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5篇
  免费   1314篇
  国内免费   27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87篇
内科学   535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3186篇
预防医学   26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85篇
  19篇
中国医学   972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707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693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553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802篇
  2013年   655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764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637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老年高血压病血瘀证临床特征及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调查分析了73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瘀证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及左室肥大)的关系,结果提示:血瘀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而且随增龄而加重(P<0.05);随病程的延长,血瘀证的检出率增高(P<0.05),血瘀程度亦加重(P<0.01),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及左室肥大的检出率亦随之而增加(P<0.05);血瘀程度亦随病期进展而加重(P<0.001);有血瘀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绞痛或心肌梗塞,以及左室肥大者明显高于非血瘀证者。提示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应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72.
脾虚和肾虚雌性大鼠生育能力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为系统观察脾虚和肾虚雌性SD大鼠的生育能力,将大鼠随机分为:脾虚组、脾虚复健组、肾虚组、肾虚复健组、正常组。脾虚组和肾虚组分别按常规方法用利血平和羟基脲制成脾虚模型和肾虚模型。虚证动物模型出现与人类相似的症状:动情周期紊乱,甚至消失;生殖器官萎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下降;子宫腺体数目减少,卵巢次级和成熟卵泡数减少,生育能力下降。而肾虚大鼠上述变化更显著。用四群子喂饲脾虚模  相似文献   
73.
74.
气虚血瘀证可见于许多疾病的不同阶段 ,由于体质差异表现也不尽相同 ,据笔者临证 ,可归纳如下几点。1.气虚血瘀患者一般体质较弱 ,若由慢性疾病迁延演变而来 ,则病程较长。亦有部分急性大出血后 ,血去气耗 ,产生气虚血瘀 ,则病程较短 ,如急性脑溢血、产后大出血或手术之后等。2 .疼痛是其主要特征。疼痛多为固定不移 ,以隐痛或阵发性刺痛为主 ,夜间或劳累后加剧 ,久经不愈可触及包块。3 .面色白光白或晦滞 ,头痛且晕 ,短气懒语 ,神疲乏力 ,甚则心悸自汗 ,纳呆便溏 ,局部或全身浮肿 ;亦有半身不遂 ,肌肤甲错 ,毛发少泽脱落 ,女性则见经行色淡…  相似文献   
75.
197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在国内首家报道了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成功的消息,继之中医界对此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展开,本文旨在对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的现状有一个较为广泛的概括。1模拟中医传统病因研制的脾虚动物模型1.1单因素1.1.1苦寒泻下法以李时珍对大黄“其性苦寒,能伤元气耗阴血”及李果“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的论述为依据,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消化生理教研组[1]给昆明品系雄性小白鼠以大黄水浸煎剂1g/ml,日1次,灌胃,持续8天,成功地研制了脾虚证动物模型。后以四君子汤治疗持续7天,加以反证。1982…  相似文献   
76.
给大鼠灌胃大黄水提取液10天,造成类“脾虚”模型进行胃粘膜损伤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消炎痛、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补中益气汤治疗7天,其胃粘膜损伤指数较非治疗组明显下降,提示“脾虚”大鼠胃粘膜易损伤性增高,补中益气汤对其有复健作用。  相似文献   
77.
脾虚泄泻患者健脾益肾汤临床治疗研究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林谷珍,王小众,王平,杨发端,林峻,陈红绉,林其信,金斌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林求诚,叶盈,方素钦本文采用健脾益肾汤,对76例脾虚泄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免疫功能改变及肠粘膜嗜银...  相似文献   
78.
月下一800血液分析仪,对临床确诊为血瘀证的56例患者进行了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进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体积分配宽度(RDW一cv)、血小板体积分配宽度(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测定,并与60例健康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MCV、RDW一cv、MPV及PDW四项指标血瘀证组与健康人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外,其余七项指标则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表明:MCV对血瘀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敏感性高达85;7%,而特异性为73.3%。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其阳性率高达92.7%,有助于血瘀证的筛选与诊断。  相似文献   
79.
胃脘痛脾虚辨证舌苔上皮免疫细胞之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正治 《辽宁中医杂志》1990,14(4):38-42,48
  相似文献   
80.
老年人脏腑功能低下,无力鼓动血脉,多表现不同程度的血瘀症。我们从益气活血入手,制成益心康片,自1990年以来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