,通过皮毛的开启而常有汗出。但一般不被人觉察,只有当气候炎热或剧烈活动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中药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伴自汗患者46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规范化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10日为l疗程。l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显效率为7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显效率为2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汗证临床疗效满意,突破原方治疗阴虚盗汗的治疗范畴,并且有方便、价廉、安全的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0.
张淑英  林佳 《河北中医》2012,34(4):535-536
自汗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尤甚[1].中医学认为,汗液是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对自汗一证,也多责之于阳气亏虚,气不摄津,而致津液外泄.然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自汗以温阳益气、固表止汗之法治疗往往疗效不显,且易反复,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观察分析发现,诸多自汗患者体内湿热蕴积之象颇为明显,温阳益气之法无以去其因,故以湿热实证论治收效甚好.兹将湿热导致自汗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