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86篇
临床医学   466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14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982篇
预防医学   29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31篇
中国医学   33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何月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200-12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宫内缺氧缺血,胎儿脑组织受到缺氧性损害,初生时有严重窒息,出生后表现一系列脑病的症状,是围生期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文献报道本病与低钙血症有关,HIE合并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达68%。但轻者预后良好,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也多数留有后遗症。因此,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发现,认真观察,精心护理,  相似文献   
82.
探讨叶酸缺乏对胎鼠宫内脑发育的影响、研究叶酸缺乏孕鼠子代胎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为叶酸缺乏造成脑发育障碍提供细胞水平的依据 ,及采用雌性SD大鼠实验组 30只、对照组 2 0只 ,分别饲以不含叶酸和含 2mg叶酸 kg的纯合饲料 ,两周后与雄鼠交配 ,于怀孕第 2 0天对孕鼠剖腹取胎 ,对模型进行评价并观察叶酸缺乏对胎鼠发育的影响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胎鼠额区皮层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 :1 .实验组孕鼠交配前及妊娠晚期末血清叶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外周血出现多分叶核粒细胞。实验组胎鼠血清叶酸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出现巨幼红细胞 ,RBC和HB均低于对照组 ,且伴有宫内生长限制。 2 .实验组胎鼠额区皮层超微结构观察示 :神经元出现核切迹、局灶性核周腔扩张、异染色质减少、胞质内细胞器肿胀、核糖体减少 ;某些胶质细胞亦见类似改变 ;神经毡膜性结构不完整。结论 :1 .交配前两周开始限食叶酸直至妊娠期结束 ,所建立的叶酸缺乏孕鼠动物模型处于叶酸缺乏第三阶段 ,其胎鼠宫内生长限制 ,红细胞出现巨幼变 ,但没有产生神经管闭合的异常。这是较理想的妊娠中晚期叶酸缺乏的孕鼠动物模型。 2 .母体叶酸缺乏能造成胎鼠皮层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 ,可能导致神经元功能的紊乱和丧失 ,以致防碍脑结构和脑功能的正?  相似文献   
83.
本文探讨锌原卟啉(znpp)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防治作用。将7日龄SD大鼠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鼠模型和znpp治疗模型,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测定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后不同时问脑组织匀浆血红素氧化酶-1(HO-1)活性和环磷酸鸟苷(cGMP)以及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含量,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脑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HI组在HI后1h、4h、12h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Znpp组的HO-1活性、COHb及cGMP明显低于HI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改变显示HI组至明显的缺血块氧性组织形态学改变,znpp组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HI后HO-1、CO和cGMP明显增高可加重脑组织损伤;而znpp可通过抑制HO活性使CO和cGMP水平下降,可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缺氧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84.
目的为了了解急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递质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本实验取62只SD雄性大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大鼠硬膜外落体致伤模型,应用高频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损伤灶脑组织匀浆中兴奋性氨基酸(EAA)-谷氨酸GIu和门冬氨酸(Asp),抑制性氨基酸-λ氧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Iy)含量的时相变化。结果损伤灶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GLu和Asp在伤后10分钟即明显下降,在1小时后回升,至24小时GLu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ASP仍低于对照组。而抑制性氨基酸GABA和GLy在伤后10分钟则明显升高,1小时后回落,24小时GABA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而GLy则无恢复。结论损伤灶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与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兴奋性氨基酸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而抑制性氨基酸则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及血清 IL - 1β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热凝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及血清 IL - 1β含量。结果 脑缺血后 3- 4 8h,脑组织 IL - 1β含量均较正常组和同时段假手术组显著升高 (P<0 .0 1) ,6 h达高峰 ;针刺治疗后 ,6 h到 4 8h脑组织 IL - 1β含量较同时段缺血组显著降低 (P<0 .0 1) ,但仍明显高于同时段假手术组和正常组 (P<0 .0 1或 P<0 .0 5 )。各组动物血清 IL - 1β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能抑制缺血区脑组织 IL - 1β的合成和分泌 ,从而减轻由 IL - 1β引发的一系列脑缺血损害 ,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根据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长期食用火麻仁油的习惯所给我们的启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火麻仁油的抗氧化作用及对NO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特用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分大、小二个剂量组,共40天,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火麻仁油大、小二剂量组.结果表明火麻仁油能显著降低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升高的NO水平(P<0.01),能显著升高脑组织中SOD、GSH-PX的水平(P<0.01),能显著降低脑组织中脂质代谢产物MDA的水平(P<0.01),可明显增加小鼠胸腺厚度、胸腺皮质细胞数(P<0.01),说明其亦能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而延缓衰老.结论火麻仁油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及对NO的影响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87.
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模拟人类中风病过程,界定缺血性中风后遗症大鼠模型。方法:电凝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大鼠走横木试验(BWT)评分法,自MCAO术后3d开始,动态观察大鼠四肢精细运动功能积分;结合同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病灶区及周围反应区生长相关蛋白(GAP-43)、突触素P^38(SYN)、细胞骨架蛋白(MAP-2、NF200)、氧化还原因子-1(Ref-1)的表达以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ELISA法观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等,研究上述变化的特点及其与病理过程间的关系。结果:神经行为学观察表明大鼠MCAO5周后功能恢复曲线呈现平台势线;病理形态学显示MCAO术后4周病变区形成致密瘢痕组织,5周后病灶区及其周边形成异形胶样变性;免疫组化和生化检测结果提示MCAO术后4周内是模型大鼠进行组织结构修复和功能恢复的时间。结论:大鼠MCAO5周后为缺血性中风后遗症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88.
四逆汤缓释片毒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逆汤是张仲景所创名方,由附子、干姜和甘草组成。方中附子为有毒之品,实验探讨了附子提取物和四逆汤缓释片的急性毒性以及四逆汤缓释片的亚急性毒性。在此基础上,测定了急性和亚急性染毒时心肌和脑组织Na K ATP酶的活性。1 实验材料1 1 动物 普通级昆明种健康小鼠,(2 0±2 )g ,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15 0±2 0 )g ,雌雄各半,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 2 药物 四逆汤各单味药购于中山大学附属一院药剂科。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和四逆汤缓释片的制备按本课题组确定的制备工艺进行。1 3 试剂 Na K ATP酶活…  相似文献   
89.
大多数医师认为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持续昏迷1个月以上称为长期昏迷。长期昏迷病人目前在治疗上是国内外重点和难点之一,因其受伤部位、年龄等因素,加上对一些脑组织功能存在某些认识不足的盲点,因此各国医师都在进行努力。我院2001年10月~2004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创伤长期昏迷病人的催醒疗效分析2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基因CT120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3例正常脑组织中CT120蛋白的表达: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20例胶质瘤、3例正常脑组织中CT120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正常脑组织中CT120蛋白无表达.50例胶质瘤组织中CT120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0.9%,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χ^2=2.99,P〉0.05);半定量RT—PCR检测正常脑组织中CT120 mRNA呈弱表达,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CT120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χ^2=3.25.P〉0.05)。结论:基因120在胶质瘤有表达,但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