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7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470篇
耳鼻咽喉   160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564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1942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35篇
特种医学   5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16篇
综合类   3594篇
预防医学   419篇
眼科学   274篇
药学   1463篇
  23篇
中国医学   1055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811篇
  2010年   719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698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61.
人工肘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人工髋、膝关节更新的一种关节置换术,一般分为非限制型及半限制型两种,亦称非连接型及连接型两种。由于全限制型的人工肘关节有极高的松动率,现已少用。非限制型人工肘关节可分单纯表面置换及有柄表面置换两种,前者翻修率很高,后者有所改进,但仍有关节不稳定及尺神经损伤等问题,所以目前大多使用半限制型假体,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标准化视神经损伤大鼠动物模型,对致伤强度、损伤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方法在立体定位下,利用微电极毁损视神经颅内段,毁损电压为5V,频率为60kHz,通过改变电毁损的电流强度,造成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然后进行视网膜切片,计数视神经节细胞层细胞,定量视神经损伤。结果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视神经节细胞计数存不同刺激时间之间,差异硅著(F=3472,14,P〈0.001);在不同电流强度组间,差异显著(F=335.83,P〈0.001);经LSD法多重比较,视神经节细胞计数在刺激电流之间及刺激时间之间差异在α=0.05水平均有显著性意义。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单独效应:同一电流组随着刺激时间增加.视神经节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除对照组和90s组外(F=0.79,P=0.548;F=1.54,P=0.242),刺激时间相同时,随电流强度增加.细胞计数也呈下降趋势,刺激电流强度与刺激时间之间交互效廊显著(F=27.30,P〈0.001):结论立体定向电毁损大鼠颅内段视神经模型可以测定致伤强度和视神经损伤程度,是较理想的视神经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63.
颈丛臂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病例呈增加趋势。而对该种手术采用的麻醉方法较多。近 2年来 ,作者对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颈丛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 ,并与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和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随机选择锁骨骨折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病人 6 0例 ,年龄 2 1~ 6 3岁 ,体重 4 0~10 0kg ,手术前无严重的呼吸、循环系统疾患或严重肝肾疾病 ,ASAⅠ~Ⅱ级 ,采用随机双盲法 ,将病人分成三组 ,每组 2 0例。Ⅰ组为单纯颈丛神经阻滞组 ;Ⅱ组为单纯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64.
桡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神经损伤,临床十分常见,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通常都比较差。自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来,才使其修复疗效得到显著提高。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3~2004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桡神经损伤42例,其中随访3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罗哌卡因臂丛阻滞诱发患者过敏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26岁,体重60kg,左前臂尺骨、桡骨及掌骨多发性开放性骨折在利多卡因局麻下行清创缝合术后来本院进一步治疗。术前心电图(ECG)、血、尿常规和凝血功能未见异常,无药物过敏史。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200mg。入室后,采用MP50监测仪(Philips公司,荷兰)测量血压(BP)118/70mmHg(1kPa=7.5mmHg)、心率(HR)62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开放外周静脉,持续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行左侧肌间沟臂丛阻滞时,找到异感后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固定针头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批号20050601,广东顺峰药业有限公司)20ml,边注药边回吸,未见血及脑脊液。  相似文献   
66.
周围神经损伤,是肢体常见的损伤,神经损伤后对肢体功能影响很大。目前对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是周围神经外科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长段神经损伤,其治疗方法目前仍以神经松解或神经的移位或转移为主,也有非神经组织为材料的移植,但神经修复效果临床上仍不能令人满意。自1990年10月至1996年3月我科设计应用血管束加入长神经松解或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临床应用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7.
王旭华 《九江医学》2003,18(4):214-214
腋路臂丛阻滞广泛用于上肢手术麻醉,由于支配上肢各神经在腋鞘中解剖位置关系,往往桡神经阻滞不全。笔者从2001年始应用“二针三分法”阻滞,与传统的腋路臂丛阻滞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肱骨外科颈骨折在临床上较多见,多发于老年人,合并肩关节脱位时可伴有腋神经的损伤.但引起桡神经损伤的极为少见.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69.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又称产瘫),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一侧或双侧臂丛神经因受到头肩分离暴力作用而发生的牵拉性损伤。几个世纪以来,产瘫被认为是上肢的一种先天性畸形。Smellie于1768年首先报道了1例分娩引起的双侧臂丛麻痹,Duchenne(1861)证实了产瘫的分娩性起源,Erb(1875)描述了产瘫所致最常见的臂丛上干损伤的典型表现,Seeligmueller(1877)和Klumpke(1885)则分别描述了全臂丛型及下干型产瘫。Kennedy(1903)曾建议对产瘫进行早期神经探查及外科  相似文献   
70.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背根神经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根神经节是痛觉传人的第一级神经元,它的异位放电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机制,这种异位放电与背根神经节中的离子通道变化密切相关,它可能源于受损神经和/或邻近未受损神经中的A类和(或)C类传入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